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商》杂志专栏
(2014-01-23 11:36:18)亲而不爱
文-裴谕新
男女在性心理和行为上真的有那么大的反差吗?我总怀疑这个观点,认为这是本质主义论而非对社会现实的体察。比如,有位男士就颇为惆怅地这样向我描述他的艳遇:“我们在一起什么都可以做。但她不愿跟我一起出席朋友的聚会,不愿把她介绍成女朋友。偶尔有,也一定是我的朋友圈。”这位已有妻室却又疯狂爱上一位年轻女孩的男士,就像雨果笔下的怀春少年,为自己“单纯的恋情”感伤。他不明白,为什么一位女孩子可以跟他零距离亲近,却又在众人面前跟他保持一臂之距?通俗来说,为什么女孩可以亲近他却不“爱”他?
我们如何来理解这位男士所理解的“爱”呢?显然,在这里,“爱”是完全的占有。占有肉体还不够,还要占有其社会角色,比如,在她的朋友圈甚至是社交网络里宣称,她是他的女朋友,意味着:她不可以有机会爱上他人。
我只能认为这位男士太过贪心。
撇开这位男士已有妻室不说,即便是单身,即便当众送上一颗一克拉求婚钻戒,就能保证女孩身心一致爱上一位年龄、容貌、世界观、享乐观完全不同的男人么?她可以跟你私下里翻云覆雨,那只能意味着她对你肉体上的接近不反感,甚至也可能极为享受。但是说到爱,说到要用宣布的方式让世界来督察她对你的专一性,那真的需要太多太多的考量。不用疑惑,换位思考一下,在我们的文化中有多少这样的男人?可以一见钟情,可以金屋藏娇,可以万般宠溺,但想要占有他的全部,对不起,目前你还没有这个资格。远的例子不说,最近被推上头条的音帝汪,不就是这样的绝好例证吗?
只是换了女人,就太令男人想不通想不通想不通了。
男人对于女人“亲而不爱”的疑惑里,暗含了一个明显的假设:“占有一个女人的阴道,就占有了一个女人的心。” 也就是张爱玲在《色戒》里写的:“到女人的心里的路要通过阴道”。仔细看张大师这句话,你才明白她真的明白女人:到女人的心,需要通过阴道。但通过了阴道,未必可以走到心。“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女人也要性、也要欢愉、更要顾及社会眼光与各种实际的考量。占有一个女人,全身心占有,没那么简单。通过肉体上发生关系来确认这个女人的归属感,已经是久远的古老往事。
那么这位男士如何得到他想要的爱呢?无他,全身心的奉献吧,然后才知道自己即便全身心奉献也无法得到想要的爱,那就全身心撤退吧。不然,就现在这样的关系里,也很享受。何必那么贪心呢?毕竟女人的社会角色里,她跟一个男人发生性关系并不是一件加分的事。某种程度上,她抱着社会身份被贬损的危险与你维持着肉体亲近,也已经算是一种爱了。何必全部占有?
我其实很欣喜有这样的女孩存在。你说她苟且,她真的有苟且的一面:显然她有很多考虑与顾忌,并不能完全投入一段关系,她想方设法只要她想要的那部分,看起来并不完全对得起自己。可是她也真的很明白:为了一根香肠,何必养头整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