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子杀子”的故事
(2022-06-18 07:58:47)“爱子杀子”的故事
家教故事:中国一直流传着一个“爱子杀子”的故事,说的是一位母亲对儿子百般疼爱,娇生惯养,在这位母亲的庇护下,孩子最初的不良习惯发展为不良习气,再从恶习发展到恶行乃至犯罪。在临刑之时,即将失去生命的儿子对母亲提出了最后一个要求:“再吃妈妈一口奶。”就在母亲再一次献出“爱心”之际,儿子却残忍地咬掉了母亲的乳头,表达了对母亲“养不教”的愤恨。
家教启示:作为家长都应反思,《爱子杀子》这个传统故事似乎都听说过,但做的怎么样呢?大量的教育实践说明,很好的引以为戒的家长是少数,多数家长是明知故犯。作为家长我们都要反思,我们是否也是这些“明知故犯”家长中的一员呢?作为家长一定要认清,目前,失败的家庭教育案例层出不穷,多数孩子达不到应该达到的成长水平,家庭教育悲剧屡屡出现,这种现状与家长对孩子“百般疼爱,娇生惯养”密切相关!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一些家庭里,“爱子杀子”的痼疾似乎没有明显的消退之势。这与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非常相似,面对我们的孩子,我们要警惕重蹈美国的覆辙。“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济的增长给整个美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变化。美国的父母把压抑已久的感情和温暖倾注在下一代身上。有的人认为‘爱就是一切’,鼓吹‘放任自流’,让孩子们自行其事。谁知,这一代人倒是幸福地成长起来了,他们享有美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繁荣和最优越的受教育的机会。然而,二十多年后,正是在这一代人中,吸毒、早孕、酗酒、自杀、暴力犯罪等等,丑恶现象五花八门,给60年代的美国带来一场社会大动荡。从二战中走过来的老一代人,本来以为战争结束了,消除了饥饿,消除了经济萧条,好事情会接踵而来,谁知道富裕的生活没有带来青年一代的感谢,反而带来他们对老一代的对抗、傲慢和蔑视!”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我们绝大多数人也都富裕起来,我们也要像美国人那样,痛定思痛。认真反思,不让《爱子杀子》的故事重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