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字”

标签:
卫伟小一字万用表工具箱杂谈 |
分类: 第九个小时【工作】 |
http://s13/middle/69c45cc7gc794e523e92c&690
山西 梦人
“用一下你的‘小一字’。”如果是头一次来到我所处的工作现场,听到这话时,您可别犯蒙。我们平时管小号平口螺丝刀就叫“小一字”。
我们保护工每人都配备有一只工具箱,里面有常用的各类钳子、扳手、螺丝刀和万用表。如果单从价值上比较,“小一字”无疑是最便宜的。但它之于我们保护工的重要性,有时都高于价值最大的万用表。拆线、接线,查找隐患、处理故障,万用表或许用不着,但“小一字”却必不可少。
由于使用频繁,有时候“小一字”会光荣负伤。在攻下大号螺丝的战斗中,它娇嫩的“刀口”一不小心就会被拧歪,更甚者,“刀口”还会被掰出一个小缺口。这时,我们也不忍心把它一扔了之,不是将刀口磨平将就着用,就是把它磨成一个剥线的专用工具,让它继续发挥作用。
体型娇小玲珑的“小一字”还很顽皮,经常与我们玩捉迷藏。它有时藏在“虎钳大叔”的背后,有时又混迹在她大姑“大十字”的身旁,有时干脆躲在主人的屁兜里不肯露面。我们哪里有工夫陪它玩啊?两下没找着就急匆匆地翻同事的工具箱。这一翻腾的直接后果就是:没人再敢让“小一字”委身于工具箱了,而是直接装在口袋中。但是,工作还得继续,工作现场的“小一字”终究逃不过被借来借去的命运。
提到“小一字”,我们会马上想到一个人——卫伟。因为他借“小一字”的次数最多,到最后,无论谁的“小一字”找不到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卫伟。每当被质问“小一字”的去处时,卫伟就会一副无辜的神情,嘿嘿地笑着掏出他身上所有的口袋:“看,没有吧?”话音未落,一个“小一字”便“当啷啷”地掉到地上,让大家忍俊不禁。有时,我们会从卫伟的衣服口袋里一次性翻找出好几个“小一字”来,大家便会一拥而上,认领属于自己的那个。当然了,对于卫伟这件糗事大家并无丝毫怨恼——他是一位年轻的副班长,繁重而紧张的工作让他忙得团团转,有时着急,借了“小一字”忘了还,也是情有可原的。
某天,班里分配来一位来自广西的壮族妹子农艳奎。她的普通话粤味十足,有时还像模像样地学习当地方言,成了大家的开心果。一次,她也向大家借“小一字”,发音却成了标准的“小姨子”,大家先是一愣,然后一个个都笑破了肚皮。从那以后,“小一字”有了一个风情万种的昵称。(国家电网报2012.08.17 十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