今天,长春市凯旋路与一心街、一匡街的交会处,还保留着100多年前的沙俄建筑,这些建筑是19世纪90年代日俄战争的见证者,是长春这座城市的记忆,也是长春市仅存的几处沙俄建筑之一。2012年由于工作之便经常来这附近办事,因此有机会,顺便将这些老建筑用相机记录下来,并配上文字发在这里。
1899年,沙俄以修建铁路为名,沿铁路设置附属地,又以护路为名,派兵进驻。1902年左右陆续修建兵营。沙俄兵营就建在原宽城子火车站的东南部,分为南、北兵营和将校营三部分。南兵营在铁路附属地的南部中间位置,北兵营在南兵营的北侧,相距有500米,将校营在两者中间,距离火车站最近。整个兵营的面积约占宽城子火车站附属地主要区域的五分之一。目前,尚有部分老建筑残留。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长春是日俄双方势力的重要分界点,按协议各自的大部队陆续撤离后,都留下一部分的铁路守备队,日本人主要驻扎在孟家屯车站附近,而俄国人集中于二道沟宽城子站附近。
http://s4/mw690/69c957a6td946f6211613&690
沙俄北兵营遗址,百年的沧桑仿佛还留有俄式建筑的痕迹
http://s2/mw690/69c957a6td946f6ed8521&690
沙俄南兵营遗址,敦厚的结构是残留百年的基础
http://s3/mw690/69c957a6td946f8c97ed2&690
记载沙俄将校营遗址的石碑
http://s13/mw690/69c957a6td946f9a9f1ec&690
沙俄将校营遗址,当年是沙俄铁路警察和军官的房舍
凯旋路和一匡街交会处,南兵营共有五栋营房,均为俄式砖石结构建筑。第一栋长115米,第二栋、第三栋均为75米长,宽度均为15米。另外两栋在前三栋中间一栋的北侧,南北并列,此两栋长均为45米,宽约10米,其间还有数栋小房舍。兵营的屋面均为两坡悬山式,屋檐挑出约有一米。
北兵营在近辅街北、长盛小学附近。兵营共有两栋营房南北排列,长度均为95米,宽度为15米。这些兵营的屋面也均为两坡悬山式,屋檐挑出约一米,檐的部分雕有花纹。基础为毛石,门、窗的过梁均以青砖纵叠呈漫拱过渡,屋面的烟囱较高。这些兵营的总长度加在一起约有500米。
将校营在南、北两营中间,在今一匡街南、长盛街以北。联动兵营南北顺长排列,长度分别为45米和35米,宽约10米。军官房舍16栋,都是俄罗斯风格,样式各不相同,总面积百余平方米,设计上采用了不同的手法,西部屋面均为四坡,东部多为两坡,从建筑的体量及墙体装饰程度看,可以明显分辨出主人的相对级别,建筑屋顶构线有“一”字形、“T”字形、“十”字形。
目前长春市只剩下沙俄领事馆和原宽城子火车站俱乐部及火车站附近的兵营等旧址,它们经历了百年风雨,大部分已残破不堪,虽然已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很多居民没有遵守相关规定,改扩建情况很严重。“老兵营的门口都有台阶,由于时间太久,现在已经下沉不见了,砖、玻璃已经太久没有修复,面容沧桑,未得到维修。需要文物保护部门行动起来,让这些城市的记忆与城市共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