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谢百三的两句经典

标签:
股票房产财经历史收藏 |
分类: 股文转载 |
来源:财经韬略
10月2日凌晨2点50分,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谢百三先生在上海新华医院因病不幸去世,享年68岁。韬略哥在此对逝者百三先生表示最为崇高的敬意!
对于普通人而言,包括韬略哥在内,我们对于百三先生印象最为深刻的应该是百三先生关于股市和投资的那些著名言论。本文韬略哥(tttmoney8)想选择谢百三先生最广为流传过的两句话进行一番解读(浅陋之处,还望海涵)以表对百三先生的怀念之情,同时在国庆节读者朋友都在修身养性之际谈一谈投资中最重要的两件事!
【1】不进股市,没有亏损的危险,但会有一辈子贫困的危险。
谢百三先生这句话的字面意思似乎还是鼓励大家投身股市的,可我们都知道,我们的A股牛短熊长,投资A股何其困难,那么谢老这句话对投资者是不是个“坑”呢?
在韬略哥看来,完全说是“坑”也不尽然。原因如下:
1、投资是有风险的,不但是股市,任何投资,只要是谋求获取超额收益的都会有风险;
2、就目前我们中国的投资环境来说,对一般投资者而言,尤其资金规模不大的投资者,应该说股市是可以选择的为数不多的投资品种。(楼市的投资门槛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
3、正因为股市的投资门槛较低,才能够给很多资金实力不强的朋友以机会来摆脱贫困,做到财务自由。
那么究竟在有风险的股市中,如何做到尽可能的降低风险,提高收益呢?韬略哥这里从一个股票市场投资大周期来说,这也是韬略哥认为真正普通人能够做到的一种投资战略(这里是战略,具体的战术方法,本文暂不涉及)
所谓战略其实是一种择时的概念,俗话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投资更是如此。在5000点入场,被套的概率自然大,在2000点入市则绝对是机会。无论是一般投资者,还是机构券商,无论掌握多少信息和数据,具体的投资时点其实都很难判断,但是大致的周期我们是可以掌握的。这里韬略哥给大家介绍一个被嚼烂了,但是确实从投资战略角度最好的工具——巴菲特指数。
巴菲特指数其实就是股市的整体市值和国家GDP的比值。美国用GNP来代替GDP。下面这张图是1947年到2011年以来美国股市和美国GNP的比值。这个比值单独拿出来是一个比较静态的概念,但是长期跟踪其实就是一个动态的标准。再此基础上可以建立一条价值中枢(图片红线部分),价值中枢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股市的发展同步向上的,可以看到只要股市相对于GDP过于火热,即向上偏离价值中枢,那么就不太适合投资,而更加适合抛售。同理,当股市相对于经济过于疲软,向下便宜价值中枢较远时就是比较好的投资机会。
美国股市/GDP的比值变化
下面韬略哥找到一张美国股市总市值和美国GDP的比值。韬略哥用这张图是为了更加清晰的让读者知道,美国股市相对于GDP的发展也是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从1924年开始到1988年,美国股市相对于GDP的中枢其实也就60%,以此为判断,美国股市所谓真正大爆发是在1996年,克林顿总统和格林斯潘共同缔造,这也才有了美国股市独占世界鳌头。目前美国股市的中枢已经超过100%,显示出股票市场的活力。
美国股市市值和美国GDP的比值
我们中国的股票市场,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牛市比较短,熊市比较长,但是这并不碍于我们投资时机的选择,反而给了我们更长的时间选择投资时点,这也是熊市长的好处吧。从下图可以看到:
1、A股最好的投资时点是在2005年,股市占GDP的比值最低的时候,以及2008年股市最黑暗的时候,再就是2013、2014年这段时间。
2、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我国股市的价值中枢也在上移,类似于美国股市真正爆发前的情景,所以在我们做出大投资周期时,除了考虑静态的股市市值和GDP的比值,还要动态的捕捉到整体股市价值中枢的变化。韬略哥相信未来中国的股市的价值中枢也会达到80%以上甚至更高。
基本的股市大战略其实就是这样,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能做到的人很少,这和我们每个人不同的品性脾气等心理层面的东西更加密切相关,所以说投资到最后可能就是比拼的耐力和心性,这一点我们将在后面有所涉及。
最近楼市很火,很多人都在问韬略哥该不该买房,借助于巴菲特指标,韬略哥来谈谈楼市。其实资产配置的周期不同,利用不同资产的时间差可以做到将资产配置的最优化,股市好的时候,楼市可能不好,所以在股市火爆时投资不被人看好的楼市是最佳资产配置手段,反之亦然。
下面这张图可以反映出整体房地产市场的火爆程度(M2这类货币效应在房地产总市值/GDP之后基本影响消除)。分析房地产市场总市值/GDP这张图和我们上面的股市总市值/GDP类似。相对于股市,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性较差,所以作为保值的工具更加合适,同时房地产市场整体的价值中枢也在上移,所以我们也要带着一种动态的思维选择投资时点。
不过就目前来说,尽管房地产的价值中枢在上移,可房地产市场整体的市值占GDP的比值过大,因此并不是适合投资。
再有,韬略哥提醒大家,在全国房地产市场中,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值占据着大多数,换句话说,房地产市值的增量变化,主要是由一二线城市引起的。所以,一旦房地产市场有波动,最先受到波及的也应该是一二线城市。不过鉴于北京上海等地各方面条件实在太过优越,所以房价不会有太大的波动,这就说无论向下还是向上都一样。
总结:投资必须掌握时机,才能真正提高长期投资的胜率;无论是何种投资,大的战略层面都是类似的,所以要更加宏观的看待投资,不要只局限于股市或者楼市;
【2】千万别信股神,每年10%收益足够
韬略哥选择谢百三先生另外一句名言就是“千万别信股神,每年10%收益足够”。这也是韬略哥认为十分中肯的一句话。
除了表面意思,这句话在韬略哥(tttmoney8)看来还有几层深意:
1、相对于我国货币贬值和GDP的增长速度,年化收益率10%足以。
2、股市有股神,但是不要希望自己做股神,也不要希望能够找到股神让他帮你投资(真正的投资大师鲜有到处宣扬自己是股神的,也不能保证每年有高额收益,投资门槛也非常高)
3、10%看着不多,却道出了投资最为重要的一点——不贪。
关于“千万别信股神,每年10%收益足够”这句话,韬略哥打算拿一个著名投资者——巴菲特的投资收益加以延展供大家参考(之前韬略哥提出巴菲特指标,这里又搬出巴菲特并不是韬略哥对巴菲特多崇拜,而是好的投资方法,投资理念我们都应该虚心的学习并结合自己的特点心性加以利用;同时韬略哥也不认为巴菲特是股神,他只是真正做到了投资时机和心性的结合)
韬略哥(tttmoney8)先给出巴菲特的投资收益清单是想提供一个参照。世界上最伟大投资者的投资收益不过年化20%多,而且他绝大部分投资收益是在10%左右。这说明幻想每一年都获取超额收益的朋友们可以醒一醒,那是不可能的。大道至简,最简单的投资手段和投资目的往往是最奏效的。只要把握住投资时机,长期的进行资产配置,那么即使每年收益率10%左右,长年累积也会有惊人的表现。
巴菲特历年收益
巴菲特投资收益区间分布
然而,为什么世界上只有一个巴菲特?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逃不开一个字“贪”。贪会让我们在有不错收益的时候有侥幸心理,想着更高的收益;贪也会让我们在明明知道没有投资机会的时候,奋不顾身的投入市场,无论股市还是楼市。
所以,投资技巧再纯属,投资知识再丰富,投资视野再宏达,不能把投资这件事看开,不能抱着平常心面对财富都无法实现我们理想中的财务目标。
总结:韬略哥建议,只要想投资,无论什么市场都必须自己有独立客观的分析能力,有对所投资项目的深入了解。做好了基本功,内心的修为可能就至关重要。
最后,韬略哥欢迎读者朋友们给韬略哥留言,我们一起交流投资的、经济的、人生的事,也欢迎读者朋友们把自己想知道的,想了解的告诉韬略哥。
原文链接:《谢百三的两句话,一句话很坑人,一句话成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