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习作《一次有趣的游戏》教学课例及反思

(2010-07-18 00:16:23)
标签:

杂谈

语文S版本第五册语文百花园一

课题名: 习作《一次有趣的游戏》教学课例

新余市五一路小学  章丽萍

一、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细致观察,抓住人物动作、神态及自己的心理进行生动、具体的片断描写。

2.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在交流评改中,学会分享与欣赏,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充分体会游戏的快乐,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难点:指导学生通过细致观察,抓住人物动作、神态及自己的心理进行生动、具体的片断描写。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猜猜看,激趣导入

    章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好东西,精致的盒子里面,红绸布包着的,猜,这里面是什么东西?(学生猜)

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开始揭晓谜底了。

师边抖红绸布,边让大家喊:一、二、三、(几只气球展露在大家面前)(板书:气球)

刚才老师让大家猜的时候,大家有什么表现?你心里想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激趣导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对活动充满着饱满的热情和期待。)

(二)、调动感官,指导观察

老师将准备好的一只带香味的红色气球拿出来,叫一名学生到讲台前将这只气球慢慢地吹起来,用线把气球口扎好,然后我再接过来。

啊,这个气球真可爱!怎么个“可爱”?

如果要写这个气球,你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观察?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从颜色、形状、气味、触觉等方面进行观察,调动一切感官,让学生学会全面细致地观察物体。)

(三)、充分利用资源,游戏体验

   过渡:刚才老师和大家一起观察了气球,接下来我们要玩一个游戏,就是吹气球比赛。(板书:吹)这次游戏分个人赛和小组赛。

   1、个人吹气球比赛

多媒体出示比赛规则:每小组选一名代表,在30秒内吹的气球最大者获胜。

(1)师:吹气球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准备了啊,(停顿)我要发令了。采访参赛选手,此时,你的心情怎样。(心神不定、激动、紧张、害怕……)

(2)如果让你们认真观察,你觉得应该注意观察什么?

(参赛者吹气球的动作、神态,气球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现在我们的视线应该集中在谁的身上啊?嗯,此时此刻,你们就是一架架摄像机,你们的眼睛就是一个个摄像头,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注意捕捉他们的一举一动,千万别漏掉一个动作,一个表情,把精彩的画面留在我们的脑海里。

好,比赛开始!(伴着紧张激烈的音乐,多媒体播放30秒倒计时。)

①此时,意外出现:胡启航和黎文姿的气球怎么也吹不大,这是怎么回事?原来他们的气球都有小漏洞,这是选手和我都始料未及的。怎么办?

②黎文姿灵机一动,用手指按住了漏洞,咦!气球慢慢地大起来了,也不比别人的小。而胡启航呢,却不知所措,只是一个劲儿地吹,尽管用尽全力,可气球还是瘪瘪的。

(2)师:紧张激烈的比赛已经结束,××同学获得了胜利,我们向他表示祝贺。同时,我们的比赛也出现了一点小意外。

①    师:这下我得采访一下××同学,你在吹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你是怎么吹气球的?a、采访冠军,谈谈快速地吹起气球的方法。

b、采访胡启航和黎文姿,说说气球漏气时的心情以及如何调整自己的比赛方案。

此时的已是泪流满面。真是“男儿在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② 同学们,刚才的比赛中,你们对谁的印象最深刻?

生a:我对胡启航的印象最深刻,为了吹大气球,他涨红了脸,甚至急出了眼泪也不放弃,虽然失败了,但他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生b:我对黎文姿的印象最深刻,在比赛过程中,她的气球漏气了,但她镇定自如,灵机一动,用手指按住了漏洞,气球慢慢地大起来了,我们的心也跟着大起来了。虽然没夺得第一名,但她的镇定与机智令人佩服。

……

2、小组吹气球比赛

(1)多媒体出示比赛规则:每个小组选三名代表上台,一人吹,一人绑,一人画上你最喜欢的图案。在90秒内四组中吹的气球又大又多,画的图案最漂亮者获胜。

师(面向选手):大家的希望可都寄托在你身上了啊。你们要充分发挥实力,不负重望呀!

(面向其它学生) “摄像机”准备好了吗?比赛开始!

(伴着紧张激烈的音乐,多媒体播放90秒倒计时。)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有些小组统筹安排,有序快速地进行着比赛;有一小组,时间过去了20秒,还在商量如何分工;还有一小组安排吹气球的人怎么也吹不大,小组长当机立断,迅速调整人员,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

(2)采访获胜组与及选手的感受。

刚才你们这一组夺得了冠军,谈谈你们的获奖感言。说说你们成功的法宝是什么?

你们这一组没夺得了冠军,你心里怎么想的?

师:这是你们真实的心理反应。板书——心理。孩子们,我们在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的同时,还得注意感受自己的内心活动。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资源:多媒体课件、师生动态资源、游戏体验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进一步激起学生观察的欲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启发学生认真地看,静静地想,在情景体验中分享发现,分享快乐,适时地、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他们的独特见解。)

(四)、明确要求,学生写作

1.明确写作内容与要求。

好了,孩子们,让我们调整自己的摄像机,回忆一下,从玩吹气球到现在,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画面?

如果要把这些画面写得生动、具体,你有什么好建议吗?

 由于时间关系,下面大家就选一个印象最深的画面,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及自己的心理活动,写一个片断。下面看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再现刚才大家的精彩表演。

(设计意图:交待清楚习作要求,让学生明确写什么,怎样写。)

  (五)、交流评改,分享习作

过渡:好了,孩子们,看见大家写得这么投入,还真不忍心打断大家,不过,要知道,在练笔的同时,学会分享,学会欣赏你才会收获更多。现在,咱们就先从欣赏同桌的习作开始,好吗?可以把你读到的好词佳句勾画出来,当然也可以提出修改建议。

1.同桌交换欣赏习作。

2.推荐欣赏习作

3.自荐习作。

谁还想把自己写得最满意的部份读出来与大家分享?

4.(机动)优秀的文章果然是层出不穷啊,带着你们欣赏的眼光小声地读一读,仔细斟酌斟酌,看看还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修改。

(设计意图:在同桌互评互改和集体朗诵交流中,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开拓视野,体会并分享习作的成功与快乐。)

(六)、教师总结

好了,孩子们,我知道,还有许多好的文章我没有领略到,不过,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了要如何地去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及时感受自己的内心世界。孩子们,生动的写作离不开细致的观察,一篇好作文,需要的可不仅仅是欣赏,还需要千锤百炼。相信通过修改,我们可以看到一篇篇更加出色的习作。

 

板书:

                   一次有趣的游戏

吹气球

观察:(气球)  形状、颜色及其特征

                          (人物) 动作  神态   心理

 

 

七、教学反思

    这是我在09年三月全市公开教学活动中上的一堂作文指导课,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注重学生的生成性资源,学生兴趣高涨,教学效果不错,其中有些环节令我一直处于感动与思索之中:

1、相得益彰的多媒体应用,

针对教学的需要,我适当地应用了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特别是在比赛时倒计时的运用,让所有学生都仿佛置身于真正的比赛现场,场面激烈,学生情绪高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内在潜能,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表现氛围。

2、意外的收获

当进行到第一个环节,由四个小组各选一名代表参加比赛时,胡启航和黎文姿的气球怎么也吹不大,这是怎么回事?原来他们的气球有漏洞,这是选手和我都始料未及的。怎么办?是结束这不公平的比赛换气球,还是继续看选手的反应?正在我权衡时,黎文姿灵机一动,用手指按住了漏洞,咦!气球慢慢地大起来了,也不比别人的小多少。而胡启航呢,却不知所措,只是一个劲儿地吹,尽管用尽全力,可气球还是瘪瘪的。

课后,有听课老师问我是不是故意为之,说实在话,这并非我故意。我的本意是让孩子公平地进行比赛,但这突发事件却让我想了很多:我们老师要培养孩子的动手动脑的能力,让孩子学会独立,学会生活。但在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时,我们的孩子有几个能勇敢地面对,冷静地想出对策?这难道不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综合能力培养的最好时机吗?

幸好,我及时地利用了这次“意外”的机会,给我、听课老师和孩子们都上了生动的一课,收获了许多许多。像黎文姿这种机智应变,勇敢面对挫折的能力,是很多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都做不到的。

3、可贵的眼泪

“男儿在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由于自己尽力了,可气球说是吹不起来,胡启航的眼泪吧嗒吧嗒地掉下来。等到比赛结束,还在一个劲地抽噎。在接下来的谈感受环节,他边哭边说:“我……很……伤心,气球……漏气,我没……为我们组……争光。”也许是受到他感染了,有同学站起来安慰他说:“胡启航,别哭了,虽然你没有夺得第一名,但我们知道你已经尽力了,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胡启航,这不是你的错,我们不会怪你的!”

看!这难道只是几滴滴落的泪吗?在这泪中,我看到了孩子纯洁的心。面对失败,没有怨恨别的,想到的还是集体的荣誉。而团队中孩子的理解、信任、安慰与鼓励,对一个受伤的孩子难道不是一剂良药。我在心底里为孩子们叫好!

 

4、合作的快乐

在小组吹气球比赛环节中,我设计了规则是每个小组选三名代表上台,一人吹,一人绑,一人画上你最喜欢的图案,意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调控能力。活动中可以看出有些小组开始统筹安排不当,导致进度缓慢,而后又调整分工,最终夺得胜利,享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快乐。

5、无言的境地

在这节作文课的展示环节,却出现了让我尴尬的局面。孩子们语言的匮乏,再加上不敢大胆的表现,以至于出现了暂时冷场的境况。是什么原因推向这无言的境地呢?

首先,是教师的文学修养不高,课堂语言不够有文采,这就是所谓的“有其师必有其徒”。我应该尽快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

其次,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重视不够。这是一个语文老师的罪过呀!

第三,孩子们的自信不够。平时锻炼的太少,再加上老师的激励语不够,以至于看到这么多老师听课而胆怯,本来写得很好也不敢站起来展示。

 

我想,这次的活动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难忘的,选手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不一样的精彩,孩子们也收获了不一样的感动。这仅仅是一堂习作课吗?在这里有多少值得开发和利用的有效资源,孩子们在学会写作的同时,似乎长大了许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