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研究生硕士论文中期检查中的问题

(2011-01-16 13:25:13)
标签:

杂谈

     学院要求08级的研究生1月17日之前进行论文中期检查,填写中期检查表并让导师签字。这一点我是1月10从别的学生那里获得的信息。而我之前对他们的要求是希望能在春节期间交初稿给我看看。直到1月12日下午2点半左右,学生朱广兵往我邮箱里发送论文初稿算起,最迟的李影也在14日上午8点左右发送了初稿给我邮箱。

    不可否认,大多数同学都付出了努力,做了调查,分析了数据。特别是对于学术功底比较差的,平时练笔不多的同学来说,这次能交出这样的稿子,是应该鼓励的。但是,由于我担心初稿将成为他们的定稿,所以,不得不认真地从头到尾看一遍,并逐字逐句地给出意见。

    (1)普遍看来,研究生似乎不懂得礼貌,爱算计老师。除一位能在发完邮件后及时给我短信提示外,其他的则发完邮件了事。当我用短信提示他们发初稿给我要注意语法错别字等问题时,一位同学打电话给我,并在电话中预约了第二天上午即14日见面。但是,第二天上午除了一位在路上,其余三人都来了。这也太会算计了吧?

     (2)有个别研究生的专业精神比较差。可能是由于平时发表的短文比较多,个别研究生对语法、错别字、格式等问题,总是不当一回事情。这一次也比较集中地反映在其论文中。

     (3)论文做出的判断多,但证据不足,或者证据缺少必要的注释,或爱用个别访谈作为充分证据。

     (4)论文无论是各级标题、还是内容,总让人感觉是在陈述事实,而不是做有效论证。比如说到流行语与生活的共变关系时,他列举了若干的流行语时期,但却不分析这些时期的语言和生活是如何共变的,这种共变到底是什么关系?又比如在论述教师伦理冲突的两难是一种必然时,他只言及教师角色的中介性,却不论证这种中介性是如何造就了两难的。从各二级标题所反映的部分来看,特别是最后一个部分,有些研究生总喜欢提出解决策略,但显然缺乏对这些策略有效性的论证。

    如同我所列举的问题不一定能被研究生所看到、所认可、所改变,难道你们就没想到毕业论文中所提出的问题是没出路和解决的可能的吗?

   亦师亦友的某老师在博客里发文,呼吁“教师必须要正视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本来这是对基础教育发出来的感慨,但却引来一些高等学校的学生的长吁感叹,其中也包括研究生。感叹的内容大致包括:这个专业没有就业出路,这是所在专业学生的现实处境。学生不仅要像学生钻研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学会扮演家庭的角色,这是中国社会分工下的性别角色的现实处境。社会是一个功利的社会,证书比能力重要,关系比水平更高,这是我国典型的社会境遇下的研究生的现实处境。那么在这种处境下,少投入一点专业学习的时间,少在校园里呆一点,等等就应该是正常的,这成了学生的精神状况。但是学生很纳闷,老师为什么不正视社会现实,理解学生的精神状况呢?显然,学生在这里将“理解”解读为:承认。

    教师当然需要理解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但教师更需要理解“研究生”这个概念所赋予的应然状况。一想到个别研究生在三年校园里学术毫无长进,人情态度冷漠,基本规则丧失,作为老师的我真是有些痛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