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人民网视频访谈。今天是11月19日,每年11月是国际肺癌关注月,今天我们来关注肺癌这个话题。谈一下肺癌的早诊早治以及如何提高肺癌患者生活质量。
支修益:
每年11月份是国际肺癌关注月,这是2001年世界肺癌联盟提出的倡议,希望国际肺癌关注月期间,所有国家的领导人、政府有关部门、新闻媒体、医务人员和肺癌患者及家属共同关注肺癌,关注肺癌的预防和治疗。希望各国政府在肺癌预防、早诊早治,包括肺癌治疗方面给予更多地关注和支持。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医务人员加入到这项工作,加入到肺癌预防这个队伍中来,把肺癌如何预防和肺癌治疗的知识用科普的语言传递给社会。另外希望更多的肺癌患者和家属共同团结起来,携起手来、互相鼓励去战胜我们共同面临的肺癌。
今年国际肺癌关注月中国癌症基金会在全国各地开展了一系列控烟与肺癌防治科普宣传活动,不单单是在广播、电视和网站,我们还组织肺癌专家走进社区,深入机关和学校、医院和诊所进行科普宣传。我们要告诉肺癌患者,告诉民众百姓肺癌可以预防,肺癌可以治疗;同时告诉政府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财力和物力,在肺癌早诊早治、高危人群筛查等诸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更希望更多的肺癌临床专家能够真正走出诊室、走进社区进行肺癌防治科普宣传。将我们目前这几年来有关肺癌诊断和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肺癌诊疗领域的最新技术、最新药物和最新成果告诉我们的百姓和肺癌患者,让全社会不再恐惧癌症,让我们共同坦然面对癌症,让我们科学治疗癌症。
关注肺癌,首先了解一下肺癌目前在我国的流行情况。现在我国的肺癌发病率是怎样的,死亡率又是怎样的?
石远凯:
肺癌是我们国家现在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为什么这么讲?我们国家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到上个世纪90年代以至于新世纪的初期,我们有三次全国人口的死亡原因的调查,和第一次的1973、1974年死亡原因调查比起来,肺癌的死亡率在2004年到2005年这次调查时,是增长了465%,取代了肝癌,成为我国第一个死亡原因的恶性肿瘤。所以这30年来,随着我们国家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地加速,这个疾病谱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肺癌就成为了我们的第一杀手。当然在整个人口当中,恶性肿瘤在我们的城市人口当中是排到所有死亡原因第一位,而在农村也排在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原因的第二位。
支修益:
从全国三次人口死因调查结果显示:70年代我国的肺癌死亡率是5.46/100.000,90年代肺癌死亡率是17.54/100.000;2005年肺癌死亡率已经到了30.83/100.000。肺癌发病率增高固然同许多因素相关,而我们最担心是急剧上升的肺癌死亡率,我们国家现在的情况是,每4-5个死亡人群中,就有一个是死于癌症,而每3-4个癌症死亡中就有一个是肺癌患者。目前北京市的肺癌死亡构成比已经到了20%到25%,在城区男性已经达到27%,每3-4个癌症患者里有一个是死于肺癌。
这样高的死亡率和快速增长的发病率,肺癌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癌症防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作为癌症第一杀手的肺癌,不单单同人口老龄化、城市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等相关因素有关,还和我们国家目前庞大的吸烟人群-3.5亿烟民,5.4亿被动吸烟人群有关,还同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关,包括厨房油烟污染,居室装修材料污染等室内小环境污染,还有大气污染,汽车尾气污染等因素。伴随着人类现代化的进程,带来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破坏值得我们深思。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这些年我们认识肺癌,诊断肺癌和治疗肺癌的医疗水平在不断进步和提高,在揭示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的背后,还有医学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客观因素。以前发现肺癌就靠胸部X线透视,会遗漏许多早期肺癌患者,现在胸部影像设备和技术领域的进步迅猛,新一代螺旋胸部CT扫描,还有新一代PET-CT的普及应用,可以发现更多的早期肺癌。这种临床影像诊断技术的普及和提高,也使肺癌的发现率提高许多,所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摆在我们面前的是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也就是说,不管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肺癌作为一个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如何坦然的面对,如何进行科学的治疗,是我每次肿瘤宣传周和肺癌关注月必谈的话题。
石远凯:
我们是一个专科医院,是全国最大的肿瘤专科医院。每年在我们接诊的病人中,肺癌总是排在第一位。
主持人:
关注肺癌是非常值得大家重视的。如何控制肺癌,刚才支教授也提到肺癌是可以预防的。但是如何做到肺癌的早诊早治,它的意义又是什么,为什么强调要做到早诊早治?
支修益:
刚才谈到的是肺癌发病率,我们和发达国家相比有许多不同。比如同我们邻国日本对比有一个截然相反的比值。在日本一经临床确诊肺癌,有70-80%是早期肺癌,而在我们国家,一经临床确诊,有70-80%是中晚期肺癌,只有20-30%是早期肺癌。而早期肺癌是可以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达到临床治愈的,或者以外科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手段,能够给肺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
我们衡量肺癌的治疗效果是用五年生存率来计算。目前全球肺癌整体的五年生存率在8%到15%之间,在一些发达国家,包括日本、英国、加拿大和美国五年生存率已经超过20%,而我们国家目前肺癌整体的五年生存率是10-12%。 临床上如果肺癌患者是症状就诊,比如说嗓子嘶哑,或胸闷气短到医院就诊,经过各项检查确诊的肺癌患者绝大多数这都是III-IV期的晚期肺癌患者,失去外科手术治疗的最佳时间。在经济发达和医疗水平进步的地区,由于政府的投入、肺癌高危人群筛查项目的开展、人群健康体检意识的提高和普及,在没有任何临床呼吸道症状的情况下,去做胸片正侧位检查和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可以发现许多早期肺癌,从而接受外科手术治疗达到临床治愈。反过来,出现临床症状到医院就诊,经各项检查确诊的肺癌多是IIIb期、或IV期,即使我们目前已经有了很好的治疗手段和药物也会使肺癌的五年生存率大打折扣。
我们根据肿瘤的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肺外远处转移,把肺癌分成四个期。老百姓叫早期、中期和晚期肺癌,我们是把肺癌分成I期、II期、III期和IV期肺癌。I期肺癌根据肿瘤的大小又分1A期和1B期;而II期肺癌也是根据肿瘤的大小又分IIA期和IIB期;III期肺癌根据肿瘤的侵犯范围和有无对侧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分为IIIA期和IIIB期;IV期肺癌指的是已经出现肺外转移,如颅脑转移、骨转移、腹腔脏器转移和其他部位的转移。
另外我们再次提醒广大的烟民朋友们,一定要关注你们的健康。每年一定要参加一次健康体检,做一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在告诫大家心脑血管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同时,肯定会发现很多的早期肺癌病例。早期肺癌及时救治,绝大多数都可以达到临床治愈,至少我们认为,不会因为肺癌而死亡。
主持人:
支教授刚才提到临床治愈的提高,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什么其他是早诊早治的好处呢?
石远凯:
刚才支教授讲得已经非常多了。早期的发现是我们治疗成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前提条件。除了我们经常性的、定期的单位组织的体检也好,或者说到医院就诊之后做的检查也好,还有更重要的,就是高危人群自己的那种自主意识地到医院去做常规的检查。比如说,年龄大于45到50岁以上的人,另外常年地吸烟,吸得很重,一天一包两包以上,家族有这样的病史的人,职业接触的人。还有长期吸二手烟的人,不要认为二手烟没有问题,二手烟同样有危害。我旁边有一个跟我在一个办公室,或者我家里有一个人,天天抽抽得很厉害,我肯定会受到烟草的危害或者侵袭,这时我们要经常、定期到医院去做健康的体检。
刚才您讲了,早期发现有什么样的好处。支教授已经讲得非常多了。还有一个,就是早期发现很重要一点,就是说你通过早期发现可以节省你很多治疗的资源,比如说经济上的费用也好,还有你治疗,给病人造成的身上的一些副作用,比如说晚期的病人,要手术之后还要经过化疗、放疗,甚至不能做手术的病人,完全要经过化疗、放疗甚至现在的靶向治疗等等这些一系列的方法来做治疗。这些治疗无论如何治疗时间都比较长,影响了你正常的生活,治愈率又不好,和早期的病人比起来还有一个,就是它对身体负面的损伤也是比较大。所以你综合地考虑起来,早期发现,实际上是经济上最合适、效率比最高的这样一种途径,可以让我们从疾病的痛苦当中早日地解脱。
支修益:
其实在前几次人民网访谈中我们也谈过,我们国家在癌症防治和早诊早治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像食管癌、肝癌、胃癌、乳腺癌、宫颈癌和鼻咽癌等,这些癌症都通过国家早期开展的早诊早治项目和早诊早治基地,发现了更多的早期癌症患者,提高了临床治愈率。而肺癌的早诊早治项目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启动。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建议45岁以上、烟龄超过20年、每天吸烟超过20支、有肿瘤家族史、从事石化、钢铁、煤矿特种职业等相关致癌因素的人群每年要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如果生活居住在肺癌高发地区、而且有肿瘤家族史,每年更要到医院做一次全面的体检。以往的体检是做胸部透视,我们认为胸部透视会漏掉很多的早期肺癌病人,健康体检一定要照胸片正侧位,2-3年最好还应该做一次胸部螺旋CT检查。当然如果有条件,我还是建议肺癌高危人群中的重度烟民朋友每年做一次胸部螺旋CT扫描,这样就会发现肺部更小的病灶。
石远凯:
为什么这么讲?因为肺癌长得位置不一样,有的可能长在肺门,可能有一些早期有一些症状,而绝大部分是周边的,有时靠外边的靠外边的话,早期肿块很小,没有症状,没有感觉你自己发现不了,只有通过健康的体检。
最近这些年,由于我们国家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自己的健康意识也增强了,这早期的病变发现得越来越多,只有发现多了,才可能提高整体的治愈率。刚才我们说,日本的肺癌效果这么好,关键是在早期发现,发现才可以诊断,诊断才可以治疗,如果我们发现只有70%到80%的病人都是不能手术晚期的病人,我们再有多好的治疗药物,再有多强的治疗手段,这个治疗效果和早期病人比起来,仍然是无法相比的。
支修益:
其实肺癌的预防和早期发现是如同战场一样,如果对方的敌人是一个班的兵力,以我们目前的国力和军事实力很容易就把它消灭掉,一个排一个连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歼灭掉,甚至一个营一个团的敌人也可以战胜;但是如果小股敌人没有侦察发现,已经发现敌情敌人已经是一个军、甚至是一个兵团在参与作战,而且海陆空都有敌人的时候,你想我们怎么去打赢这场硬仗?也可能我们最终还是战胜了敌人,但是我们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回到肺癌的防治战役,如果早期发现早期肺癌,就如同一个连的敌人,我们可以通过外科手术,很轻松地歼灭“敌人”,如果是一个团的“敌人”,比如是II期肺癌,手术后再加上一些辅助的药物治疗,病人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都会很好,整个家庭都很幸福,同时国家在早期肺癌治疗时医保报销的费用也并不高,国家也受益。
这几年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统计数据也告诉我们,很多刚刚富裕起来的家庭,刚刚变成小康之家的农民,又由于肺癌治疗的高额医药费造成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所以说肺癌防治不单单是医疗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希望各级政府给予更多的关注。如果一个经济尚发达的地区,医疗技术水平有一定条件,应该拿出一部分钱去做肺癌的预防,去做肺癌筛查项目,肺癌早期发现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
刚才石教授提到肺癌的早期可能会没有症状,那么,如果说是让大家细心地观察自己的生活,比如说这些烟民,或者有可能是肺癌高危人群的人,他们应该如何关注自己?比如说,出现咳嗽反复,还是咳嗽带血,需要怎么去筛查?
石远凯:
绝大部分情况,因为病变长在肺上,主要是呼吸系统,你要有异常的,肯定要及早到医院就诊,去查明到底是什么原因。有的时候可能你查了半天,最后没事情,没事最好了,谁都高兴,你查一下。但是如果有事情的话,我们早期发现,当然是最好了。
支修益:
我们把肺癌分成中心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中心型肺癌是指生长在气管支气管里的肺癌,这些中心型肺癌是有呼吸道症状的,比如刺激性咳嗽、血丝痰,甚至咳血,还有一些中心型肺癌肿瘤堵塞了气管支气管以后,支气管远端出现阻塞性肺炎是还会有发热等症状。特别是针对一些老烟民,特别容易忽略刺激性咳嗽和血丝痰等呼吸道症状,经常认为是吸烟吸多了,自己这段时间太累了,声音出现嘶哑也没有引起警惕,一直拖两三个月,把很早的肺部病变就变成了晚期肺癌。其实,更多的早期肺癌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特别是周围型肺癌,生长在支气管远端以外的肺组织的肺癌,我们称之为周围型肺癌,周围型肺癌几乎早期都没有任何症状,等到肿瘤长到一定程度,向内生长侵犯到支气管,刺激支气管了才会出现血痰和刺激性咳嗽;肿瘤向外侵犯侵及到胸膜胸壁了,才开始出现胸疼,如果出现胸腔积液,还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
目前临床发现更多的周围型肺癌都是肺腺癌,肺腺癌更多地是发生在肺组织,属于周围型肺癌。如果不是通过健康体检或肺癌筛查是很难早期发现的,而等到出现了呼吸道症状就有可能进入中晚期了。而早期中心型肺癌如果出现了刺激性咳嗽、血丝痰及时就诊,也可以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有些早期中心型肺癌拍胸部平片也不容易发现,所以如果出现刺激性咳嗽、血丝痰有必要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必要时还要做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或和痰图片检查,有些病人还需要做相关的有创的或者微创的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我建议如果出现了刺激性咳嗽、血丝痰,甚至咳血等呼吸道症状后,第一,你先到呼吸科或胸外科就诊;第二,一定要有影像学检查资料,先做胸片检查,明确肺部有病变后要做胸部CT检查,明确肺癌诊断后要作肺癌分期检查,这个时候胸外科,呼吸科和肿瘤科医生就可以在一起会诊讨论制定治疗方案。希望烟龄超过30年的老烟民,出现这样那样的呼吸道症状时,要警惕肺癌-这个肺部疾病的发生可能,特别是有一些慢性咳嗽的老烟民,虽然长时间慢性咳嗽,但是如果咳嗽的声音和性质突然发生变化了,连家人朋友同都察觉说你的咳嗽同以往不同时,一定要警惕肺癌的可能,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中晚期肺癌还会出现声音嘶哑、胸闷气短的症状,出现胸腔积液或颈部血管被肿瘤或肿大的淋巴结压迫以后出现上腔静脉综合症时还有相应的临床症状,这些晚期肺癌的临床症状我们很容易认识。我们只是想提醒大家,不要等到肺癌晚期时才到医院就诊,这点非常重要。
主持人:
您刚才提到,烟民要定期做胸片检查,如果接触环境致癌因素的肺癌高危人群,应该做哪些检查,是不是可以具体列一下?到底哪些检查才可以确定是不是肺癌?
支修益:
针对肺癌而言,胸部CT扫描是必须的。现在一个常规胸部CT扫描其实很便宜,二三百块钱。一般来讲,在基层医院初诊时还是建议先做胸部正侧位胸片,当发现肺部有病变以后,一定要做胸部CT扫描和胸部增CT扫描。通过胸部CT可以发现肺各个部位的病变,大于一个厘米以上的病灶可以很清楚地发现,胸部超薄CT扫描可以发现一公分以下的肺内小结节病灶。目前针对一公分以下的肺内小结节,我们常规做胸部超薄CT扫描并进行小结节分析。
这几年来,随着健康体检人群的增多,人们对肺癌早期发现的重视和认识,临床上发现的肺部小结节逐渐增多。需要说明的是,肺部小结节不一定都是肺癌,这两年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PET-CT,又称之为肺代谢扫描,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肺部小结节病变是良性病变还是恶性病变。同时PET-CT还可以对肺癌纵隔淋巴结有无转移有更好的临床价值,我们把它称之为肺癌淋巴结N分期一个无创有效的检查手段。
在这里再强调一下,如果最后确诊为肺癌,在制定和实施治疗方案的时候,一定要先进行临床分期检查,然后再决定治疗方案,第一,首先明确肺内病灶是不是肺癌;第二,要明确中心型肺癌还是周围型肺癌,是小细胞肺癌还是非小细胞肺癌,是早期肺癌还是晚期肺癌,要通过一系列分期检查才能确定,只有明确了临床分期,才能帮决定该做什么样的治疗。临床分期检查除了胸部CT,还要做颅脑核磁检查排除颅脑转移;做全身骨扫描排除骨转移;做腹部超声检查除外腹腔脏器转移。这些部位和器官都是肺癌容易转移的部位,做这些分期检查,排除了肺癌脑转移和骨转移以后在决定制定治疗计划。目前针对颅脑、腹盆腔脏器相应的检查项目都已经进入各省市医保报销目录。这几年超声引导下支气管镜穿刺活检技术,电视纵隔镜淋巴结活检手术,电视胸腔镜胸膜活检手术等新技术开始应用于临床,人类可以登上月球,IT业迅猛发展,其实很多高科技技术在医学领域也得到了应用和发展,特别是肺癌诊疗领域,我们现在肺癌诊断、外科手术、化疗药物和放射治疗技术同20年前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主持人:
如果是肺癌高危人群是不是就没有出现临床症状也要定期做胸部CT?
主持人:
每年高危人群应该主动去做一次。
石远凯:
自己做一次也是应该的,既然你抽烟花那么多钱,为什么不能花一点钱检查是不是你抽烟抽出问题。我在这里再提醒一下,呼吁我们的烟民们,一定要远离烟草,但是我觉得我们国民健康意识这块差得真挺远的,不光是老年人在抽烟,年轻人在抽烟,甚至小学生、中学生在抽,有一些地方不光是男人在抽,女人也在抽,有一些受教育阶层很高的职业女性也在抽烟。而全世界所有的研究都已经明确地证明,肺癌的第一原因就是抽烟,烟草。其他的原因,比如环境污染、尾气,有时我们可能防起来费劲,因为整个大环境我们改变不了,但是,烟草是绝对可控,可以戒掉的。西方发达国家,上个世纪50年代的时候,他们的肺癌发病率和我们现在差不多一样,也是非常非常高。英国和美国、欧洲都是这样的。但是由于上世纪80年代,他们开始戒烟,戒烟后到了本世纪初期的时候,整个的癌症肺癌发病率从最高已经开始下降了,这已经有非常强的统计学数字来支持这样的观点。所以,我觉得,应该唤醒我们公民这种戒烟意识,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我们肺癌发β病率我们再怎么控制也是杯水车薪。因为很多研究都已经显示,流行病学研究、病因学研究,肺癌从抽烟、烟草接触到真正发展到肺癌,它是一个相对比较漫长的过程,有20年左右的时间。所以我们现在开始戒烟的话,估计到2030年左右,我们的肺癌发病率才真正能够走下坡路。
所以西方发达国家那些搞研究的,还有我们国家搞病因学的研究,都预测在未来十年到二十年之内,中国的肺癌发病率如果我们的烟草不很好地控制的话,很难降下来。
主持人:
目前有没有数据说明,烟民的肺癌发病率是多少,或者患肺癌患者中有多少是烟民呢?
支修益:
现有的研究证据表明,有87%的肺癌死亡患者都同吸烟相关,当然包括被动吸烟。男性烟民是不吸烟男性公民肺癌发生率的8到20倍,不同研究中心的样本量不一样,所以得出数据不一样,但是男性烟民是不吸烟男性公民肺癌发生率的10倍是有的。
石远凯:整个趋势是这样。
支修益:
女性吸烟的肺癌发病率也是如此,包括吸二手烟的女性肺癌发病率也高于不吸烟女性。在日本、香港和台湾等地区提供的研究数据显示,女性吸烟的肺癌发病率是不吸烟的二至五倍。需要指出的是:烟草带给我们国家人群相关疾病死亡人数在一百万人,如果我们再不加大控烟力度,再不推进控烟立法进程,预测到2020年,我国每年将会有200万人死于吸烟相关疾病,到2050年将会有300万人死于吸烟相关疾病。
现在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预计值接近75岁,北京市人群平均寿命预计值到了80岁,早已进入人口老龄化。我们需要一个健康快乐的老年,吸烟不单单使肺癌,慢性阻塞肺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都和吸烟相关。从肺癌预防层面来看,我认为控制烟草是首要因素。
石远凯:
我要提醒一下,在公共场所不抽烟,或者禁烟。这在西方发达国家,在加拿大、美国、欧洲、新加坡、我们的香港地区都是这样的。在公共场所抽烟的话是要被严格地禁止,如果真抽会罚款,罚得很严厉。因为我为什么这么说?就是说,我自己想抽烟,那没办法,我就好这口,我没办法,但是我不能给别人造成危害,要想到周围的人,所以在办公室,或者在建筑之之内,是不抽烟的,要抽的话,找没人的地方,你自己愿抽你自己抽。
支修益:
我们积极倡导烟民不要在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吸烟,在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让别人吸二手烟是一个不道德的行为,在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吸烟让别人吸二手烟的烟民是一个低级趣味的人。为了别人的健康,特别是为了你家人的健康,为了妇女儿童的健康,请您不要在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吸烟。如果要在孕妇和婴幼儿面前吸烟,更是不道德的行为。希望烟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要在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吸烟。北京作为首都和现代化大都市,“无烟奥运”之后我们的控烟工作发生喜人的变化,希望大家把这个工作继续做好。
主持人:
一旦确诊了肺癌就涉及到治疗的问题,早诊早治肯定比中晚期发现要好一点,在治疗方面的优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支修益:
早期发现早期肺癌,目前首选是外科手术。还是要强调先分期后治疗,如果病人已经确诊为肺癌,目前我们国家制定有肺癌临床诊疗规范,只要到规范的癌症中心或肺癌中心,接诊医生会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临床诊疗规范和肺癌诊疗流程给您做各项临床分期检查,然后通过有胸外科、肿瘤科和呼吸科医生共同参与的多学科病例讨论,确定患者是从手术治疗、还是从放疗和化疗治疗中获得益处。我们国家已经开始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模式,也就是说,肺癌患者住院后的诊疗全过程都有相应的管理模式。
大多数肺癌不是早期,只要出现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就需要全身治疗。所以说,肺癌既不是外科病,也不是内科病,肺癌是一个全身性疾病,需要包括肿瘤内科、胸外科和放疗科在内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同时也包括中医治疗和心理治疗,多学科医生共同帮助病人完成整个治疗计划。
石远凯:
刚才支教授讲了,治疗现在叫做多学科综合治疗。多学科综合治疗并不说病人到外科大夫手里了,就先做手术;到内科大夫手里了,先做化疗;到化疗科大夫手里了,先做放射治疗。而是根据病人的疾病的分期、身体的条件综合地考虑,确定一个整体的治疗策略。
我们几十年之前,我想支教授和我都有同样的感觉,对于那些晚期的病人,20年前我们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现在不一样了,活了两年、三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病人,经常可以见得到,比比皆是,所以这种治疗的改进,应该是我们亲身体会到。
主持人:
早期肺癌比中晚期肺癌的治疗手段,或选择方式是不是更多一点?
支修益:
早期肺癌是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后根据病理分期决定是否加化疗或者放疗。晚期肺癌是内科治疗为主,在一些特定的晚期肺癌病例中,外科手术起到一定的辅助减瘤作用,放疗起到一定的局部控制作用,晚期肺癌主要还是以药物治疗为主。
早期肺癌外科手术必须常规清除胸腔内各组淋巴结,连同切除的病肺送交病理科检查,病理科会明确告诉我们哪一组淋巴结有转移。肺癌淋巴结转移包括有同侧肺门淋巴结转移和纵隔淋巴结转移,还有对侧肺门淋巴结转移和纵隔淋巴结转移。以我们北京的环路打个比方,如果肺内病灶在二环以内城区,但是二环路也出现问题,二环地带就称之为肺门淋巴结转移;如果三环路也因此受到牵连,就是纵隔淋巴结转移,我们在处理城区病灶的同时,必须将二环和三环同时进行整治,也就是说切除肺癌病灶必须将肺门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完整切除。这样,才称之为肺癌根治手术。如果病理科报告说肺门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有转移,就需要作术后辅助化疗或辅助靶向治疗,能有效延长肺癌患者生存期。
以前的辅助治疗,包括辅助化疗或辅助靶向治疗都是盲目地经验用药。现在的术后辅助化疗或辅助靶向治疗都是通过我们胸外科切下来的肺癌病理标本,进行基因检测以后,选择有效的化疗药物或靶向治疗药物有针对性的治疗,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或避免了以往社会关注的过度治疗。目前我们胸外科肺癌领域新思维和新进展有:第一,肺癌必须要系统清扫肺门和纵隔淋巴结,第二,有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在完成病理分析后,常规进行肺癌基因检测指导术后辅助化疗或辅助靶向治疗。
石远凯:
随着人类对肺癌认识的不断深入,从最早的只看到一大块,后来用显微镜一看,它长在细胞不一样,有的是小细胞肺癌,有的是腺癌,有的是淋巴结癌,现在分得更多,在基因,在分子基础上分不同亚群,根据不同不群我们用不同的药物。比如说小细胞肺癌主要是以全身扩散为主,这个时候即使是一个局部的病变,我们还要全身治疗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早期做全身化疗。同时加上局部放疗,可能的话,对于那些极孤立的早期病变,有时切下来一看是小细胞肺癌,我们就用后面的全身治疗达到更好的效果。
是根据不同的类型,病理类型也好,或者刚才支教授讲的,分子生物学的表现类型也好,我们选择不同的治疗办法,选择不同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