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春水流、祸水流——文明之光系列谈之二

标签:
山西梦人中华文明宋体日本国武士道精神甲午战争日本地震杂谈 |
分类: 文明沉思录【深度感悟】 |
http://s1/middle/69c45cc7ga066f00dc270&690
文\山西 梦人
时值阳春三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季沉睡后,动植物们正在慢慢醒来,桃花朵朵、樱花烂漫,人们徜徉其中,享受着大自然提供的无边春色的恩惠自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但今年这个时候,日本的樱花虽然照样烂漫,但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冷落。因为一次大地震,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核扩散不但使整个日本国笼罩在恐怖的乌云中,即使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我国也被强行置于了一种阴郁的氛围里。某地水质发现极微量的放射性物质,对人体无任何危害,无需特别防护,类似以上的实时环境监测播报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须要过耳的声音。
面对来自于近邻的核威胁,虽说无需任何防护措施,但这只能说现在无需防护,以后情况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谁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这是因为福岛核反应堆一步步恶化的现实,即使宣称已经降温成功,但随之带来的后果更加棘手:高浓度的核废水发生泄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又将万吨浓度低的核污水史无前例地人为倾入太平洋,而且这仅是此次事故产生核污水中的一小部分。日本国自恃国力发达,不屑我们这等发展中国家的援助,生怕我们的纯净水不干净。现在倒好,前期无视别国伸出的援手,现在收拾不住了,竟悄没声地将巨量的核废水倾入到人类赖以生存的海洋之中。不但置本国人民的生命健康于不顾,而且将全世界都无情地推到了核物质照射的面前。表面上针对此举无奈的自述却无法掩盖其依然强势不减的姿态。打个比方,说某富豪落水了,不但挑剔施救者的身份,而且在上岸后看也不看地就将一身的脏衣服扔到了本在关切其生死的群众之中。
如果说前期核物质泄漏至大气因为无法控制而显得被动,那么现在倾倒核污水则显得主动了许多。但无论是前期的被动还是现在的主动,在整个事件的背后都有人的因素作祟。回想日本近现代对近邻的强势政治,甲午战争、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将战争的祸水一再地引入了亚洲、澳洲甚至整个太平洋;对比此番灾难中疲以应对却又傲慢无比的态度,笔者不禁要问:彼岸的樱花国度,今天你还要将祸水引向何方?
的确,鲜花万般美,却一直独对樱花有种异样的感觉。日本的科技引领了世界的发展,如同中国是毛绒玩具、针织品的代名词,如果断绝了日本货,现代化的生活也将成为空中楼阁。据报道称,离开了日本电子器件,美国的隐形飞机都无法正常起飞,从此就可看出日本科技之重要程度了。还有一个让人惊愕的事实是,日本在制造出令人眼花缭乱的高科技玩具的同时,也塑造出了一个让人爱不起来也还恨不起来的民族:国力羸弱的时候,点头哈腰、低三下四、低眉顺眼;国力强盛了,马上就会换一个狰狞无比的面孔,到处烧杀抢掠,不顾别国欢迎与否,野蛮地让其“被”文明的行径现在想来都会心有余悸。日本国崇尚中华文明,受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启发,把中华文明中的隐忍图强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但在其学习的内容中却惟独缺失了包容这门课,直到现在依然走不出“千里传书只为墙”的思想漩涡。
整个日本民族,如同被上紧了发条一般,拼命地劳作,其勤劳程度让人敬仰。但在其勤劳的背后却有着一颗不安分的心。那颗心里深深地埋藏着对资源财富无限贪欲的种子。这表面上是源于本国资源困乏的现实,实质上却是其跛脚文明之使然:一方面是隐忍图强的坚韧;另一方面却是不成功就成仁的脆弱。对于此次抢险救灾现场中自卫队胆怯的表现,有人惊呼日本武士道精神没落了,对此我倒是希望这是真实的,这么想也决没有落井下石的念头,胆怯的表现至少是表明对大自然有了敬畏之心。如果以武士道精神的陨落而换来一个温文尔雅的东方绅士,对于世界的意义却绝非仅仅是少了一头白眼狼而已。我想也只有到了那个时候,樱花盛开的春色才会真正的烂漫无边。前嫌尽弃,到时候说不定还能与日本佬到钓鱼岛并肩进行一场钓鱼大赛呢。我的想法可能有点天真,但经济、政治联系日益紧密的现实,诸多问题的全球化,这都对日本国进行必要的改变提出了越来越紧迫的要求。
2011.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