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越纯才能越丰富

(2012-11-25 13:14:47)
标签:

精神

文学作品

前提

大众文化

杂谈

分类: 文明沉思录【深度感悟】

 

http://s11/mw690/69c45cc7g7b211a18a07a&690


越纯才能越丰富


文\山西 梦人

 

  今年,笔者有幸参加了某行业举办的文学创作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共聚一堂,为即将出版的一本纯文学刊物献计献策。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蒋子龙老师受邀后,临时改变行程,匆匆赶来,他说就是这个字吸引了他。谈到我国文化产业杂乱的现状时蒋老师提到了三个“断”字,发人深思——历史断代、文化断层、道德断根。他说中国文学已经到了亟需改变、抬头、复苏的时候;民族的文化品质和精神也到了亟需提纯的时候。

 

  例如国产电影广为诟病,并不是导演弱智、编剧无能;不是剧本不多、故事不够,而是因为故事缺乏能触动人心、引人共鸣的精神内核;也不是国内文学作品不够多,只是在商业化大行其道的今天,那些拷问灵魂、追寻人的终极价值观的文学作品被湮没和挤压到了非常逼仄的空间里,这直接导致了中国文学几近三“断”的现实。在当下,网络的兴起无疑为文学的发展打开了方便之门,但同时,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网络也成为个性表达、情感发泄的重灾区,就连诗歌这颗镶嵌在文学之冠上的明珠也不能幸免,几乎沦为了一次性的消费品。

 

  坚守纯文学阵地的人对商业化、市场化行为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而那些极力媚俗的通俗文学却甚嚣尘上、乐此不疲。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通俗纯文学已经失去了对通俗文学招安的气力,而通俗文学由于其消费性使然也无法承担起文化传承这一历史使命。如何理清文化消费品与纯文学之间的关系?如何在传承中华五千年的璀璨文明的道路上付出自己的努力?这些成为了盘桓在众多有识之士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困惑。

 

  袁隆平因杂交水稻闻名世界通过其自传,我们才知道培育杂交水稻的关键是要找到最纯正的野生稻的副本,杂交稻产不出杂交稻。袁隆平用一生的经验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越纯才能杂得越丰富。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我们的文化产业,在批量制造大众文化消费品的同时,决不能漠视了对纯文学的培育。通俗文学如果没有纯文学的支撑,就会变得杂乱无章、索然无味,从而失去生命力。所以摆在中国文学面前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在承认通俗文学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纯文学!

 

2012.11.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