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访荷兰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

(2020-02-24 12:10:26)
标签:

城市记忆

 

再访荷兰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

走到南京鼓楼区老菜市路和水佐岗路交叉口东南角,透过不高的围墙缝隙,隐约能看到一座飞檐翘角的精致小楼。虽然也是青砖、中式大屋顶,却有着鲜明的民国风。那就是原民国荷兰大使馆馆址,坐落于老菜市8号。

记得20116月,我曾寻访过这处旧址,那时的旧址是杂乱环境,房屋破旧,损毁严重。建筑墙边丢弃着废瓶子、破箩筐、废铁丝、破鞋子等等。当时周围市民说:“这哪像文物保护建筑物,破破烂烂的,就像一个垃圾场。”我无语,不知这重要建筑应该归谁保护管理,重要文物建筑仅仅是挂一个牌子而了事吗?随后也写了一篇《探访废墟中的荷兰大使馆旧址》寻访记,仅此而已。

时隔八年,故地再访,换了人间!

回顾历史,该建筑造于1945年底至1947年之间。1947429日荷兰驻华外交机构从萧成夫手中购得此处房产。19476月中旬,荷兰驻华大使馆由位于南祖师庵壳牌公司办公楼的临时办公点迁出,该建筑遂正式成为荷兰驻华大使馆,直至1949922日荷方人员撤离南京,19551118日,该处地产由南京市人民政府回购。

据资料,2014年由南京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冷天博士建造团队,对小楼进行抢救性保护修缮。团队结合历史资料(老图纸、老照片、文字信息等)和现状遗存,按照修旧如故的原则,恢复了该建筑的历史外观原貌,使用隐藏的技术手段加固了该建筑的结构体系,基本恢复了该建筑原有的内部空间格局,并对外部环境进行了结合现有城市条件的整治改善。

这次修缮,建筑主体采用砖混结构,地上两层,北侧局部设有地下室,带辅房一座(仅部分遗存)。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底层长28m,外墙采用泰山青砖清水砌筑,直抵10米高檐口,兜圈设置一道精美的寿字纹水泥花砖。二层中部为中式歇山烟灰色筒瓦屋面,一层四周分出六间小型歇山抱厦,正脊、正吻、脊兽均为水泥制成,带有云头状纹饰。南侧中部设主入口,两旁分设钢筋混凝土罗马式立柱,柱顶两侧饰有雀替。钢质外窗和上口的砖砌平拱、一层室内大厅地面的拼花水磨石大部保留完好,其余房间仍保留部分实木拼花地板。主体结构为砖墙承重的密肋木楼板体系,局部设钢筋混凝土梁和钢筋混凝土楼板,屋面为木制三角桁架屋架。

20152月,该建筑修缮和整治工程结束,以颐和·荷院书房的新身份正式对外开放,现已成为南京市一处集成历史记忆、文宣展示、艺术交流的重要公共活动场所,也是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内仅有的一座中式外观的民国使馆建筑遗存。

民国荷兰大使馆旧址,2011年12月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再访荷兰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

再访荷兰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

再访荷兰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

再访荷兰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

再访荷兰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

再访荷兰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

再访荷兰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

再访荷兰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

再访荷兰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

再访荷兰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

再访荷兰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

再访荷兰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

再访荷兰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

再访荷兰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

再访荷兰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

再访荷兰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
老照片-大使馆工作人员1949年撤离馆址时合影
再访荷兰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





再访荷兰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


再访荷兰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