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10年11月27日,湖南省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研讨会在长沙市宁乡县紫龙湾隆重举行。会议由湖南省医学会心胸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癌症基金会控烟与肺癌防治工作部主办,着重探讨了肺癌的个体化多学科综合治疗策略。此次会议由湘雅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张春芳教授主持,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副会长支修益教授,国际抗癌联盟(UICC)永久会员和国际肺癌协会会员、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毛友生教授,以及湖南省各大医疗中心胸外科专家30余人出席了会议。
肺癌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不同分期、不同类型的肺癌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即肺癌的个体化治疗”。支修益教授由肺癌的发病原因开始着重阐述了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方式,系统介绍了传统术式与微创术式、肺叶与肺段切除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演说引用了大量国内外权威文献,将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全肺、肺叶与肺段切除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进行了对比,极具说服力的阐明“在不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率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术式尽可能多的保留患者的健康肺组织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现在的外科学正朝着微创的方向发展,我们必须紧跟时代,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在不影响患者预后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手术创伤”;“我们必须清楚,不能一味的追求胸腔镜、小切口,耗时较长的微创手术相比时间较短的开放手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更大。因此,我们必须多积累经验,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肺癌的多科学综合治疗理念
“非小细胞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已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但是不同时期的肺癌应如何实施多学科综合治疗却始终没有统一意见”。围绕不同分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毛友生主任参考了大量文献讲述了国内对各期肺癌采取的相应治疗策略。“早期肺癌国内外意见大体统一,多采用单纯的手术治疗”“ⅢA期以后的非小细胞肺癌国外一般不主张手术治疗,而在中国多数采取手术治疗,术后辅以化疗。”毛教授阐明了多学科综合治疗相比单一的治疗对患者的长期生存率的影响,进一步阐明建立多学科综合治疗科室的重要性。目前国内外科科室多数不行放、化疗,内科科室也不采取手术治疗,各个科室相对独立,因为利益等问题,延误诊治的患者也不在少数,因此加强可科室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综合治疗科室势在必行。
会议的最后,各地专家就大会内容及各自工作中所遇到的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对肺癌合并冠心病的患者采取的治疗措施与支教授、毛教授交换了意见,“肺癌合并冠心病并不是手术禁忌症,这样的患者可同时行冠脉搭桥与肺癌根治;也可先行化疗,在冠心病治愈后行手术治疗”
“此次研讨我们受益匪浅,作为一个外科医生,应博学多识,只会做手术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多组织这样的研讨会,让更多的同仁参与到我们的讨论中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只有这样,我们的胸外科才会有发展,我们的患者才能更受益。”张春芳教授总结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