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方言:浦东闲话是地区方言的标志性语言

(2022-05-23 08:00:16)
上海方言: 浦东闲话是地区方言的标志性语言
“浦东闲话”即浦东方言,它源远流长,底蕴深厚。142@365上海方言:浦东闲话是地区方言的标志性语言
    “浦东闲话”曾与上海县方言一致。唐代天宝十载(751),划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的部分区域,建立华亭县(县城设于今上海松江老城区),其管辖范围大致为今上海吴淞江故道以南地区。元代初期,华亭县升格为华亭府(不久更名松江府),并划出上海县(县城设于上海镇,即今中华路、人民路环线内),显然上海县方言脱胎于松江方言,是它的变体;至清代雍正、嘉庆年间,又析置南汇、川沙,所以在语言学上   
142@365上海方言:浦东闲话是地区方言的标志性语言
“浦东闲话”属于吴语系太湖片苏沪嘉小片旧松江府音系上海话语支。                                  鸦片战争后,随着上海开埠、租界出现,上海长期“华洋共处”“五方杂居”,中西文化剧烈碰撞、南北文化频繁交汇,外来词汇渐渐融入,使流行于中心城区的纯正上海县方言慢慢变得混杂,土语特征淡化,不少本地词汇被外来词汇取代,其中最典型是“我伲”被宁波话“阿拉”代替。昔日相对闭塞的浦东郊区,则继续流行纯正上海县方言;在南汇、川沙,纯正上海县方言最终发展成“浦东闲话”。
   “浦东闲话”是上海地区方言的标志性语言。它丰富多彩,就以当地长期流传于民间的歇后语为例,如“黄浦江浪拎水——挽(犯)弗着”“竹杆浪挂大闸蟹——悬开八只脚”“蚊子咬石臼——动阿勿动”“药材店里格揩布——苦透”“瓜田里格柴草人——摆样子”等,都很鲜活生动。142@365上海方言:浦东闲话是地区方言的标志性语言
     “浦东闲话”由于亦庄亦谐,这使它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天然的密切关系。查浦东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看到9个与浦东方言相关的项目,其中有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名录的“锣鼓书”“浦东说书”“浦东宣卷”,被列为上海市级保护名录的“浦东哭嫁、哭丧歌”“川沙民间故事”“上海说唱”,被列为浦东新区区级保护名录的“浦东灯谜”“浦东山歌”“沪剧”。“浦东闲话”将被传承,它的文化价值也将持续得到彰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