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三大玉石

(2010-07-23 10:16:51)
标签:

新疆和田玉

河南独山玉

辽宁岫岩玉

分类: 收藏与鉴赏
                    中国三大玉石

  据《山海经》记载,中国的产玉地点有二百多处,一些著名的玉矿至今仍在开采,为中国玉雕艺术的向前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中国最著名的玉石是新疆和田玉,它和河南独山玉,辽宁岫岩玉称为中国的三大玉石。
  和田玉分布于新疆的且末、于田、和田、莎车、塔什库尔干,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脉北坡。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微量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矿等。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质状光泽,硬度5.5—6.5度,亦称“软玉”,仅次于翡翠。和田玉生在海拔3500—5000米高的山岩中,在此开采的为山料;在河床(玉龙喀什河)中采集的玉称为籽玉;在山岩与入河处采集的为山流水料。和田玉的经济价值评定依据是颜色与质地之纯净度。其主要品种有:羊脂玉、白玉、青玉、黄玉、墨玉。在第三届和田玉石节上,上等和田羊脂玉价格一路暴涨,一公斤的售价已涨到50万元。
  和田玉产于新疆和田地区的昆仑山。有传说“共工怒触不周山,天为之倾,女娲采五色石补之。”这里说的“不周山”就是昆仑山,“五色石”即是和田玉。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带宝玉去秦国换取城池,见秦王有诈,便凭着大智大勇,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这块“宝玉”也是和田玉。
    这件和田羊脂白玉镂空雕福寿如意纹挂件,总重量为70.316克,尺寸大小为77.58X43.34X20.81毫米,微透明。鉴定证书号5422。为中华全国工商联珠宝业商会珠宝检测研究中心鉴定,鉴定师吴传源,核查人董振信。这件挂件质地细腻,光泽滋润,状如凝脂,温润坚密、莹透纯净,白如截肪,即好似刚刚割开的肥羊肉脂肪,为和田玉中的宝石级材料,是白玉中质纯色白的极品。此玉对着日光灯观看,所呈现的是纯白半透明状,而且带有粉雾感。而一般的白玉,对着日光灯虽也呈半透明状,但没有粉雾感。两者最大的区别是,白玉无论档次等级的高低,以肉眼看均很白,但在白色日光灯下必定带有深浅不一的微黄色,因此在日光灯下若有一丝丝微黄色,就不能称之为羊脂白玉了。羊脂玉的鉴别要点有五:即质地纯、结构细、水头足、颜色羊脂白、油性重。白玉不但象征纯洁、高尚、温润,而且象征吉祥、安谧。古人所谓:“温润,仁也!”在古代,帝后才有资格佩上等白玉。事实已经证实,西汉皇帝有的玉玺是专用汉代羊脂白籽玉料。已被国家定为“国宝”的西汉“皇后之玺”就是利用晶莹无瑕的羊脂白籽玉料雕琢而成的。玉石本身结构精密,质地温润、细腻、坚硬。
  这件清代洒金皮羊脂白籽玉一鸣惊人挂件,长2.7厘米,厚0.96厘米,宽1.66厘米。这种羊脂白籽玉细密、温润、光泽如脂肪。此玉原料因长期浸泡在水沙中,氧化亚铁在氧化条件下转变为三氧化二铁所致,在蝉的左上部位形成了黄的皮色——浅淡的洒金皮,洒金皮似乎是从玉里渗透出来的皮色。和田玉的皮色是次生的,一般厚度小于一毫米。常见皮色有白皮、黑皮、枣红皮、秋梨皮、鹿皮、芦花皮和粗地红皮。除后两种的料子较差,前几种皮色料只要润都是上等好料。现在好多朋友喜欢各种皮色,如:洒金皮、秋梨皮、虎皮、枣红皮、黑皮等等。顶级的羊脂玉也就是很淡的洒金皮,而且,带洒金黄皮的料子是带皮色料子里最白的。活的红皮料子底下一般玉质都是青的,很少白玉。活皮就是皮色直接生成在玉的表面,光亮艳丽,颜色薄淡。浆皮就是皮色生成在玉表面的石浆上,颗粒粗而且厚。一般来说红皮料子里玉质发青带脏的可能性远远大于洒金的料子。
  汉代籽玉肌里有“饭渗”,呈欲化未化的白饭状,这是籽玉的肌理特征之一,后代很难仿制,只能天然浑成。明清时期的青白玉,皆无“饭渗”。
  独山玉产自河南南阳市北郊的“独山”,又称“南阳玉”。独山玉为斜长石类玉石,质地细腻纯净,具有油脂或玻璃光泽,抛光性能好,微透明至半透明,粒状结构,硬度6—6.5。品种主要有:白玉,绿玉、绿白玉、紫玉、黄玉、芙蓉红玉、墨玉及杂色玉等三十多种。优质独山玉为绿色和白色。白色玉呈油脂光泽,绿色玉呈翠绿色,微透明,质地细腻。而颜色杂、色调暗、不透明、有裂纹的独山玉为劣等品。独玉开采历史悠久,陕西神木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玉斧及现陈列于北京市北海公园团城内的元代“渎山大玉海”都是独山玉琢成的。独山玉的开采在汉代已有相当的规模,至今南阳独山还有一千多个古代采玉的矿坑,至今仍可形成规模生产。
  岫玉产地在辽宁岫岩县而得名。岫玉形成于镁质碳酸岩的变质大理石中,我国这种玉种的矿床很多。岫玉外观呈青绿、黄绿、和淡白色,半透明,抛光后呈蜡状光泽,硬度为3.5—5度。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所用的玉材产于岫岩县境内的细玉沟,俗称老玉,为透闪石软玉。商代妇好墓出土玉器多数玉材与岫岩瓦沟矿产岫玉相似。瓦沟矿岫玉开采历史悠久,储量丰富。为我国当前主要的产玉矿区,岫玉产量占全国60%左右。从历史渊源来看,岫岩玉有上万年的历史,早在两万年前就已被古代先民开发利用。海城小孤山仙人洞古人类洞穴遗址出土的三件老玉砍斫器,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旧石器时代玉制品,玉源就是岫岩细玉沟老玉。古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猪龙、双龙首玉璜C式大玉龙等龙形玉雕均为岫岩玉,是中国最原始的玉龙形象。岫岩玉的闻名还因迭出“玉王”轰动世界。而有“完璧归赵”之称的和田玉,也不过有两千多年的历史。1960年发现的“玉石王”,已经被雕刻成世界最大玉佛,坐落在玉佛苑。1997年,又发现了重约6万吨的巨型玉体、“玉中之王”约重10吨的世界最大透闪石质河磨玉。
  岫岩玉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蛇纹石质岫玉;另一类是透闪石质老玉。花玉是蛇纹石质玉,河磨玉是透闪石质老玉。好的玉器玉质密度较大,晶莹剔透,细腻温润。岫岩玉的各种小挂件价位不同,小的几元钱,极品则在千元左右。
  目前,市场上一些出售玉的摊点,常常混杂进一些加工精湛的人工玉。可靠的辨别方法是:看、听、测试。看,主要看晶体透明度,真玉透明度较强,油脂光泽;听,真玉声音清脆,反之声音闷哑;测试,真玉从玻璃上划过,玻璃上留下划痕,而玉石本身则丝毫无损。常见的假玉有塑胶、着色玻璃、云石。假玉以玉粉和水晶加盐水制成,其鉴别的手段也有所不同。塑胶的质地比玉石轻,硬度差,一般还容易辨认。着色也容易区别。只要拿到灯光或阳光下检查,就会看见里面有不少气泡。
  古玉器上阴刻线均为两头见锋,线条断面呈“V”形,线条挺拔有力,线条转弯处应见有毛刺,显出交叉的痕迹,有时呈断开状。而现代电动机械制作,阴刻线断面呈“U”形,其线条“一气呵成”,且制作往往粗制滥造。古玉器钻孔应是“马蹄孔”,或不直不圆呈蜂腰形的“象鼻穿”,对穿孔中间一般有台阶,有些小孔应带有螺旋纹,乃因手动工具简陋所致。而电动机械钻孔因转速快,孔壁较光滑。
  从包浆、沁色上作判断。古玉器因年代久远皆有包浆,侧对光亮时能见到一股闪烁光,即宝石光。作伪古玉有仿包浆的,但色呆光木,没有灵气,故而称之为“贼光”、“僵色”。老玉新工的玉器常因刀路上无包浆而露出破绽。入土古玉器年久者皆会受土壤的影响而发生色沁。受沁之玉给人一种神秘而含蓄的美,其玉表还会有土蚀土锈,玉体内有水溶、水格路。色沁土斑分布自然,或斑状或块状。而作伪古玉的沁色分布或点状或线状,浓淡十分呆板,色泽成“死色”。大多数赝品硬度偏低。
  从质地、器型、工艺年代上识价位。一件古玉器价位的高低是由诸因素决定的。在玉质、器型、工艺水平等综合指数前提下,具有文物价值、年代越久远者价格越高。明清玉器注重于玉质与工艺,而高古玉器则注重于文物价值和器型。古玉收藏行家则锁定汉代以上的古玉,因为汉代以上高古玉器存世量少,色沁演变且具玩味,寓文物价值与艺术价值于一体,增值空间大。   
  对于和田玉来说,最好贴身佩带,因为其内部的微矿元素是活的,可被人体吸收,对人身体有益,而人身体所出的汗液亦可养玉,使和田玉的光泽越来越好,正所谓“人养玉,玉养人”。
                                                    ——《收藏与鉴赏(《文物出版社》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