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阅读《为了那片青杨》——朱育帆 姚玉君 撰写
(2011-12-22 18:11:09)
标签:
强烈推荐阅读为了那片青杨朱育帆姚玉君撰写杂谈 |
分类: 设计-is-DESIGN |
感谢风景园林新青年的整理(该文章上篇授权链接如下):
http://www.youthla.org/2012/01/for-the-poplars-there-part-1/
今天书商陈先生给我送来了2011年9月,10月,11月的《中国园林》,拿到9月封面——朱育帆老师的青海原子城的照片,很是兴奋。
终于看到了期待的台前幕后的设计故事:《为了那片青杨(上)(中)(下)——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园景观设计解读》,英文名《For
the Poplars Over There-The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Memorial Park of
National Patriotism Education Base in Qinghai Atomic City》
“信仰
这篇设计论文的主角其实不是设计,而是那片在海拔3100M顽强生存并见证了新中国自强之路的青杨,它的故事印证了所有源自于人的信仰的巨大能量,无论是宗教之于藏民,马列之于激情岁月的人们,青藏高原之于青杨,还是信念之于设计人,信仰关乎于生活,关乎于工作,当然,也关乎于设计。
随着经验的积累,设计师对于项目的控制能力会越发增强和娴熟,但与此同时对于设计求知的激情却往往会不断消退和转化,在技术和财富积累的同时一种精神似乎也在与我们渐行渐远,而那正是我们不断进步前行的动力之源。
但愿,所有的设计人都能留守住自己心中那片永恒的青杨!”
“非线性设计这座天山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被翻过了,它再次被证明了中国施工队伍的过人才智(另见北京CBD现代艺术中心公园乐墙施工),由于总体施工技术水平的落后,中国工人面对工艺难题时经常会巧思出一些非常规的简易办法,完成的是在发达国家需要凭借先进施工工具和天价才能实现的工程,虽然这种状况并非长久之计,但我们对这种中国智慧仍感到无比自豪,也完全值得精心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