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优秀班集体班主任应具备哪些素质
(2022-07-22 10:23:13)构建优秀班集体班主任应具备哪些素质
教育是一项神圣而光荣的事业。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而学校正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是班集体,而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班级的功能也在不断的扩大,而且班级的教育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以及陶冶和熔塑功能也在被赋予新的内涵,使得班主任老师肩负了更大的责任,所以说班主任工作是常干常新,常新常干的富有创造意义的工作。要想构建优秀班集体,作为班主任应具备哪些素质呢?
一、“优秀的政治素质”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根本保障
班主任要具有坚定的政治方面,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对党和国家的政策要坚决拥护,身体力行,具有敏锐的政治嗅觉。特别要提出的就是这个政治的嗅觉灵敏度,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要有一个唯物主义的态度来看待新生的东西,用正确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用辨证的观点来明辨是非曲直。因为只有班主任具有坚定的政治素质,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培养出建设社会主义优秀人才。
二、“三心二义”是构建优秀班集体的基本前提
教育的根本是爱与责任,因此教师对待学生要做到“三心二义”。也就是说要有责任心、关爱之心、包容之心,对他们要讲道义,更要讲情义。首先是要对学生有责任心,家长与学生既然选择我们,就是对我们的一种极大地信任,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学有所成,让家长十分满意;其次是要时刻怀着一颗关爱之心,在学校,班主任就是他们的家长,要时时处处呵护他们;第三是对待学生犯错时,要有包容的心。因为只要他一天是学生,作为班主任就要把他当作是个孩子,他难免有头脑不清楚、不听从指挥的时候,面对他不服从管理的情况时,我们要做的绝不是和他们生气赌气,而是要想尽办法去教导他,去解决问题。面对学生的过程中,在原则问题上,我们要对他们讲道义,因为我们有责任规范他们的成长;而在细节问题上,我们要细心,对他们讲情义。
记得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某小学正式开学的第一天,第一节课是班主任王老师的语文课。上课不到五分钟,一个男同学就站起来对他说:“老师,我要上厕所。”这位老师原以为孩子上课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再说今天又是上课第一天,孩子心未收回自在情理之中,于是便爽快地对他说:“去吧,孩子。”听班主任答应了他的请求,他一溜烟跑出了教室。回来后,未隔五分钟,他就又急匆匆地跑到班主任面前,说:“老师,我还想上厕所。”这时王老师猛然想到:是不是闹肚子了?于是便关切地问:“孩子,你是不是拉肚子?”“不是。”由此,王老师想到了他是因心理紧张所致。但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仍然爽快地对他说:“去吧,孩子。”听了这话,他又跑出了教室。时间过去了五、六分钟,还未回来,王老师便趁学生读书的时间,走出教室向厕所方向望去,遥见一个男孩子在厕所附近逛来逛去。王老师定眼一看,认出是那个孩子,心中不免升起了一股无名之火,于是扯着嗓子使劲高喊了一声。他听到老师叫他的名字,才迅速又向教室方向跑来。等他来到老师面前,王老师严肃地问他:“你上完厕所不回来,在那儿转悠什么?”“我想等再尿一次再回来。”他小声嗫嚅着说。“你觉得还有吗?”“嗯。”听了他的回答,王老师知道他第一天上学心理真是有些太过紧张了,于是便心平气和地安慰他说:“孩子,你已经是大孩子了,上学也已经一年多了,又不是与老师第一次见面,还有什么可紧张的?把心放宽些,有什么事就告诉老师,好吗?老师不会不答应的。再说,自己也应该坚持一下,否则那样太影响学习了。是吗?”听了老师的安慰,他答应着,似乎心宽了许多。此时,下课铃已经响了。课间,班主任把这件事告诉了数学老师,希望她也对他有所关照。第二节课后,听其他孩子说,他上数学课时,再没有去厕所,王老师才放了心。当小学老师,特别是作为班主任,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还要培养孩子各方面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要关心、爱护、理解孩子,使孩子的身心能够全面、健康地发展。考虑问题要方方面面,处理事情要稳妥、得当,真是不容易啊!
三、“渊博的学识”是构建优秀班集体的重要因素
班主任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质,是工作职责的要求,是对教育效能的重要影响力。班主任应具有宽厚的文化修养、精深的专业知识以及教育学、心理学与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并能随时更新知识。班主任要刻苦自励,“一专多能”,具备宽厚的文化修养,以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去指导学生实行全面发展。作为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班主任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知识、能力技能,而且要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处事、学会合作,才能使学生将来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落脚点,持续发展,而班主任要实现这一教育功能必须要有宽厚的文化修养做保证,能对古今中外的人文、历史、地理、名人轶事,典故等有所了解,这样才会旁征博引,以理服人。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班主任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效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因此,具有宽厚的文化素质,是构建优秀班集体的重要因素。
四、“工作能力”是构建优秀班集体的关键因素
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做任何工作,都要具备相应的能力。不同的活动任务、内容对所需能力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班主任应具备的能力主要有,缜密有方的组织管理能力、机智灵敏的应变能力、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深刻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等。
缜密有方的组织管理能力
班主任工作既要面对整个班级,又要面对个别学生。班主任对班级的整体管理,要善于把学校教育要求同本班的实际结合起来,统筹兼顾,确立奋斗目标、培养班级干部、组织有效活动、协调人际关系、控制教育情境、引导正确舆论,才能管得科学、管得民主、管得严格、管得得力、管得有效。同时又要针对个别同学的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做些个别转化工作,培养学生自主,自治,自理的能力和精神,使学生发挥班级主人翁的作用。这是班主任的基本能力之一,缺少这种组织管理和个别转化的能力,班级工作就会陷入一片杂乱,顾此失彼,即使再卖力,也只能是“事倍功半”。
在班级管理上,要善于把学校教育要求同本班的实际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有机部分。善于寓教育于管理之中,例如,丹东市优秀班主任王振生老师通过发电影票这样的小事,对学生进行先人后己、互助友爱的教育,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过去班级里发电影票都是采取抽票办法,抽到好票的高高兴兴,抽到不好的票垂头丧气。王老师觉得这种办法不好,对学生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所以在他接任班主任后第一次发电影票时,就改变了抽票的办法。他先是启发学生“除了抽票这个办法,还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比如,怎样才能照顾一下眼睛不好的同学,……”教室里静了一会儿。他又进一步启发说“如果我们不用抽票这个办法,有哪位同学能自愿要座位不好的票呢?”过了一会儿,一位男同学怯生生地举起手来说“老师,我可以要座位不好的票,我的眼睛没有毛病”。他的话赢得了一片掌声,接着便是“我要”
(来源:思想者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