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新闻发布会在深圳举行

(2010-08-17 10:21:00)
标签:

杂谈

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全球成人烟草调查—中国部分  GATS CHINA 调查结果发布会”今天上午在深圳红桂大酒店十八层会议厅举行。全球成人烟草调查—中国部分GATS CHINA 项目是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主办。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国家控烟办公室主任杨功焕教授,世界卫生组织Douglas Bettcher先生,美国彭博基金会Kelly Larson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Ronney Lindsey在新闻发布会上致辞。来自国内外控烟领域的专家和国家主流媒体记者150余人参加会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国家控烟办公室主任、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副会长杨功焕教授在发布会上解读了“全球成人烟草调查—中国部分( GATS CHINA ) ”数据资料。这是中国政府签署《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后第一次公布中国成人调查数据。

 

 GATS:

全球成人烟草调查  Global Adult Tobacco Survey.

 

 GATS目标:发展全球标准方法,系统检测全球成人烟草实用状况,跟踪烟草控制关键指标的情况。

 

 GATS调查方法:GATS采用全球统一的调查方法。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背景信息、烟草使用(有烟与无烟烟草制品)情况、戒烟、二手烟、烟草经济、媒体以及对烟草使用的知识、态度和认知。GATS中国项目是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实施,于2010年开展的针对15岁以上人口的入户调查。

 

 调查采取分阶段、按地理位置进行整群抽样的设计。从每一个入选住户中随机抽取一名成员参与调查。整个调查过程使用掌上电脑进行。家庭问卷应答率为97.5%,个人问卷应答率为98.5%,总体应答率为96.0%。共完成13,354份调查问卷。

 

 主要数据:

 烟草使用

目前有52.9%的男性、2.4%的女性以及全部成人的28.1%(约3亿成人)吸食烟草。

人群吸烟水平有微弱下降,但男性依然处于高平台期。

教育水平人群吸烟率相对较高,

农村吸烟人群率高于城市,工人和农民吸烟率仍然最高。

20-34岁的每日吸烟者中,一半以上在20岁以前开始每日吸烟。

 

 尼古丁依赖和戒烟:

半数每日吸烟者尼古丁成瘾严重,50.3%的每日吸烟者每天醒后30分钟以内吸第一支烟。

 

19962002年调查结果比较,戒烟者的比例有所增加,较2002年增加了1500但是复吸的比例依然很高,没有变化,不打算戒烟者的比例没有明显变化。

 

 二手烟暴露

10个非吸烟者中有7人暴露于二手烟。

10个从事室内工作的人中有6人在工作场所看到有人吸烟。

二手烟暴露依然十分严重,72.4%的非吸烟者暴露于二手烟;尤其是在室内尤为严重,餐馆为88.5%,政府办公楼为58.4%,医疗卫生机构、学校和公共交通工具均在35%左右。67.3%的家庭可以任意吸烟。

 

 知识、态度和认知

77%的中国人未全面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75%的中国人不了解二手烟的健康危害,

对于"低焦油不等于低危害"的认识更多地存在在高教育水平人群、如医务人员和教师。

 

知晓吸烟会引起中风、心脏病和肺癌三种疾病的比例仅为23.2%. 知晓二手烟会引起成人心脏病、儿童肺部疾病和成人肺癌三种疾病的比例仅为24.6%。

 

 媒体:

46.4%的成人在电视或广播上得到了有关吸烟危害或者鼓励戒烟的信息;

19.6%的成人在媒体或公共场所看到了烟草广告、促销或赞助活动;在中国法律已经完全禁止进行烟草广告的媒体上,仍有8.7%的人报告看到了烟草广告,其中7.4%的成人在电视上看到烟草广告

在看到中国烟盒上健康警语的吸烟者中,63.6%的人不考虑戒烟,健康警语没有起到警示和教育作用。

 

总结

2002年后,中国的吸烟情况、戒烟比例和二手烟暴露没有明显改善;人们对吸烟和二手烟危害的认识模糊不清;对于“低焦油等于低危害”这早已就被科学证明了的错误观点,医生、教师等高等教育水平人群错误认识的比例更高,其中医生达到54.7%,这种反常现象值得深思。

 

烟草控制措施执行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详细信息和数据随后刊出。希望全社会关注中国成人吸烟状况,希望全社会共同参与控烟工作。

 

会议仍在进行中,下午将举办中外控烟专家专题研讨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