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ISPF和PRC的联系与区别

(2017-08-13 01:28:04)
标签:

网络技术

SPF算法中的ISPF和PRC介绍

 (2009-11-26 12:56:25)
标签: 

杂谈

 

 

先看名词解释:

SPF是目前被各种基于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它采用Dijkstra算法计算最短路径。其基本思路是根据LSDB里描述的拓扑信息构建SPT(Shortest Path Tree,最短路径生成树),然后将LSDB里描述的路由信息作为树上的叶子生成最终路由

ISPF(Incremental SPF,增强SPF算法),主要用于部分拓扑发生变化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重新计算整个网络拓扑,而只是将变化了的少量拓扑进行修正,从而大大节约路由计算时间。

PRC(Partial Route Calculate,部分路由计算算法),主要用于只是路由信息发生变化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重新计算网络拓扑,只是根据原有的拓扑生成新的路由信息即可,从而大大节约路由计算时间。

在路由协议中,使用SPF算法的有OSPF、ISIS。OSPF在12.3版本后集成了ispf特性。需要手动打开。ISIS似乎默认有PRC特性(huawei文档上PRC是依赖ISPF计算出来的最短路径树的)。

这两种特性算是对SPF算法的一种改进吧

总的来说,PRC用来处理网络拓扑不变而路由信息发生改变的情况,而ISPF用来处理网络拓扑结构(最短路径树的结构)发生改变的情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