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五的月亮十四圆

(2010-09-21 07:19:09)
标签:

东单

月亮

小豆豆

八月十五

月饼

文化

分类: 小憩后花园【散文随笔】

http://s13/middle/69c45cc7t9097be89010c&690



文\梦人  图片\网络

 

  中秋节又快到了,今年的中秋因了小豆豆的降临而显得格外温馨。小豆豆出生在阴历的七月十四,这么算来,中秋节的时候,他刚好满月,月满的时候,他刚好满月,近一个月来,我一直被这个温馨的句子包围着、感染着。晚饭后,母亲将小豆豆抱到客厅,刚刚在卧室里还哭闹的小家伙到了客厅一下子就安静了,瞪了两个小眼睛看看这儿,看看那儿,我把头凑了过去,他便把目光聚集到我的面部,目不转睛地盯着我,他的眼神清澈安详,像极了月光,一下子便把我看得透亮。今天八月十四了,下意识地走到阳台,推开窗户,朵朵流云,遮不住已经丰满了的月亮,如水的月光静静地洒落在身上,爽彻心扉,那感觉就如同正被小豆豆注视着一样。
  
  小豆豆今天满月了,在我眼里,今天的月亮格外的圆!
  
  前几天和妻子翻看电子相册,那几乎就是她的个人写真集,不肖说,那都是我的“杰作”,多是我们去年结婚后到北京旅行的途中照下的。对于大部分的相片,我们除了用照得好坏来个评判外,相片里当时的情形已经都很模糊了,但是有一张却除外。那是在东单靠近长安街的一个小花园里,一个秉书苦读的雕塑前,她在雕塑后面,探出半个身子,满脸惬意的微笑,八月十四的月亮挂在她的头顶。记得当时天气晴朗,看着皎洁的月亮,我说八月十五我们要在外面过了,乘今晚天好照张相留个纪念吧,就是我的一念之“差”让那个特别的中秋之月定格在了相片中,因为第二天,也就是十五那天晚上,月亮躲在云层后始终没肯露脸。看着相片,妻子又忆起,就是那个晚上,在返回旅店的路上,我们买了两个精致的月饼,虽然我们都不喜欢吃。
  
  我又想,去年的这个晚上,当我按下快门的时候,月亮肯定也是很圆吧!
  
  多年前,求学在外,最怕过的除了英语四级便是八月十五了。离家近的能回家团聚,可我却没那么幸运,对于远离家乡并且家庭并不是很富裕的我来说,回家、团聚这类词似乎只与过年有关。于是,在八月十五临近的时候,我尽量回避却又无可避免地去关注月亮的形状。转眼到了八月十四,闭着眼睛我都知道母亲正在家做什么,每年这个时候,她都会用发好了的大缸小罐的面蒸出大大小小一摞的月饼以及其他祭月用的点心来。思想着母亲在忙碌中或许可能对我牵挂少一些吧,同样在外求学的时间里,我在八月十五那天也经常把自己弄得有事可做,要不去阶梯教室温习功课赶作业,要不到图书馆翻阅自己喜欢看的军事类刊物,再不就找个没人打扰的地方给自己朦胧的情感写上两笔。
  
  所以,那几年如果说实际意义上的中秋,我想更多的依然是过于八月十四,心里默默地想想在家忙碌着的母亲,如同有的人之间存在神交一样,在精神上我也算是与家人团聚过了吧。
  
  小时候过十五,功夫更是下在了十五之前。父亲什么时候买回了青红丝,玫瑰橘饼(母亲蒸月饼的馅料)并且都放在哪里我都了如指掌,乘大人不注意,偷偷捏一丝放到嘴里,品尝到的却是甜得发苦的味道。偷尝禁果之后便到母亲摆弄的那个大蒸笼旁,守侯一个蒸坏了的点心。除了这些,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便是翻箱倒柜地去寻找父亲为十五准备的真正意义上的月饼。有数的几个,即使到了十五也只能分到一小块,不象母亲的月饼,父亲的月饼异常珍贵,珍贵得我没有权利也不敢去私自染指,提前观摩一番便似那画饼充饥一样虽然没有好过了嘴,但至少在思想上给整个消化系统粘上了一层甜丝丝的味道。
  
  回想起来,小时候的中秋节最有滋味。母亲忙家务蒸月饼,父亲忙工作挣月饼,两种月饼给予了儿女们成长的快乐和动力,潜移默化中又加深了子辈们对家的理解,对团聚的期待。十五的月亮十四圆,我知道这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但正如同许多人过了十五还要过十六一样,团聚了便不想再分开,之所以这样写标题,除了以上一些牵强的例证外,更主要的是出于一种希望,希望让团聚来得早一点,更早一点!
  
  2005/9/18完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