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台位于陕西省榆林城北4公里之红山顶上。据险临下,控南北之咽喉,如巨锁扼边关要隘,为古长城沿线现存最大的要塞之一。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四月至次年七月,余子俊在秦、汉、隋长城的基础上,率兵民历时4月修筑起延绥镇长城和款贡城、易马城。之后又在款贡城西南角筑起了镇北台,气势威严,居高临下,屯兵住将,观察敌情和互市情况。东有山海关、西有嘉峪关、中有镇北台,镇北台成为长城“三大奇观之一”,有“万里长城第一台”之称。
P02

P03
P04
镇北台以红山顶山体为基座,分四层叠起,外砌砖石,内夯黄土。台呈正方梯形,逐层收进。一层为外城,二层为墩台,三层高4.1米,四层周长35.44米,台上四面围以女墙,设垛口,台顶正中建有瞭望哨棚一间(已毁)

P05

P06

P07
P08
镇北台下重新修复好的款贡城城门 
P09
P10
款贡城是当年贸易往来时蒙汉官员接待洽谈、敬献贡物,赠送礼品的地方,是明长城线上唯一的“官市”。

P11
P12
镇北台的第一层,即基座,周长320米。四周围以墙垣,内墙高3.66米,外墙高10米,墙顶部宽1.7~11.2米不等。东墙南侧的城门是登临镇北台的唯一出人口。东南内侧设有砖铺马道,骑着马可任意上下巡视检查。在东北边曾建荷戍边驻军营房,现在遗址仍然清晰可见。北墙与款贡城西墙体相连又与明长城相接,构成了长城与款贡城和镇北台相连接的立体军事防御体系。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P21

P22

P23

P24

P25

P26

P27

P28
P29
第二层周长130米,高11米。二层台南墙开设券洞,转白到达3层,券洞横额石刻“向明”二字,与此相对应的北面石刻“镇北台”三字
(己毁),均为建台时延绥巡抚涂宗濬所书。现
“镇北台”三字为当代书法家魏传统所题。由“向明”到“镇北台”,不难看出涂宗濬本人和他统率的将士对明王朝的赤胆忠心和戍边报国的决心

P30

P31

P32

P33
P34

P35

P36
P37
P38
第三层周长88米,高4.3米。台南外砌砖石踏步达4层。
P39

P40
P41
第四层周长35.5米,高4.4米。正中原建砖木结构方形撩望哨棚一间,竖有旗杆,清末坍塌。我们可以想见当年镇北台威严高耸、士卒肃立、腔旗招展的肃穆场面。民国初年建成硬山顶砖木结构房屋,解放初塌毁,现在可看到痕迹。
P42

P43

P44

P4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6bc9950102z4tv.html
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