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blog.sohu.com/sysmedia/images/rule.gif"
为什么吸烟对于非吸烟者来说是一个问题?
答: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每年有20万名工人因在工作时接触二手烟草烟雾而死亡。世卫组织估计,约有7亿儿童,或接近全世界儿童的一半,呼吸被烟草烟雾污染的空气。通风或过滤,甚至两者相结合,都不能将室内接触烟草烟雾降低到被认为可接受的程度。只有100%的无烟环境可提供有效的保护。
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它为什么至关重要?
答:烟草是全世界最主要的可预防的死亡原因,估计每年造成490万人死亡。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作为全球应对烟草流行的全球化得以制定。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于2003年6月获得通过,很快成为联合国历史上最广泛受到接受的条约之一,于2005年2月27日成为具有国际约束力的法律。
你已听说烟草控制和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但它们是什么呢?
答:《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是第56届世界卫生大会于2003年5月通过的一项国际条约。这是第一部法律文书,目的在于在全世界减少与烟草有关的死亡和疾病。公约的有关条款在下列领域规定了烟草控制的国际标准和准则:烟草价格和增加税收,向未成年人销售和由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广告和赞助,标签,非法贸易以及二手烟雾。
何谓五日2戒烟法?
v第三天是关键,坚决克制强烈地吸烟嗜欲,打消吸烟念头,用深呼吸,喝水等来抵制,分散烟瘾。
要求:
一、两餐之间喝6~8杯水,促使尼古丁排出体外。
二、每天洗温水澡,忍不住烟瘾时可立即淋浴。
三、在戒烟的5日内要充分休息,生活做到有规律。
四、饭后到户外散步,做深呼吸15~30分钟。
五、不要喝刺激性饮料,改喝牛奶、新鲜水果或果汁。
六、尽量避免吃家禽类食物,不要吃油炸食物、糖果和甜点。
七、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以及维生素B类食品,安定神经排除尼古丁。
过了最初5天,可按下列方法保持戒烟"战绩":
一、饭后刷牙漱口,穿干净没烟味的衣服。
v二、用钢笔或铅笔取代手持烟的习惯动作。
三、将大部分时间看报纸、书刊杂志、种花或工作学习上。
四、避免去酒吧或赴宴,避免与吸烟者在一起。
记住:戒烟成功之法宝是意志+技巧。辅助疗法仅供参考,目前在国外流行的戒烟方法是尼古丁替代疗法、催眠术法、针刺疗法、戒烟药等。
5,我国有哪些烟草流行病学研究?
我国的主要流行病学研究
⑴
中国100万死亡人群的病例对照研究(BMJ1999,刘伯齐等)
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吸烟与各类死亡的病例对照研究于1986~88年在100万例死亡家庭中进行,其主要结果有:
①
在中国目前烟草所致的死亡中,COPD占45%,肺癌占15%,食管癌、胃癌、肝癌、脑卒中、CHD和肺结核各占5~8%;
②
目前烟草所致死亡占男性总死亡的13%,占女性总死亡的3%;
③
在中国2∕3的男性在25岁以前已开始吸烟,而成功戒烟的比例不到4%,这些吸烟者中的1∕2将在中年过早死亡;
④
如按这种吸烟模式继续下去,现在0~29岁的3亿中国男性中将有1亿人最终因吸烟而过早死亡。
⑵
中国45个监测点22万人群的队列研究(BMJ,1999
,纽式如等)
设计:1990年开始在全国45个有代表性的疾病监测点(样本人群224500人)进行吸烟与死亡率的前瞻性研究。
①
近年来,大多数中国年青男性成为持续吸烟者,约20岁时开始吸烟,这将导致未来20~30年后,中老年时期的死亡高峰;
②
目前,大多数中年或老年吸烟者(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虽开始吸烟年龄较小,但并未持续大量吸卷烟,因此在该人群中的烟草相关死亡估计较低,且不能代表目前年青吸烟者未来的死亡危险。
③
本研究与100万死亡人群的病例对照研究均显示:在1990年前后约12%的中年成人男性的死亡是吸烟所致,如不控制,其比例在2030年将升至33%,重蹈西方发达国家(美国等)覆辙。
⑶
香港1998年成年人死亡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香港的卷烟消费比内地早20年达到高峰,该研究旨在以香港吸烟模式与死亡的关系预测中国大陆20年后的状况。结果显示:
①
1998年香港人群中,烟草导致的35~69岁男性死亡占该年龄段人群总死亡的33%,及女性总死亡的5%;
②
在男性吸烟者中,35~69岁人群总死亡中的一半为烟草所致;
③
在香港目前已见的危害预示,如果中国内地目前的吸烟状况持续下去,在未来几十年中国中年男性死亡将大幅度增加。
(4)1996年全国吸烟行为流行病学调查
我国15岁以上人群总吸烟率为37.62%,与1984年相比上升了3.74个百分点。据此推算全国有3.2亿吸烟者,其中3亿为男性。人群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为20岁,比1984年提前了3岁。根据美国烟草流行和因烟草所致疾病死亡流行的规律,推测中国到2030年,因烟草所致疾病的死亡将达到高峰。由此可见,烟草流行对我国人群健康的危害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