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欣赏“乡愁诗人”余光中《乡愁》“第五段”!

(2012-01-29 11:12:16)
标签:

台岛

乡愁

国立中山大学

海峡两岸

诗人余光中

杂谈

http://s5/middle/69c21bd1nb7a220d5c244&690

    当代诗人余光中2011.4.22在泉州参加华光学院新校区“文化名人村”奠基仪式。他在致辞时表示,自己的《乡愁》传诵海峡两岸,很高兴。有人问他,如果有第五段要怎么写呢?他便在现场为那首脍炙人口的《乡愁》续写第五段:余光中借此祝福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美好前程。


    未来
    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梁
    你来这头
    我来那头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离开大陆,3年后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先后在数所大学任教,创作,也曾到美国和香港求学、工作。目前在高雄“国立中山大学”任教。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40余种,他自称是“文学创作上的多妻主义者”。文学大师梁实秋评价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从21岁负笈漂泊台岛,到小楼孤灯下怀乡的呢喃,直到往来于两岸间的探亲、观光、交流,萦绕在我心头的仍旧是挥之不去的乡愁。”谈到作品中永恒的怀乡情结和心路历程时他说,“不过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现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60年代起余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其中便有人们争诵一时的“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白发盖着黑土,在最美最母亲的国土。”回忆起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的情景,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似乎又在感念着当时的忧伤氛围。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余光中说,这首诗是“蛮写实的”: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诗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我想到了大陆这个“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欣赏“乡愁诗人”余光中《乡愁》“第五段”!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

    如今两岸创造了和平合作的交流气氛,经济文化互融互补,祝福2012年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会有更加美好的前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