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明立碑

(2023-04-12 10:58:54)
标签:

家庭篇

      我出生的时候爷爷奶奶已经去世了,小的时候一直羡慕有爷爷奶奶的伙伴们,感觉她们有更多的家人来疼爱,而在我感觉多少有些失落。好在我还有一个非常可亲的姥姥,在我的童年里,享受了无尽的姥姥的慈爱。而对姥爷的认识则接近于零,只记得我还没上小学的年龄,妈妈有次手里端着簸箕在做农活,忽然间就嚎啕大哭,可能是干活的时候,睹物思人,又想起刚去世的姥爷来了。对于姥爷,我甚至连他的模样都不曾有印象。
      关于爷爷奶奶,只是在家里供的照片中,”认识”他们,听父辈讲,爷爷五十多岁就去世了,也许因为那个年代的生活条件差。爷爷哪年去世的,我至今还不知道。奶奶是一九七二年去世的,这是今年清明立碑时,姑家的表哥讲的,方才知道。
      在我们这代(爷爷奶奶的孙辈)十五个孩子里,七二年以后出生的,还有六个孙子孙女,是奶奶没有见到的,七二年前出生的,有的尚在襁褓中,有的年幼,应该是对当时在世的奶奶也没有多少的印象。而清明节立碑,我们这些孙子孙女,加上外孙,凡是给通知到的,都到齐了,爷爷奶奶在九泉之下,也应该非常欣慰吧。
     给已故多年的爷爷奶奶立碑,应该是父辈们多年的心愿吧,2023年的清明节,终于在多方的努力之下,达成这一心愿。
     可能对某些家族而已,给已故的先人立碑,是简单容易的事情,然而我们这个家族一路走来,则有更多的艰辛,这应该是立碑相对晚的原因吧。
    父亲兄弟姊妹七人,在过去经济匮乏的年代,这一家大小的基本生活,都成了问题,大爷十几岁,就被族亲带去了上海谋生,二大爷十几岁,则去了当年荒芜的胜利油田,小小年龄,远离故土和亲人,个中难言的艰辛和苦楚,可能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只记得东营二大娘提出家里楼房装修时,二大爷曾说,装修什么呀,有个住处就很好了,我的爹娘活着的时候,哪有过这么安稳的好住处。
     父亲在世的时候,有时候也会讲他们生活的苦难,街上捡到人家吃完丢弃的梨核,都如获至宝,他们在家里清洗一下,熬成一锅梨水,也享受一下水果的滋味,可想生活多么的困难。
     当我们这代人渐渐的长大,社会经济条件也越来越好了,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而父辈们,为我们的上学操心,为我们这代的工作担忧,为买房子跟着紧张,为照看我们这代的孩子们而忙碌,他们心里虽然记挂着离世多年的父母,但是总被忙碌而打扰立碑的心愿。
     而今,大爷九十多岁,二大爷也接近九十岁了,四叔八十多岁,姑八十岁,五叔接近八十岁,六叔七十多岁,我的父亲,如果健在的话,也是八十六岁的高龄了,只是伤心父亲在二00四年,时年六十八岁,就撒手而归了。
      父亲过早的离世,其中的缘由,也和他们那个时代,生活条件艰苦有关,听说当时因为担心养活不了孩子,爷爷奶奶曾经把父亲给放置到某个地方,希望有好心的富人家里给捡走,但是后来又于心不忍,又把他给抱了回来,也就是那个时候,说是留下了气管炎的病根,父亲这辈子,也饱受了气管炎的苦楚,尤其是冬天天冷时,咳嗽憋喘,苦不堪言。
      听父辈们讲,在四叔后面,还有一个,我应该称之为叔叔的,也因为爷爷奶奶那个时候生活特别困难,将他放到某个地方,后来不知道是被人抱走了,还是丢了,不得而知,我记得曾经还有说找寻这位叔叔的事情。但是对那个时代的丢失找寻,也就只能是一个念想了,不知道爷爷奶奶当初有没有给孩子做记号,即便是做了记号,当时多数的家庭,都是生活在贫困中的,也是不好找寻了。
    父辈们辛苦了大半辈子,他们见证了社会的变迁,看到了生活的越来越美好,在当今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终于达成了为其父母立碑的心愿,可是他们的身体,也渐渐的不如以往了。因为腿脚不方便,大爷二大爷没能亲自前来参加立碑仪式,只姐姐们前来,虽有些遗憾但内心还是欢喜的,尤其是大爷听到立碑的消息后,特别的高兴。(因特殊原因,没有提前将给爷爷奶奶立碑的事情通知大爷一家)。
     慎终追远,明德归厚。2023年清明节,我的父辈们,不仅达成了多年的心愿,为他们的父母,我辈的爷爷奶奶立碑,还为他们的爷爷奶奶,我辈的老爷爷老奶奶更换了新的墓碑,相信九泉之下的祖辈们,也都心安了。
     时代变迁,物是人非,永远不变的,是孝心。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趁父母健在,及时行孝,莫留遗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阳在最高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