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外汉语基础知识——语法点的理解性练习

(2010-07-20 11:35:16)
标签:

对外汉语

教育

理解性练习的方法很多,如造句、填空、改错、翻译、是非选择等。现在许多汉语教科书上的练习大部分属于理解性练习,这里要建议的是怎样通过理解性练习展示新的语法点。


  方法:假设学生已学过用提问的疑问句,现在要学习用什么提问的疑问句。学生预习的时候己根据生词的译释懂得什么的意思。
  老师指教室里学生知道其名称的任何一件实物,例如桌子,问一个学生:这是桌子吗?学生答:这是桌子。然后指着同一张桌子问另一个学生:这是什么?如果学生答这是桌子。就说明理解了这个句型。接着让学生利用有关的实物或图片,用什么互相提问。

 

方法:教趋向补语出去进来
老师对全班说:我现在出去,接着走出教室去。在教室外面对全班说:我现在进来,同时走进来。然后对一个听力比较强的学生说:你现在出去。如果学生听不懂,老师再示范一次。学生出去以后,老师问全班:他出去了吗?如果答对了,就叫那个学生进来,进来后老师再问全班:他进来了吗?如果都答对了,就说明都理解了,接着让几 个学生轮流表演,直到熟练掌握。


  方法:关于字句的教学。
  字句的语义结构和形式结构都相当复杂。有一种字句的语义结构是:施动者通过某动作使动作的对象发生了某种变化。例如,“ 我把书放在桌子上这句话的语义结构就是通过这个动作使发生了位置变化,警察把小偷抓来了这句话的语义结构是警察通过这个动作使小偷”“ 来了”, 孩子把花瓶打碎了这句话的语义结构是孩子通过这个动作使花瓶”“ 碎了字句的语义结构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施动者动作的对象是有定的。所谓有定,就是不是任何一个,而是特指的一个,英语中一般用定冠词“the "限定。这样在语义结构上要求的条件就比较多:有施动者,有施动者的动作,有施动者动作的对象,即受动者,而且这个受动者是有定的,还有受动者的变化情况。要表示这么复杂的语义结构,形式结构自然也复杂。受动者变化的情况常常要用补语或/和来表示,补语和也是学生的难点。字句难,就难在这些方面,可以说难点都集中在一起了。要使学生学会字句,看来要分散难点。怎样分散难点呢?汉语中有一种无标记被动句,如书放在桌子上了”, 小偷抓来了”, 花瓶打碎了,语义结构都是某动作使动作的对象发生了变化,跟字句中后面的成分相比,语义结构和形式结构完全一样。如果首先学好了这类无标记被动句,再学字句,就非常容易,只要知道在句首补出施动者就行了。


    方法:简单对比。有大量的语法现象只要通过简单对比就可以使学生理解。例如在教材和课堂教学中都可以作这样的练习:
注意下列汉语句式与英语句式的区别:
他有三个弟弟。(he has three younser brothers. )
这本书很好。(This book is good 
桌子上有一本书。(There is book on the desk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