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几种方式

(2010-07-13 08:56:24)
标签:

教育

育儿

教师与家长

家长会

分类: 宝宝教育学习

一、通过集体形式进行家长工作
    1、家长会
    家长会是幼儿园向家长宣传教育科学知识,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保育工作的有效形
式,我园每学期一般召开1-2次家长会,根椐不同情况召集全园或平等班家长会;通过家长
会向家长报告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幼儿生活、成长情况,并请家长参加全园或班里组织的重
要活动。
    2、“开放日”活动
    幼儿园选取适当的时候选一天为“开放日”请家长来园参观一天或半日园内活动。这是
家长走进幼儿园,走进活动室听课,看活动直接参与幼儿园工作的极好时机。可使家长了解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安排和组织情况,观察自己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
    3、家长通讯
家长通讯是通过板报、墙报、家长园地等形式向家长通报直观信息和普及幼儿教育知识,幼
儿园每个班门前各设1幅家长园地专栏,每周更换1次内容,向家长介绍本班一周教育活动安
排,向幼儿传授知识的内容,幼儿园大门内设一组宣传栏,每周更换1次内容。刊载短文,
张贴照片,推荐儿童读物等。
    4、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是由各年龄幼儿家长代表组成,由园长负责召开组织会议。家长委员会的工作内
容是协助幼儿园做好工作,起到配合作用、监督作用、桥梁作用、宣传作用、管理作用。
5、家长讲座: 我们会请专家及权威人士举办有关儿童的专题讲座。家长讲座采取不定期举
行的方式。
6、网络
如今进入网络时代,通过网络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在网上可发通知,可以就家园双方关注
的话题在网上进行沟通(在业主论坛上发帖子或通过邮件等多种形式),建议在中海的网站
上设一关于幼儿园的论坛或自己建一论坛等。

    二、通过个别形式进行家长工作
    1、家长访问
    进行家庭访问是分析幼儿家庭情况,建立教师与家长间密切联系,给家长以具体指导和
帮助的有效办法。家长把老师的来访看作是对孩子的最大关心,从而增加对教师的亲切感、
责任感。家访前老师应该做好充分准备工作,考虑好需要了解的问题或需要介绍的情况,将
向家长提出什么建议或共同商讨的问题,达到进行家庭访问的目的,增强与家长的联系,更
好地配合教育。
     2、书面联系
   幼儿园为了与家长及时交换意见,互通幼儿在家在园情况,建立了“家长联系本”,不
但使老师家长及时掌握幼儿表现,幼儿本身也非常重视,对老师和家长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倍
加注意,幼儿的不良习惯便于及时纠正。《家园共育》: 教师会把每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
情况以书面形式向家长汇报。同时希望家长将幼儿在家的情况,以及对幼儿园、教师的工作
要求和建议写回反馈意见。
    3、个别交谈
    一般可以利用家长送幼儿来园,接幼儿离园的时间和家长交谈,交谈内容可以根椐幼儿
保育不同特点和当时工作需要而定,教师介绍幼儿情况时,切忌一味向家长报怨孩子,要采
取与人为善的态度,诚恳地请家长配合教育,帮助幼儿克服不足之处。如谈话内容有汲及到
可能伤害幼儿自尊心的地方或有不必要让幼儿知道的某些内容,应采取巧妙方法让幼儿回
避。
只要在实践中坚持不懈,幼儿园和家庭之间使会逐渐缩小距离,趋于同步
对幼儿的评价的分歧。在对幼儿发展的评价方面也极易产生分歧,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往往是在只看到一个孩子的基础上进行的评价,而教师是在比较中得出的结论。有的家长对幼儿的评价高于教师,家长认为“十全十美”的孩子,教师也许觉得很普通;也有的家长对幼儿的评价低于教师,在家长看来“恨铁不成钢”的孩子,教师可能认为还很不错。此外,幼儿的表现往往随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在家里的表现与在幼儿园的表现不一致。有时教师与家长缺乏互通信息,因而对幼儿的情况不能全面了解,做出的评价也是各执一端。家长了解的较多是园外情况,教师了解较多的是园内的情况。

二、利用沟通技巧,避免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分歧

1、明确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和地位

在孩子的教育中,教师和家长都是围绕孩子成长的两个群体,在家庭里面,家长是监护人同时也是老师人们都是在家庭中学会走路,学会说话,学会行为规范,学会生活自立的;在家庭中获得身体的发育,心理的发展,个性的形成,社会生活基本技能的掌握。在幼儿园教师利用游戏教孩子们知识的时候,同时也要负责孩子们的饮食寝居,充当着父母的角色。

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为了确保家长的主体地位,提到家长的积极性,首先要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要针对不同的层次的家长进行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指导。首先我们应该要家长明确要树立“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要明白孩子是在自己不断的探索中成长起来的,家长要能都放手让孩子去摸索;同时可以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生活能力的比赛,通过与同龄孩子的比较,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不足;并且可以进行家长间的交流会,请动手能力强的幼儿家长、语言发展好的幼儿家长来交流育儿经验,让家长们看到不同的教育方式带来的不同效果,同时也可以体现自己在育儿中的表现,通过对比和交流的方式逐步的调整自己的育儿方法。

2、建立多样化的沟通渠道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不是等到每个小朋友出现问题时才沟通,要通过多种渠道经常性的保持和家长之间的正常沟通。我们的家长都有不同性质的工作,不可能经常的把大家召集在一起,但是现在通讯工具非常的发达,我们可以有很多沟通渠道。第一: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进行简单的沟通,强调一些日常的主席事项;第二:电话沟通,对于工作很忙的父母有没有时间来看孩子,我们可以在下班时间进行有针对性地电话沟通;第三:利用IT进行沟通,现在的网络知识已经在大部分的家庭普及,我们可以利用电子邮件定期的将幼儿的表现发送到家长的邮箱,家长也可以将孩子们的点滴利用邮件的形式反馈给老师;还可以组建家长班组QQ群,在群组上可以是老师与家长的平台,更可以成为家长间交流和沟通的桥梁。第四:进行不定期的家长恳谈会,面对面地进行交流,有家长提出需要改进点,共同的协商改进的对策

 

在进行沟通前,教师有进行一些必要的准备,汇集和查阅孩子在进一段时间内各方面发展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炼出一些有用事例,在交谈中简单、全面的介绍一下孩子在园里的表现情况,在近一段的时间的进步和优点,并提出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与家长共同协商改进的对策,制定出一个比较详尽的时间和工作内容的计划。

3.讲究谈话的技巧方法,给家长以足够的尊重

  教师经常要与家长对孩子的在园情况以及孩子的发展规划进行沟通,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往往要提出批评,这是经常遇到的一个棘手的问题。教师应如何对学生特别是对家长的某些不当之处提出批评呢?有哪些批评的技巧呢?

  (1)单独批评,避免伤害家长的感情。

  教师经常会利用家长接孩子的时候,进行一些短暂的沟通,也会给家长一些批评和改进的意见,这时家长和幼儿很多,如果不注意,其他的幼儿和家长会听到,影响批评的效果。不管教师的批评多么温和,如果当着其他人的面进行,那可能会很糟糕,可能得罪家长,家长会以为你在出他的丑,容易伤害家长的感情,产生不良的后果。有的家长可能因此迁怒于孩子,回家之后打骂孩子,有的可能造成家长和孩子之间情绪上的对立。

  (2)先报喜,后报忧;多赞扬我们的孩子。

多赞扬,赞扬使人进步。幼儿的优点、点滴进步都要先告诉家长,不吝惜对幼儿应有的赞美与期望,不要懒得说,不能把这些生活的点滴简单地理解为是“应该做的”,不用说,而是应该必须说出来,多表扬。赞扬说明教师喜欢孩子,然后再耐心诚恳地指出问题所在。在提出问题之前先和家长套近,称赞家长近来不一样的发型、穿着等打扮,这样,家长也更容易听取老师的评价。

 

 

 

人们对于外来的压力都会有一种本能的反应,对于家长来说批评是来自外部的,如何把来自外部的转化成内部的动力呢?把责备变成“请教”,采取请教式的批评。如:“这个问题我不太清楚,您能讲讲吗?您能和我谈谈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吗?”尽量采取请教、商量的态度,把找出问题的主动权让给家长,耐心地听取家长的意见,使家长产生伙伴般的亲切感,也向家长证明你是相信他的整个人格的,所以效果好。

  (4) 扬长避短,提建设性的批评意见。

对孩子的优点和做得较好的方面,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但表扬时一定要力求适度,在表扬的同时又艺术性的指出不足,并提出新要求,这样做,即扬了长又避了短,而且更新了教师对孩子的要求,使家长对孩子充满了不断进取的信心。批评的目的是希望孩子获得进步和提高,重点是放在如何改,防止重犯上,教师也尽可能的帮助家长多分析原因,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法。比如,为什么错,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告诉处理类似事情的方法。

4、向家长学习

家长河教师在幼儿的教育工作中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不能把自己的眼光现在教学中,我们要多向家长们学习,用家长的慈爱的心来关心和爱护我们的小朋友,多给小朋友们一些鼓励;同时对于家长的合理的要求尽可能的满足,虚心听取家长们的意见。 巧虎订购:1385310466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