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癌症日-搜狐访谈

(2010-01-28 13:05:00)
标签:

杂谈

访谈时间:2010年2月1日15:00--16:30

访谈主题:2010年世界癌症日——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邀请嘉宾:

中国抗癌协会秘书长、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儿童肿瘤专家 张广超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工作部部长、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  支修益教授
 

      

 

“世界癌症日”由UICC于2000年发起,活动时间定于每年的2月4日,旨在倡导新的方法促进各组织间的合作,加快癌症研究、预防及治疗等领域的进展,为人类造福。

  2010年世界癌症日主题是:“癌症同样可以预防”。要求卫生工作者和社会各界普及疫苗注射,广泛宣传超重、肥胖对癌症发病的影响,宣传摄取平衡膳食、保持充足运动的科学知识,鼓励大众进行合理防晒以及在社会各阶层进行戒烟宣教活动。

  “癌症同样可以预防”是UICC“今天的孩子,明天的世界”抗癌活动第三年的活动主题,目的在于联合抗癌机构、医生和志愿者,组成一个有力的全球团队,共同消灭癌症这项危及子孙后代的主要威胁。

  每年全球1200万人被确诊为癌症,760万人死于癌症。如果不采取行动,预计2030年全世界将有2600万新增病例,死亡人数达到1700万人,而其中大多数将发生在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

  所幸的是,专家估计约有40%的癌症有预防的潜质。降低患癌症机率可以通过控制烟草吸入、限制大量饮酒、避免紫外线过度照射和治疗肥胖来实现。同时,还应该鼓励适量体育锻炼及均衡饮食等健康行为。此外,宫颈癌、肝癌、胃癌等是由于慢性感染等疾病造成的癌症,人们可以通过疫苗、抗生素、先进的医学措施、掌握简单的干预方法等手段来避免感染,从而预防相关癌症的发病。

  为此,中国抗癌协会联合搜狐健康将在2010年2月4日“世界癌症日”前夕,邀请权威专家做客访谈间,与网友们谈谈癌症预防方面的话题!

 

专家介绍:

  张广超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秘书长,现任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儿童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儿童肿瘤研讨会大陆委员会委员。《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副主编、《儿童肿瘤杂志》副主编、《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常务编委。

  1968年毕业于天津医学院。从事小儿外科、儿童肿瘤的临床治疗和研究40余年。具有较强的儿科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小儿外科、儿童肿瘤科临床诊疗经验。擅长儿童各系统恶性肿瘤以手术为主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开展了低龄儿的中晚期、高难度、高风险手术并取得了较好疗效。参加了CCCG协作组,使得儿童恶性肿的诊治规范与国际接轨。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儿童癌痛评价和除痛治疗的临床研究,对中晚期癌症患儿的姑息治疗亦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在《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儿童脊髓栓系综合症的诊断与治疗”一文获1996年美国科尔比科学文化信息中心优秀医学论文。主编了《现代儿童癌症治疗》专著,参与编写了《常见肿瘤诊治规范》、《简明肿瘤学》、《肿瘤外科麻醉》、《肿瘤手术学》四部专著的儿童肿瘤部分。

 

 

支修益教授
支修益教授

  支修益教授 1978年就读于首都医科大学,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原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胸外科工作近20年,专门从事肺癌外科诊疗和临床科研工作。2002年11月从美国迈阿密大学癌症中心研修回国后调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现任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肺癌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副主任兼肺癌学组组长;卫生部临床路径专家委员会委员兼胸外科专家组组长,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考评委员会胸外科组副组长。

  支修益教授从事控烟与肺癌防治工作27年,重点是肺癌外科手术治疗和多学科综合治疗。在肺癌临床分期、高龄和早期肺癌微创外科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和术后辅助化疗、肺癌靶向治疗、局部晚期肺癌扩大切除和多学科综合治疗方面有丰富临床经验。近年来积极开展肺癌临床多中心研究,主持多项全国和中美肺癌临床多中心研究项目,在全国率先开展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成功策划并主持召开了北京胸外科学术年会、中国肺癌南北高峰论坛、中日韩肺癌专题研讨会和泛太平洋国际肺癌会议等胸外科肺癌领域的品牌会议。

  学术任职:现任北京医师协会副会长,北京健康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副会长兼总干事,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癌症基金会控烟与肺癌防治工作部主任,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中国老年肿瘤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医疗技术应用管理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会《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副主编,《中国肺癌杂志》、《中国肿瘤临床》、《临床肿瘤学》、《癌症进展》和《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等10余种核心期刊常务编委和编委。

  社会兼职: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联络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农工党北京市委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农工党北京市委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府特约监察员。受北京市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委托,近年来先后担任北京市卫生局、劳动局、工商局、公安局、环保局、广电局、邮政局行风评议检查组组长和副组长。

  特需门诊预约电话: 010-83198150, 83198151

 

 

2010年世界癌症日

系列主题宣传画

2010年世界癌症日主题系列宣传画
2010年世界癌症日系列宣传画


2010年世界癌症日主题系列宣传画
2010年世界癌症日系列宣传画


2010年世界癌症日主题系列宣传画
2010年世界癌症日系列宣传画


2010年世界癌症日主题系列宣传画
2010年世界癌症日系列宣传画

2010年世界癌症日主题系列宣传画
2010年世界癌症日系列宣传画
2010年世界癌症日系列宣传画
2010年世界癌症日系列宣传画

2010年世界癌症日系列宣传画
2010年世界癌症日系列宣传画

世界癌症日的由来

  每年的2月4日,世卫组织与发起世界癌症日的国际抗癌联盟一起促进减轻全球癌症负担的方法。预防癌症和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是反复出现的主题。
  

关于癌症

  癌症是全世界首要的死因之一。据世卫组织估计,如不进行干预,2005年至2015年期间将有8400万人死于癌症。
  癌症是细胞不受控制的增长和扩散。它可影响人体的几乎任何部分。肿瘤常常侵入周围的组织并可转移到其它部位。通过避免接触常见的高危因素(例如烟草烟雾),可预防多种癌症。此外,通过手术、放疗或化疗,很大一部分癌症可以治愈,尤其如果在早期发现。
  

重要事实


  癌症是一个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2004年,癌症死亡人数达740万(约占所有死亡人数的13%)。 肺癌、胃癌、结肠癌、肝癌和乳癌是每年大多数癌症死亡的罪魁祸首。 男女最常患的癌症类型有所不同。 超过30%的癌症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烟草使用是癌症单一最重要的的危险因素。 癌症由一个单细胞变异造成。这种变异可由外部因子和遗传基因因素造成。 全球癌症死亡人数将继续增加,2030年,死亡人数预计将达1200万。
  癌症是一组可影响身体任何部位的多种疾病的通称。使用的其它术语为恶性肿瘤和赘生物。癌症的一个定义特征是快速产生异常细胞,这些细胞超越其通常边界生长并可侵袭身体的毗邻部位和扩散到其它器官。这一过程被称之为转移。转移是癌症致死的主要原因。

 全球的癌症负担

  癌症是全世界一个主要死亡原因。2004年的癌症死亡人数达740万(约占所有死亡人数的13%)。每年导致癌症总死亡率的主要癌症种类为:
  肺癌(130万死亡) 胃癌(80.3万死亡) 结肠癌(63.9万死亡) 肝癌(61万死亡) 乳癌(51.9万死亡)
  超过70%的癌症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预计全世界癌症死亡将继续增加,2030年估计将有1200万人死于癌症。
  全世界最常见的癌症种类(按全球死亡人数排序)为:
  男性:肺癌、胃癌、肝癌、结肠直肠癌、食道癌和前列腺癌。 女性:乳癌、肺癌、胃癌、结肠直肠癌和子宫颈癌。
  癌症是由什么造成的?
  癌症源自于一个单细胞。从一个正常细胞转变为一个肿瘤细胞要经过一个多阶段过程,通常从癌前病变发展为恶性肿瘤。这些变化是一个人的基因因素和三种外部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外部因子包括:
  物理致癌物质,例如紫外线和电离辐射; 化学致癌物质,例如石棉、烟草烟雾成分、黄曲霉毒素(一种食品污染物)和砷(一种饮水污染物); 生物致癌物质,例如由某些病毒、细菌或寄生虫引起的感染。
  与某些癌症相关的感染例子:
  病毒:乙型肝炎和肝癌、人乳头瘤病毒(HPV)和宫颈癌,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卡波希氏肉瘤。 细菌:幽门杆菌和胃癌。 寄生虫:血吸虫病和膀胱癌。
  老龄化是癌症形成的另一个基本因素。癌症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升高,极可能是由于生命历程中特定癌症危险因素的积累,加上随着一个人逐渐变老,细胞修复机制在有效性上具有走下坡路的倾向。
  烟草使用、酒精使用、水果和蔬菜摄入量偏低以及慢性感染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和部分类型的人乳头瘤病毒(HPV),都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癌症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由人乳头瘤病毒造成的宫颈癌,是低收入国家中导致妇女癌症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高收入国家,烟草使用、酒精使用以及体重超重或肥胖是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
  

如何可减轻癌症负担?


  
  已经掌握了关于癌症病因及预防和管理癌症的干预措施的大量知识。通过实施以证据为基础的癌症预防、早期发现以及癌症患者管理战略,可使癌症得以减少和控制。
  根据国际癌症合作者2005年所作的一项研究,通过改变或避免主要危险因素,超过30%的癌症可以得到预防。
  

癌症的危险因素包括:


  1. 烟草使用
  2. 体重超重或肥胖
  3. 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低
  4. 缺乏锻炼
  5. 酒精使用
  6. 性传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7. 城市空气污染
  8. 家庭使用固体燃料产生的室内烟雾
  

预防战略:


  
  大力避免上述危险因素 针对人乳头瘤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接种疫苗 控制职业危害 减少暴露于阳光时间
  及早发现:
  如果及早发现和治疗,可降低大约三分之一的癌症负担。癌症的及早发现以这样的观察为基础,即癌症发现越早,治疗越为有效。目标是在癌症限于局部时(转移之前)发现它。癌症及早发现有两个组成部分:
  教育,帮助人们认识癌症早期征兆以及立即针对这些症状寻求医疗。这类症状可能包括:肿块、疼痛、持续消化不良、持续咳嗽和身体管口出血。 筛查规划,用于在征兆可发觉之前查明早期癌症或癌症前期患者,检测手段包括针对乳腺癌的乳房X线照相和用于宫颈癌的细胞学检测(子宫颈抹片)。
  

治疗和关怀:


  
  治疗的目的是治愈癌症患者,延长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一些最常见癌症种类,例如乳腺癌、宫颈癌和结肠直肠癌,在得到及早发现和根据最佳做法治疗时,有很高的治愈率。主要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放射疗法和化疗。依靠成像技术(超声波、内窥镜或X线摄影术)和实验室(病理学)检查作出准确诊断,对于适当治疗至关重要。 依靠姑息治疗, 90%以上的癌症患者可实现缓解疼痛和其他问题。即便在资源不足的环境中,也可找到一些有效办法为癌症患者及其家庭提供姑息治疗服务。

 世卫组织的反应

  2008年,世卫组织启动了慢性病行动计划。目前,癌症行动计划也正在制定中。
  世卫组织、联合国系统其他组织和伙伴在国际癌症预防和控制领域开展合作,以期:
  强化对癌症预防和控制的政治承诺; 产生新的知识以及传播现有知识,以促进采取以证据为基础的癌症控制策略; 制定标准和工具,为规划和实施预防、及早发现、治疗和关怀干预提供指导; 在全球、区域和国家各级广为促进发展多部门癌症控制伙伴网络; 加强国家和地方各级卫生系统; 提供技术援助,以便迅速而有效地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最佳干预做法。
2010年世界癌症日系列宣传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