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管理(家庭教育指导)案例
(2010-09-22 14:33:15)
标签:
家庭家庭教育教育方式青少年研究指导杂谈 |
分类: 家教指导研究 |
班主任管理(家庭教育指导)案例
学校要班主任交班主任管理案例,区青少年宫要每个学校站长交家庭教育指导案例。于是,我找了个两方面都符合的素材,经过精心的构思,将两项作业融于一体。其中有些部分是从网上down下来,我只做了Ctrl+C和Ctrl+V的工作。在此贴出来,回馈广大苦于写案例的朋友。
孩子,你的世界同样美丽!
【导 言】美梦被打破
2007学年第二学期,因学校扩张,人手不够,研究员的我也被分派任务,做301班的班主任。这是一个非常纯真、团结的班级,任课老师称这班学生为“从童话王国里走出来的孩子”。想象着以后我就是童话王国的国王,带着我的孩子们,无忧无虑……多么美妙!
可是,这时来了一个插班生,彻底打破了我美妙的梦境。
由于他的名字里带个“博”字,作为英语老师的我给他取名为“Bob”——这个名字简单、易上口,对于他这样的新同学是再适合不过的了。谁知他并不领情,立即告诉我:“我不想叫这个名字,我想叫‘Lion(狮子)’!”又矮又瘦的他,竟给自己取了个如此响亮的名字。我含笑应允。
最初,这个新同学在“童话王国”中极受欢迎。午饭时,有人替他拿好;他只要遇到一点困难,譬如作业本散落在地上,立即会有很多手伸过来帮忙;放学后,有人会替他抄好作业要求……他每天也像在童话中生活。但是很快,关于他的童话结束了,大家渐渐发现,他非常不爱合作,从不帮助别人,下课的游戏就是踢打同学或者破坏别人的游戏,上课从不听课,作业基本上没有交过……而且,作为老师,都会感到,他的问题如此之多、又如此顽固,是班级里最不和谐的音符。他仿佛和别的同学不是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中。
【背 景】简单而又复杂的家庭
他妈妈已经五十多岁,头上的银丝和脖子上的皱纹,仿佛将自己的年龄和辛劳昭然于世。她拥有一家很大的外贸公司和几个工厂。妈妈是单亲,因此,只有姥姥、妈妈、保姆和他居住在一幢豪宅中。
随着妈妈生意的扩张,不断转战南北,所以他成了不折不扣的“城市流动子女”——出生在香港,在上海长大,入小学读了三年,今年来到杭州。由于这样不断流动,没有哪所学校的教育成效能够体现在在他身上。由于缺乏一贯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三年级了,他还没有养成任何好的学习习惯。
据他妈妈说,带他测量过智商,有145,挺高的。和他交流时,也能深深地感受到他的思维敏捷,富有创造性。但是看看他从上海带过来的学籍卡,除了英语,没有一个“优”。而英语好,可能和妈妈经营外贸公司,家里有比较好的外语环境有关。
【案 例】
一.主要问题
让我们先来看几个镜头。
1.“蜘蛛!蜘蛛!”
课间,学生们都非常兴奋,跑过来告诉我:“老师,窗户上有蜘蛛!”我装作很吃惊的样子,说:“在哪里呀?”在学生的指引下,我看到了,走廊上用玻璃窗封起来了,上面一层的窗棂上有一个灰色的东西,大拇指盖大小,很像橡皮泥。“看,蜘蛛在那里!”敢情就是一个橡皮泥做的奇形怪状的东西,在孩子们眼中成为了一只大蜘蛛。他们拿着各种能找到的工具,企图将其“救”下来。
弄清楚了怎么回事,我安抚了他们喧嚣沸腾的情绪,制止了那些拿着竹竿之类工具的学生。刚转身,只见Lion大叫着“蜘蛛!蜘蛛!”,像一阵风一样跑过来。擦过我的身子的时候,我试图抓住他,但没有成功。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窗户,踩着靠窗的书架,蹬蹬几步就上去了,手伸得长长的去够“蜘蛛”。
这一幕看得我心惊胆颤。我们在二楼,如果窗户不牢固……如果书架不结实……如果他用力太猛,冲出了玻璃……
虽然我立即制止了他,没有发生不幸的事情,但那一幕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在那一个瞬间,他整个人就像发了疯一样,他似乎根本没有想后果。
虽然教育了他,但是后来整个学期中,不断有人告诉我,某天他来校早,就坐在别的班级的窗台上,脚耷拉到外墙;某天他放学后没有人接,就自己边玩边回家,两、三个小时后才到家
2.妈妈的手臂青了
他很少按时完成任何作业,有时即便完成了,他也不会交给老师。很多次都是老师从他的书包中找出来作业,更多的时候找不到,只有看着他补做。一天,他留在我办公室补做作业。妈妈来接他。
做完了作业,我们聊起来关于他的教育问题。妈妈伸出手臂,指着上面的瘀青痕,说:“昨天他作业没有做完,我不让他看电视,他就用小拳头捶我,还用力地拧我……”看着头上母亲焦灼的眼神,我的心里不仅仅感到问题之严重,还有些许愤怒,和无奈。
课间,也常常会有学生来“告状”,他们常常哭得眼睛红红的,满脸的委屈和痛苦。而他,则总是一幅无辜的样子,似乎打人的不是他,或者别人都是面做的,他只不过轻轻一捏,怎么就散掉了。
3.一切都面目全非
连续几周,美术课要用墨水和毛笔。几天下来,他的一切都面目全非了。不管是什么课,他都会仿佛置身其外地拿着毛笔蘸墨水,往一切能碰到的地方画。课桌面、桌腿、纸、笔袋,包括自己的胳膊,甚至脸。那几天,所有人看到他都会大吃一惊。
他的座位永远脏乱不堪。刚刚收拾好,不要一节课的功夫,他就会让一切恢复脏乱。因此,也可以想象出,课堂上,他是几乎不听课的。即使老师眼睛不眨地看着他,他也不会老老实实的。
4.Lion的眼泪
每次都是他把别人弄哭,春游那天,我也见到了他的眼泪。
那天,男孩子们都带来了玩具。因为平时上课不允许带,因此,和同学们一起玩玩具的机会显得尤为珍贵。恐龙、战车、变形金刚……大家在防潮垫上玩得不亦乐乎。
不一会儿,几个男孩子就带着Lion过来了,说他老是捣乱他们。我认为男孩子们太小器,就说:“你们和他一起玩,如果他不会,你们教他,好吗?”男孩子们齐声说:“我们带他玩的,可是他总是不听我们说的比赛规则,我们在玩的时候,他就会破坏。不信,你问其他同学,他们都看到的。”
这时,他大声说:“他们都是一伙儿的!他们每次都互相帮,从来都反对我!”说着说着,眼泪流了出来。他站在我身边哭了,好像受了很大的委屈。
二.归因分析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对Lion实施教育,我与他妈妈进行了数次长时间的探讨,探寻导致他现在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1.童年时期良好教育的缺失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一个人的童年是怎么度过的,童年时代由谁带路,周围世界中哪些东西进入了他的头脑和心灵,这些都决定着他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家庭早期教育在一个人成长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是好的呢?颜之推认为,在家庭中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应当遵循严与慈相结合的原则。善于教育子女的父母,能把慈爱与严格相结合,并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不善于教育子女的家长则往往重爱轻教,对幼小一味溺爱,任其为所欲为,不加管束,以致在子女面前没有威信;待到儿童已经形成骄横散漫的习气时,却又以粗暴的体罚手段治之,然终不能使儿童改邪归正,也不能自己树立威信,而且伤害了两者之间的感情,儿童也最终堕为品德败坏者。这种教育失败的责任,主要在于父母。
回顾Lion的童年,正是在一个重爱轻教的环境中度过的。首先,父母在生育他的时候,年龄都很高,因此对他格外宠爱。其次,父母忙于事业,他是由年迈的姥姥带大的。姥姥的教育观念陈旧,不能容忍别人说他不好,对他极为袒护。第三,父母因不能照顾他,补偿心理严重,难得相处时间,更加骄纵溺爱。
2.父母离异的影响
人是社会动物,孩子也是如此。儿童的天性是喜欢集体生活和集体活动的,特别是乐于和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孩子一起生活和活动,年龄相同和相近的孩子之间其心理特点大体相似,有共同的语言、情感、兴趣、爱好。他们在一起生活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有无限的乐趣。
目前,我国正经历着解放以来的第二次离婚高潮,每年的离婚人数已超过100 万,离婚指数正以每年35%的速度递增,因而也就产生了数以万计的残缺家庭。
众所周知,离异家庭中,受到伤害最严重的可能就是孩子了。不少问题儿童都是出自离异家庭,而且对这些儿童的再教育难度也很大。父母的离异对孩子的心理、身体、学习、行为和人际交往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和伤害。
从Lion的身上,也能看出因为父母离异造成的孤独的性格。他似乎没有生活在一个 “儿童的世界”,如上文所介绍的那样,他在家里是最小的,是永远长不大的;永远是个被教育者和需要帮助的对象。春游时,当其他同学在兴致勃勃地练习“两人三腿”游戏时,他则独自一人在旁边,拿着帽子对柳絮路边的柳絮进行“扫荡”,玩得不亦乐乎,可整个场地被柳絮弄得“乌烟瘴气”。而当参与到群体中的时候,他又不会与人相处,别人受了伤,他自己也很难过。
3.不良的性格及品德因素。
影响Lion与同伴相处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性格。一方面,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导致了自私的行为。学期快结束时,有一天,他又和同学们发生了矛盾。美术课要用彩纸,他忘记带了,就向其他人借。可是没有人愿意借给他,他很沮丧。我把他支开后,批评了那些不借给他的孩子。最后有一个孩子含着泪说:“可是以前上课,如果我们没有带东西,向他借,他从来不肯借给我们。”
另一方面,他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还导致冲动,做事不顾后果的行为。像前面所叙述的“蜘蛛”事件、弄乱课桌事件,都反映了这一点。当他想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不会考虑别人,也不考虑后果,只想着满足自己。难以驾驭感情,控制情绪,使得他同样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能正确规范自己的行为。如果这样下去,当他遇到有害健康的行为引诱时,如吸烟、打架等,必将很难控制自己,后果不堪设想。
文章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