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集体备课: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2011-01-06 20:55:18)
标签:

教育

分类: 语文教学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1明确本学段课程要求,并思考如何利用教材来培养学生达到相关要求

教学这个单元,要达到的目标是:阅读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要学会根据上下文揣摩精彩的、富有深意或感情色彩浓厚的语句,以便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走好人生路,学会面对人生路上的各种境况。

这个单元安排的是以成长为主题的课文。这些课文,有讲述从孩童游戏到长大读书成长过程的,有讲述在父亲及周围大人的影响下长大的生活故事,有的则是以童话的形式勉励人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和追求,还有给人以生活的告诫和启示,还有的通过讲述由神童变为常人引起人深深的思考。

在具体教学中,对于本单元的五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我是如此处理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思考:文章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不同的生活,蕴含其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课文中还有一些精彩的段落,如对百草园生活的描述,选择相应的语句让学生揣摩和思考。对于描写三味书屋这部分难点,我从课文本身出发,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思想全面考虑,教师是适当引导。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从小说《城南旧事》中节选的 ,教学这篇文章,可以让学生了解插叙的巧妙运用,看看作者是用怎样的文字引出对往事的回忆的。本文虽用很多篇幅回忆小时被打的事,自始至终贯穿对父亲的挚爱,也透露出父亲对自己的关爱,这一点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由于这是一篇节选文字,可给学生介绍一下整部小说的梗概,也可让学生课外阅读这部小说,以便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更好的了解。

《丑小鸭》是一篇童话。虽讲的是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却能给我们成长中的青少年有益的启迪。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丑小鸭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和渴望。进一步理解童话的特点及故事的深刻含义。

《诗两首》是两首新诗。教学中主要抓住诗本身的内容和形式来教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可让学生背下来,这样的好诗要让学生积累下来。《未选择的路》可适当引导学生思考人生道路的大问题,了解诗歌中的象征手法。

本单元还有一篇文言文,是王安石的《伤仲永》。教学本文,掌握文言字词:焉、于、彼、矣,了解和掌握意动用法。教学内容上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方仲永会有这样的转变,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哪些教训。本文以前放入教材时,只节选了前两段,没有第三段的议论。虽然没有这一段的议论,学生读后也会有所领悟,但可能体会要肤浅些。因为作者不仅就事情本身加以评说,而且还引发开去,说明贤人不受后天的教育如此,何况像我们大多数人那样的普通人呢?这其实也就是在告诫我们要重视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可以让学生就方仲永这个故事本身谈自己的想法,只要谈得合情合理就可以。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谈谈自己成长中的烦恼,如何正确面对(可通过周记、作文、交流等)。收集如何正确面对人生、对待顺、逆境的名言、名诗,举办展示。

 

作文作为语文的半壁江山,自然不容忽视,写作训练中可引导学生表达成长过程中幸福的回忆、美好的向往、小小的烦恼,学会记录自己成长的经历。

小作文:
l
.主题深化: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后,在深入体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以“童年”为题。以诗歌来表现童年的美好清新与对人生的深远意义。例:“如果说人生是一首诗,那么童年是其中最写意的一笔;如果说人生是一幅画、一首歌、一座建筑、一场戏……”
2
.学习《丑小鸭》之后,在深入理解主题,揣摩童话写法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写小童话“丑小鸭变成天鹅以后”,以表现只知抱怨,不善于在成长中不断磨炼的人必然无法摆脱平庸命运的主题。“一天,鸭群们正在养鸭场里互相炫耀着自己的羽毛,突然,几只美丽的天鹅从蓝天上飞过,鸭群里出现了一阵骚动……”

大作文:以“成长的烦恼”为话题作文。提示:可拟题为:“少年也有愁滋味”“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请允许我为自己辩护”。抒发自己在学习如何对待自己,如何与他人相处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并体现出自己思考寻求解决办法的过程。要求有丰富的心理描

 

2、回顾自己在教学中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我有以下感触: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传统的、经典的文章,可以说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伟大的鲁迅先生用饱蘸了快乐甜蜜和惆怅忧伤的笔触回忆了自己童年时期的一段生活,文中有优美的写景,有详尽的叙事,充满了童真童趣,也有着淡淡的失落和怅惘。

    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反复朗读文中描写精彩的段落,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朗读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发掘文中的童真童趣,并且能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去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走近作者。
    
但是,在学习第二课时内容时,还是有不少学生对本文的写作主旨提出了质疑,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回忆他一段快乐的童年生活吗?没有更深层次的目的吗?我知道学生之所以会这么问,就是因为他们联系到了作者的身份、作者生活的历史背景还有一直以来,各种资料和教本里所以提到的本文是一篇“批判腐朽的封建礼教,和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檄文”,“回忆童年美好生活,表达自己对三味书屋那种教学方式的厌恶和摒弃”等说法,可以说诸如“批判”,“揭露”,“不满”等此类字眼几乎在每一篇涉及此文的分析中随处可见。
    
诚然,鲁迅先生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他有先觉者的敏锐,有思想家的责任,也有革命家的勇敢,对于黑暗的社会现实,对于国家的贫弱,对于民众的愚昧非常的痛恨。可是,首先来说,他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男人,他也有属于自己的回忆以及回忆中的快乐和忧伤。因此,当他在年已不惑的时候,在他忧国忧民内心忧愤的同时,他更加怀恋那些快乐甜蜜温暖的童年时光,于是一篇文笔优美的回忆性散文便诞生了。
    
因此,面对学生的问题,我给他们讲出了我自己的想法,然后让他们自己再结合课文内容去理解作者的写作主旨。最后,学生们基本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踊跃发言,谈出了真实的感受,认为作者通过对儿童时代美好生活的回忆,来传达他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欢乐的心理。此时,我感觉学生们真的走进了文章,走近了童年的作者。我想,也许这才是我们可敬的鲁迅先生写此文的初衷吧??
    
总之,当我和学生一起再读这篇经典文章的时候,我非常感谢鲁迅先生能留给我们后人这么优美的文章,不但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的语文知识,而且让我们了解到了他作为一个伟人性格中的另一面,同时让我们能再次回忆自己童年的美好,感受生活的快乐。

3、在本册教学中的困惑

在本册教学中我主要是对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实施有一些困惑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如果能够真正开展实施,确实会让学生受益匪浅。然而我觉得在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实际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实施的情况并不理想,尤其是我们农村的初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甚至有些语文教师根本就不开展此项活动。
   
1)时间紧张
   
虽然综合性学习的功效远非一节普通的语文课所能比拟,但它操作起来难度较大,远远不如一节普通课上起来轻松。并且,从活动的组织、资料的收集、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所以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时我常常觉得时间不够用,有时害怕占用太多的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不得不放弃一些很有意义和价值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尤其是每年的上学期(春季)。
   
2)资源缺少
   
在农村,一般家中少有藏书,也很少订阅报刊,更不用说运用电脑获取信息;同样,农村的学校、社区也缺乏图书馆、资料室等类似自由检索资料的硬件设施,周围的生活环境更是缺乏各种进行文化活动的设施和条件。可以说,初中语文课堂综合性学习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缺乏理想条件,资料与硬件设施严重短缺。并且,目前我们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还不具备从现有资料中,尤其是课外资料中开发资源的意识。
   
3)素质欠缺
   
作为语文教师,我感觉,我只熟悉自己所任学科的知识和结构,缺乏广博的综合知识、综合的能力以及相应的解决生活、工作、社会中实际问题的综合性认识和素质结构。这样,在综合性活动开展中就不能得心应手。面对教学中的种种困惑,我有时不禁感叹:综合性学习,想说爱你不容易。但不管怎样,为了学生,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还是要努力爱上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