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合唱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2010-07-13 09:54:46)
标签:

快乐合唱

唱享和谐

合唱普及

合唱文化推广

侯艳超

辽宁合唱协会

文化

教育

分类: 合唱艺术研究
  2009年9月24日,泾县第二十五届“校园之春”音乐会暨“祖国万岁”歌咏会在泾县职高分会场隆重举行,这是一次集体展示我校师生精神风貌的歌咏盛会。整场演出获得了上级领导的高度好评和优异成绩,大合唱《青春舞曲》、《在太行山上》获得一等奖。作为本校的音乐教师,我参与了合唱排练和演出的全过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因为这次合唱的排练和演出给学生乃至我们音乐教师都带来了很大的收获,由此也引发了我个人的一些思考。
  作为中等职业教育,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然而,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接受只局限在流行歌曲的范围。又因流行歌曲运作缺乏市场管理和制约,造成良莠不齐的流行歌曲一起涌入市场,涌入校园,学生对其没有辨别的能力,以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危害。通过这次合唱的排练与演出,我发现通过合唱这一音乐艺术形式,不仅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熏陶、审美价值取向的建立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帮助,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对其个性的发展,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远远超出了校园文化活动的意义本身,以下是我从这次排练演出中获得的几点启示:
 
  一、合唱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合唱是一种多声部的演唱形式,其和声和织体的变化以及旋律的交错进行,在听觉上会感到丰富多彩;再加上力度、速度、音色和音量等手段的对比,使合唱这种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参加合唱队的成员既是艺术作品二度创作的参与者,又是作品的直接聆听者和欣赏者,每一个合唱队员在演唱的同时,可以从听觉上获得一种满足。尤其是在演唱那些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时,无论是音乐上那种沁人肺腑的美感,还是歌词赋予作品丰富的内涵,都会使演唱者从中受到感染和感动。
  在这次歌咏会的比赛中,我们所选的两首作品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以《在太行山上》为例,这是一首气势磅礴的抗战歌曲,作曲家冼星海将充满朝气的抒情性旋律同坚定有力的进行曲旋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歌曲既充满战斗性、现实性,又具有革命浪漫主义的瑰丽色彩。描绘了太行山里的游击健儿的战斗生活和勇敢顽强、乐观开朗的性格。该曲为复二部曲式,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两个乐段构成,前段抒情宽广,属小调色彩。乐曲开头部分“红日照遍了东方”是一个强有力的旋律上行,恰似红日东升,配以回响式的二声部,仿佛歌声在山谷中回荡,营造出此起彼伏、一呼百应的气氛。后段转入平行大调,豪迈的气势中又融入深情温柔的诉说,表现了军民鱼水之情。第二部分为进行曲风格,节奏铿锵有力且具有弹性,生动地刻画了出没在高山密林、机智勇敢的游击队员形象。此部分的第二乐段高音区的切分节奏果敢有力,“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的歌声随着音调逐步向上推进,形成高潮,最后结束在小调上,前后呼应、完整统一。每一次演唱,我们的合唱队员们都以满腔热情投入到所唱歌曲中,随着旋律的跌宕起伏时而高亢,时而抒情。学生们在分享合唱带给他们艺术享受的同时,愉悦了精神并潜移默化地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使他们懂得了什么是真正优秀的音乐作品,形成了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
 
  二、合唱使学生思想意识保持高度统一,有利于培养学生密切合作的意识。
  合唱是一种群体性表演艺术,它所表现的是一种群体的情感或意识,它所追求的是一种整体的和谐与秩序 。作为一个合唱队若想演绎好一首合唱作品,每个队员要做到音色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使声音和谐,在音乐表现上也同样要做到速度、力度、音色、情感乃至表情的变化都非常默契地互相配合,以达到高度的一致。追求高度的和谐统一是合唱艺术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要求,是衡量一个合唱队艺术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而要达到以上这些基本的要求,第一,每个队员必须做到思想和意志的高度统一。如果每个人心气神不在一起,各自的想法不一致,无疑会破坏合唱的统一,不可能表现好所演唱的作品;第二,要想做到和谐统一,每个合唱队员都要有善于与他人合作的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即每个声部和个人都要把整个合唱队当作是一个整体,并从表现作品的大局出发,因此要求每个队员必须服从指挥,与指挥保持高度一致;第三,声部之间、队员之间、队员与伴奏之间都要互相倾听,从而达到步调一致,默契的配合。
  在这次合唱排练中,为了达到上述要求,我们全体师生都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在排练中,我们指导学生要善于控制个人的随意表现欲望和个人技巧的发挥,注重加强声部的协调。让学生集中精力与其它声部队员配合,尽力使学生明白个人必须服从整体,最后整体都要服从指挥的道理。然而让合唱队的学生读懂我们指挥的手势却也不是易事,于是我们在排练过程中,把我们的每一个手势都向学生解释清楚,比如:基本拍的图示;歌曲是弱起,指挥会用什么手势表示;力度的强弱用什么手势表示;渐强减弱用什么手势表示;每句换气的气口在哪,怎样通过指挥的提示准确的换气;当二声部进入时,指挥是怎样提示的;乐曲是强结束还是弱结束,指挥的手势有什么变化等等。合唱队员了解了指挥手势所表达的意思之后,再经过多次的强化训练,就能和指挥同呼吸共命运。
  当学生认识到必须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才能真正完美地表现一首合唱作品的时候,就逐步培养起他们顾全大局、服从指挥、密切合作的意识。这种意识不仅对于合唱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经过两年的专业学习即将走入社会生活与工作中的职中生而言,这种顾全大局,善于与人合作的集体意识更是不可缺少的。
 
  三、合唱作品寓艺术性与思想性于一体,有利于唤起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凡是参加过合唱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就是在演唱那些情绪激昂的歌曲时,会令人精神振奋。优秀的合唱歌曲,特别是爱国主义歌曲,都是寓艺术性与思想性于一体的。让学生演唱这类歌曲,可以让他们重温历史、学习历史、进而激发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在学生的心中,深化了“热爱祖国”的内涵,这远比枯燥呆板的理论说教更具感染力和趣味性。像《黄河大合唱》这样的不朽之作,不仅在抗日战争时期,直至今天仍激发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热情。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寄寓浓烈的民族感情和强烈的爱国情绪,以黄河巨浪般汹涌强劲的主旋律层层展开,将振奋的精神力量,以自我撞击式的对话、泣诉、呼喊、咆哮,将整个乐曲推向高潮。他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凝聚着民族艺术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意志和力量。正如有的人所说:《黄河大合唱》体现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满腔悲愤和爱国之情,使我们的民族自强之情油然而生。
  在这次合唱比赛中,《在太行山上》与《黄河大合唱》同是冼星海作曲的优秀合唱作品,寓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学生通过演唱这首气势恢宏、充满抗日军民革命激情的歌曲,让他们重新回想起了祖国苦难的过去,回想起前人为建立民主、自由的伟大祖国而付出的艰辛和牺牲;也重新唤起了他们热爱祖国的热情,使他们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崇高性格和伟大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动力。合唱排练与演出之后,很多同学都表示今后要努力学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结语:实践证明,接受过合唱训练的学生,都具有聪明好学、反应机敏、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做事认真、语言发展较好、记忆力强、集体团结协作意识强和集体荣誉感,艺术责任心强烈等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同合唱训练所产生的艺术熏陶,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由此可见,合唱艺术在校园文化生活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使学生从合唱中得到欣赏美、追求美的生活态度,对他们一生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合唱不仅是一种互相配合,互相协作的集体艺术,而且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道德情操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因此,合唱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学科,在校园文化的活动有着重要意义和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该将合唱的活动一直开展下去,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歌声,让学生在歌声中领会人生的价值和社会的责任,从而更加努力的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修海林,等.音乐美学通论[M].北京: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2]孙从音.合唱艺术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3]常文海.中外合唱名曲集[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1.
[4]王建柱.感受历史感受合唱[N].音乐周报, 2000-07-2
 
作者:汪本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