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塑成型着色的难点
(2010-10-06 15:24:36)
标签:
滚塑着色颜料滚塑成型工艺中国滚塑门户网杂谈 |
分类: 技术文献 |
滚塑工艺对颜料有苛刻的要求,导致调色比注塑成型和挤出成型二艺受到的限制要大得多。
在开始对滚塑成型着色的困难进行任何有意义的探讨之前,需要对滚塑成型工艺本身有所 了解。滚塑成型可被称为一种烧结和熔合工艺。先计取一定量的材料放人模腔内,材料的重量将决定制品的壁厚。模具以3—2rmp在双轴方向循环转动。热空气烘箱通常使用天然气进行加热。在成型周期的烧结阶段,初始时材料保持在模具的最低部位。树脂分布在模具表面上时离心力不起作用。树脂也不受剪切力的作用。
随着模具温度升高,粉末状树脂开始在模具表面沉积。因模具的角比表面吸热更快,材料首先在那里沉积。这可理解制品的角比其它部分更厚的原因。最细小的粒子首先粘附到模具上,次细小的粒子欢后,并以次类推。
在树脂完全沉积到模具表面上后,继续加热使树脂粒子适度熔合(或接合),并消除粉末沉积阶段所可能夹带的空气气泡。由于通常的滚塑制品相当大,壁相当厚.熔合时间可能相当长,加热箱的温度相当高。常见的一个加工周的时间为l5—2O分钟不等,加热箱温度控在 300—325~C。在模具用水、空气或水与空气混合冷却后,取出制品,重新装填模具开始下一个加工周期。
很明显,该工艺下原料所处的环境是相当恶劣的。高的加热箱温度和长的加工周期,又有气存在,会导致树脂、颜料及其它添加剂降解。这就使滚塑工艺比其它加工工艺对愿材料的要求更高,配色要受限制。因为这些因,树脂生产商为开发适台该工艺的材料已作出很大的努力金属茂催化剂树脂是生产商最新向市场推出的。
树脂
尽管有许多种树脂用于滚塑工艺,但聚乙烯被最广泛地选用,其中尤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用得最多。LLDPE滚塑级树脂具有的密度为0.923—0.940g/m3、熔融指数为3~7g/10min(这类树脂经常被称为线形中密度聚乙烯,是因为其密度在常规的LLDPE和HDPE之间。不过,我们仍称其为LLDPE)。它们在几方面与常规LDPE树脂有明显区别,使得其着色更具挑战性。
比较重要的区别其一是各自的制造方法不同。LDPE树脂是采用高压聚合工艺生产的,不使用催化剂。而LLDPE树脂是在有特定的催化剂体系存在下采用低压工艺生产的。因为催化剂的作用仅仅是加速反应,而不是树脂本身所必需的,将有残留的催化剂存在于树脂中,能引起降解、颜色改变。催化剂也能与其它添加剂,如颜料反应,又引起色移、为消除催化剂的影响,树脂生产商在树脂中添加钝化剂,以减轻发生这些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但钝化剂本身也能与颜料反应,引起色移。表1列出了催化剂和钝化剂的组成元素和化合物以及列举了其它种类的添加剂。
表一.在LLDPE 滚塑树脂中可能存在的材料
|
催化剂残留物 |
钝化剂 |
其他添加剂 |
|
铬 |
|
紫外光稳定剂 |
|
铝 |
硬脂酸金属盐类 |
抗氧剂 |
|
钒 |
一一一一 |
交联剂 |
|
氯 |
一一一一 |
一一一一 |
|
钛 |
一一一一 |
一一一一 |
人们通常基于颜斟的化学组成将其分为无机颜斟和有机颜料。表2对两类颜料进行了比较。
|
无机颜料 |
有机颜料 |
|
便宜 |
贵 |
|
不透明 |
透明或半透明 |
|
易分散 |
难分散 |
|
优异的光稳定性 |
较好的的热稳光定性 |
|
优异的热稳定性 |
较好的的热稳定性 |
|
色泽暗淡 |
色泽明亮 |
|
着色力差 |
着色力强 |
|
化学性质较不活泼 |
化学性质较活泼 |
|
加热周期时间(min) |
17 |
19 |
20 |
21 |
|
冲击强度保留率 |
50 |
80 |
90 |
100 |
注:1)树脂密度为0.935g/m³,熔融指数为5.5g/10min;
2)加热箱温度为313℃ ,加热周期时间改变:
3)冲击试验按ARM法进行,样品厚度为0.317cm,温度为-40℃ ;
4) TiO2填充量为90g/45kg树脂;
*基础树脂在给定条件下,处理17min后具有100%的冲击强度。
其它因素
1.尽管有许多品牌和型号的混台机,它们分为高强度和低强度两种。高强度类型混合机通常优先选用,由于它能保证颜料均匀性和生产具有更好的不透明性与物理性能的制品。配色人员在配色时要将这一因索考虑进来。
2.模塑修饰不改变制品的颜色,但的确改变制品的外观。因光的反射差异,用高光泽表面的模具生产的制品与用表面修饰无光泽的模具就有所差别,相应地使制品外观表现为较光亮或暗淡。装在杜邦Teflon模具表面的外壳与外壳牌号也影响制品外观。配色人员应弄清楚他的用户正使用何种类型的模具修饰,并有办法复制这种修饰。
3.在滚塑加工中,因粉末树脂与颜料混合物在滚塑模具表面移动而产生静电问题。在粉化、混合及物料输送阶段也产生静电。如果静电量足够大,而且树脂的静电投性与模具的静电极性相反,将会产生一种被称之为涡旋的现象。在此情况下,一种深暗色涡旋或条坟在每个制品的相同地方出现。涡旋或条纹也会在颜料与树脂混合不充分时产生。但在此情况下,涡旋的位置是随机出现的。
本文旨在对滚塑成型工艺提供一种客观的综述。并提出配色人员在这种工艺配色中所会遇到的某些难题。这些问题难以进行定量描述,因此解决的办法并非总是一目了然的。人们期望配色人员是一个多面手,他应懂得加工工艺、模具设计、颜料、添加剂、树脂化学性质、混合工艺、静电学等方面的知识,但实际上有许多信息或被垄断或尚未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要求所有与滚塑着色有关的行业和人员进行更加密切的联系。这样既可应付当前所面临的挑战。也能为将来生产出更好的产品做准备。
Scott Dority
(Teknor 着色公司,俄亥俄)
孙彤彤译 刘国海校
(译自Plasti Engineering,54,2(1998))
更多信息尽在中国滚塑门户网:www.chinaroto.com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