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姚南村明墓石刻之谜

(2011-11-05 16:54:50)
标签:

文化

分类: 城市记忆

南京雨花区有一个叫姚南的地方,因地名而有了个姚南村,小村始于那一年,我不知道,但现已湮灭。小村不是很有名,也很少有南京人知道它的位置,可它却演绎着一段历史故事。据说朱元璋与陈友谅的南京之战,陈败与朱溃逃时,被一山挡住去路,士兵仰天长叹,求苍天给一条活路。也许败兵的虔诚祷告感动了大帝,瞬间山崩地裂,眼前的山脊间裂出一形似孩儿摇篮的口子,溃败的士兵蜂拥而过,陈友谅又一次绝处逢生。后来,人们把这里称为“摇篮”,由于南京地方口音的原因,逐渐演变成现如今的“姚南”地名,这就是传说中姚南地名的来源。

近年来,姚南一直吸引着众多民间文物保护爱好者的关注和探考,这倒不是因为朱元璋与陈友谅的南京战事之地,而是毗邻姚南的地方有一座常府山,高度几十米,山脉延绵也只有千把米,据史料记载是朱元璋钦赐给常遇春的祖莹用地。在其范围内有一处石刻,称“姚南村明墓石刻”,墓道两侧有石羊二、石麒麟二、石虎二、石马二、石翁仲文武各二,原墓前有一荷花池,墓前祭殿基础平台影略可见。因墓没有任何史料,墓主人身份至今是个迷。

姚南失考明墓主人究竟是谁?有人根据常府山为常遇春祖莹用地,而推断失考明墓主人多是常府人,有无史料佐证?据说南京西善桥街道的朱向东先生,多年来一直关注、探考辖区内的历史文物,并有一定的独到见解,就此我拜访了这位民间文保人士,请他就姚南墓主人的身份,提出自己的探考意见。

朱先生说,明代功臣死后封王的,墓前可以有石人四个,文武各一对,石虎、石羊、石马、石望柱各一对。而姚南失考明墓的墓道两侧有石马二、石羊二、石虎二、石麒麟二、石翁仲文武各二。姚南失考明墓与明代功臣墓的差别:功臣墓有拉马侍,姚南墓没有;姚南墓有石麒麟,功臣墓则没有。拉马侍一般出现在武将墓前,姚南墓没有拉马侍,可以推测墓主不是武将或者“武”不是其主要“职务”。但最令人关注的是姚南墓前的石麒麟!麒麟在百兽中地位仅次于龙,中国古代传说中麒麟与龙、凤、龟合为四灵。麒麟含仁怀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帝王兴衰与麒麟联系的最为密切。史载汉武帝在未央宫建有麒麟阁,图绘功臣图像,以表嘉奖和向天下昭示其爱才之心;麒麟在官员朝服上也多被采用。清朝时,一品官的补子徽饰为麒麟,可见其地位仅次于龙。从南北朝起,只有帝陵前才有麒麟,大臣的墓前是不应该有麒麟的,明朝更是如此。如果姚南墓是帝陵,那么神道石刻总体比明初神道石刻要小,其整体风格不象南京明初神道石刻那样高大丰满,因此帝陵可能性非常小。据此,我们能否推断姚南墓主是一位地位高于功臣武将、或者是皇亲国戚、或者是对朝廷有极其重要贡献的人物。常遇春1369年农历七月初七病逝安葬后,朱元璋认为当年表彰尚不足以与常遇春之功匹配,又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特授常遇春长子常茂为郑国公,洪武二十年(1388年)又继封常遇春次子常升为开国公,三子常森为昭勇将军。

朱先生又说,常遇春长子常茂,洪武二十年(公元一三八七年)随大将军冯胜(茂岳父),右副将军蓝玉(茂舅父)出征。在一次对投降元军纳哈出部的处理问题上,处置不当,造成降军哗变,加之平时翁婿不和,此时互相指责。朱元璋一怒之下,收取冯胜总兵印,令其就地凤阳,而将常茂谪配流放到广西龙州安置。常茂去世后,安葬在现在的广西省恭城县栗木镇大灌村。其后裔现多居住在广西恭城、灌阳、兴安等。常遇春次子常升,建文四年(公元一四○二年)为保其外甥——建文皇帝朱允的皇位,在燕王朱棣率兵攻占南京时,与魏国公徐辉祖(徐达长子,朱棣内兄)、都指挥盛庸等率兵抗击,无奈世子高阳王与朱棣私通,作为燕师内应,常升战死在金川门。常遇春三子常森,在建文四年(公元一四○二年)朱棣兴师夺权,兵临南京城下时,鉴于大势已去,非一人能支,只有效法古贤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遁迹首阳,以全纲常之大节。遂在峨嵋亭壁题诗一首:“一个忠臣九族殃,全身远害亦天常。夷齐之后君臣薄,力为商王固首阳。”以诗明志后,携眷(夫人为江阴侯吴良之女)到陕西隐居。其后裔现居住在陕西米脂、延安、榆林各地。至于常家第三代后人,为官时的地位均没有高过常遇春父子。因此,这排除了常遇春、常茂、常森以及常家第三代后人后,姚南墓墓主极有可能就是次子开国公常升。

朱先生还对姚南失考墓主人为常升,其墓前为何有麒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一,常升是太祖朱元璋册封的开国公,位次郡王;第二,常升是为保护建文帝,抵抗燕王朱棣大军战死,护主而死,实属忠臣;第三,常升死后,由于明成祖朱棣采取对建文帝时期的忠臣株连追杀,常升不可能得到厚葬(常升安葬何处无记载)。直到正德年间(1506年),常升才得到平反,这时常升有可能按照应有的待遇(加上护主功绩)进行安葬,其规格高于其他的功臣和国公;第四,根据专家考证,姚南墓应是明中、晚时期,恰恰印证了常升有可能在正德年间安葬。

不论朱先生探考姚南失考明墓主人为常升,是否能得到专家学者认可,但我认为他提出的观点鲜明、深刻,材料翔实可靠,具有独创性,称得上是姚南失考明墓石刻民间解密第一人。

 

http://s15/middle/69bb24e0gb0f8fe3203ae&690

http://s7/middle/69bb24e0gb0f8fe7e6b76&690  
http://s10/middle/69bb24e0gb0f8ff07c399&690 
http://s3/middle/69bb24e0gb0f8ff634e12&690

http://s12/middle/69bb24e0gb0f9001a561b&690

http://s15/middle/69bb24e0gb0f900e0c2ee&690
 
http://s3/middle/69bb24e0gb0f9027cb0b2&690

http://s11/middle/69bb24e0gb0f9039075ca&690 
http://s13/middle/69bb24e0gb0f9051d264c&690

http://s1/middle/69bb24e0gb0f907bc8690&690

http://s3/middle/69bb24e0gb0f9091b7472&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