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森汉语——“然而”“然则”的用法
(2010-12-23 15:13:14)
标签:
对外汉语教育 |
(一)在儒森汉语中,老师告诉我们,然而:指示代词“然”与转折连词“而”的连用。“然”字总结和承认上文的内容,“而”字引起下文的转折,意为“这样却”,“虽然如此,可是”。
1“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然”总结和承认上文“七十者衣帛食,黎民不饥不寒”的情况,“而”引出下文的转折,意思是,能做到“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这样的局面,但是却还不能王天下,是还没有的事情。
2“夫环而攻之者,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然”总结和承认上文“夫环而攻之者,必有得天时者矣”的情况,“而”引出下文的转折,意思是,如此(得天时)的情况下但是却还不能取胜,是因为天时不如地利啊。
(二)在儒森汉语中,老师告诉我们,然则:指示代词“然”与连词“则”的连用,“然”总结上文,“则”引起下文的推论,意为“既然如此,那就”。
1“对曰:‘臣实不才,又谁敢怨?’王曰:‘然则德我乎?’”——“然则”的“然”也是总结和承认上文“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则”则根据事理推出下文,意思是既然你不敢怨恨谁,这么说来你要感谢我的恩德了吧。
2“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然”总结和承认上文“进亦忧,退亦忧”的情况,“则”推出下文,意思是,既然如此,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
http://www.mandaringarden.org/chinese/
http://www.mandaringarden.org/chinese/kechengshezhi/2010-06-0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