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老福州的记忆之万春巷、巷下路

(2022-03-19 08:40:41)
标签:

转载


[转载]老福州的记忆之万春巷、巷下路

[转载]老福州的记忆之万春巷、巷下路

[转载]老福州的记忆之万春巷、巷下路
    万春巷是位于仓山区的一条东西走向道路,西连公园路,东接上藤路。该巷原名大埕中,因巷口有万春京果店而得名万春巷。文革期间,万春巷还曾改名为勤建二弄。万春巷西南在清代原有太古洋行,早期称为太古坪,曾有日本小学国立音专(现址为仓山小学)、亚细亚火油公司大罗天剧场等一批公共建筑。如今这些建筑都已消失,沿路的历史建筑仅剩位于万春巷8陈之麟故居。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转载]老福州的记忆之万春巷、巷下路

[转载]老福州的记忆之万春巷、巷下路

[转载]老福州的记忆之万春巷、巷下路

[转载]老福州的记忆之万春巷、巷下路

[转载]老福州的记忆之万春巷、巷下路

陈之麟故居位于万春巷8号,为福州著名华侨领袖陈之麟(陈芷汀)先生的故居,建于1920年代初。主体建筑占地面积337平方米,为三层砖木结构、带有殖民地券廊式风格的洋房,顶部建有中式风格的阁楼一座;北部另有二层砖木结构的附属用房,并带有面积较大的庭院。院门用块石砌成,带有一定的哥特式特征。该建筑是目前仓山区私人所属洋楼中保存较为完好的一栋,原有家具器物多数尚能使用。原房主陈芷汀先生,漳州龙海人,是民国期间著名的实业家、华侨领袖,历任福建省咨议局副议长、商办福建铁路总公司经历、福建都督府财政部长、国会参议院议员、福建美丰银行副理等。解放后曾任福州市归国华侨联谊会执行委员、福建省文史馆馆员、省政协特邀代表等。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转载]老福州的记忆之万春巷、巷下路

[转载]老福州的记忆之万春巷、巷下路

[转载]老福州的记忆之万春巷、巷下路

[转载]老福州的记忆之万春巷、巷下路

[转载]老福州的记忆之万春巷、巷下路

[转载]老福州的记忆之万春巷、巷下路

[转载]老福州的记忆之万春巷、巷下路

[转载]老福州的记忆之万春巷、巷下路

[转载]老福州的记忆之万春巷、巷下路

[转载]老福州的记忆之万春巷、巷下路

[转载]老福州的记忆之万春巷、巷下路

巷下路因连接万春巷,故名,全长362米,东接中藤路,西连三一弄、积兴里和象山里,原为单块石板铺砌,抗日战争时,马王张元帅庙(俗称巷下庙,现尚有部分遗存)前的路面石板被撬去,雨天泥泞积水。1963年进行整修,铺上三合土,1968年铺上沥青,并把白鸽橱一段路旁铺上三合土。1979年,巷下庙前一段扩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1985年,白鸽橱一段改建为水泥路面。光绪二十八年(1902) ,郑权、郑祖荫等曾在在冯巷铺(今巷下路)古榕书院组织益闻社。1905年春,冯超骧和共和山堂的其他骨干分子郑权、郑祖荫、林斯琛、林觉民、陈更新、陈与燊等人又在福州古榕书院秘密组成汉族独立会。该会任务是:武装起义,使福建排脱清廷羁绊,独立一国,树立全国革命之先声。该会也是后来著名的桥南公益社(后迁往独立厅)的前身。

巷下路的老建筑有: 

【巷下路西侧,自北向南】

巷下路10 -  巷下庙古榕书院(部分已拆除)

巷下路14 - 兴庐 

【巷下路东侧】

巷下路19 - 融庐(原巷下路37号)

巷下路23 - 吉庐(原巷下路36号) 

积兴里25 - 德庐(疑为德邻,原巷下路41号)

【有记载但位置未知的】

维新里(原巷下路2号)澹明庐(原巷下路1号)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