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际肺癌关注月:携手希望 关注肺癌

(2009-11-26 00:15:00)
标签:

杂谈

 

    值此第九次国际肺癌关注月之际, 由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与中国抗癌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癌症防治科普宣传促进计划——2009年《携手希望》肺癌专题宣传月活动在北京拉开帷幕。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介绍到:“希望能通过《携手希望》这个平台向全社会宣传“远离烟草 关注肺癌”的理念和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法手段,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传达更多的信息使肺癌患者追求生存时间的同时,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不仅仅是带癌生存,而要真正做到带癌生活。

 

    肺癌治疗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目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肺癌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人力物力的投入,需要医务工作者的努力工作,需要百姓、特别是肺癌患者和家属们的积极参与。卫生部2008年公布的全国第三次人口死因调查的数据表明:肺癌已经成为我国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首位,目前我国每年有60万人死于肺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城市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空气污染和环境污染、以及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等相关因素,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並未得到相应得控制,而且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持续上升。[1]癌症已经不是患者个人的问题,其不良预后和相关经济学问题往往波及亲友及家庭,影响社会稳定。

 

肺癌,中国第一癌症杀手

 

“全球肺癌关注月”是世界肺癌联盟在2001年11月发起的一项全球性倡议,目的是呼吁世界各国政府重视肺癌的预防。这一呼吁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响应。自1977年以来,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一直高居第一位,而且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根据世界肺癌联盟最新发布的2009年肺癌相关数据显示,肺癌的死亡人数大于结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的死亡人数之和。肺癌死亡总人数2009年一年将超过15万人,每天全球有超过400人死于肺癌,其中女性肺癌死亡人数是乳腺癌的两倍。

 

    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是世界烟草消费大国,也是世界上肺癌患者最多的国家,根据卫生部公布的统计资料,2008年恶性肿瘤在我国城市地区的死亡率已达166.97/10万,占总死因的27.12%。也就是说,每3-4个癌症的死亡患者中,就有一个是死于肺癌。2007年第三次全国居民死因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肺癌的死亡率已高达30.83/10万,与30年前相比上升了465%,已取代肝癌成为中国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十年以来,北京市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众癌之首,2007年发病率达53.36/10万,无论是在城区还是在乡村,肺癌都已经成为北京市民的“第一杀手”。更令人忧虑的是,近年来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2]支修益教授补充到:“目前中国每年新增肺癌病例在50到60万之间,如不控制烟草蔓延和减少吸烟人数,不注意环境保护和空气污染,那么从理论上说,到2025年中国就达到肺癌发病高峰,每年新增肺癌患者100万人!”

 

拒绝烟草 享受新鲜空气 远离肺癌

公众已经熟知“一手烟”的危害,而对“二手烟”、尤其是“三手烟”健康危害的认识还远远不足。调查显示,同吸烟者长期共同生活的人,患肺癌的概率会提高了25%,而在工作中长期被迫吸二手烟烟雾也会增加患肺癌的危险。近年还发现,三手烟也会对人体健康、尤其对婴幼儿健康造成危害。最新研究还发现,由吸烟所致的肺癌治疗效果明显低于非烟民肺癌,外科手术风险也明显高于非烟民肺癌患者。吸烟所致的肺癌对化疗药物不敏感,化疗有效率只有30%-40%,而且目前也没有相应的靶向治疗药物。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室内氡已成为仅次于吸烟的肺癌第二大诱因。根据全球各地区平均的氡含量水平估算,由氡引发的肺癌病例占各地区所有肺癌病例的3%-14%。氡是一种天然的放射性气体,无色无味,可谓无形烟。氡产生于岩石和土壤中铀的放射性衰变,广泛存在于房基土壤、建筑装饰材料中,在水中也可找到。研究显示,氡接触量与肺癌风险成正比,平均每立方米空间内氡含量升高100贝克,肺癌风险增加16%3。两岁男孩患肺癌的案例中,房屋装修材料污染就是被怀疑的罪魁祸首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公众注意在家中多通风,以降低室内氡浓度。

 

肺癌外科治疗的最新进展是微创

 

肺癌外科治疗已走过了70多年历史,传统肺癌手术切口为后外侧切口,从侧胸部到背部长约30厘米,需要切断前锯肌、背阔肌等胸壁肌肉,并切除一根肋骨。手术创伤很大,手术后患者疼痛严重,上肢及肩部活动障碍,极大影响了术后康复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外科技术及麻醉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多数肺癌的外科治疗可以安全地通过微创手术完成。目前肺癌的微创手术治疗主要有胸腔镜手术及不损伤性肌肉的小切口开胸手术等方式。

胸腔镜手术只需在胸部做一个4~6厘米的切口和2~3个1厘米的切口就能完成肺癌切除手术,主要适用于癌肿很小且位置比较靠周边的早期肺癌患者。不损伤性肌肉的小切口开胸手术,其切口长度仅为传统手术方法的三分之一,适用于绝大部分有手术指征的肺癌,不但能彻底切除原发病灶,还能进行彻底的纵隔淋巴结清除。两种手术方式的共同优点是创伤小,手术后疼痛轻微,恢复快,使部分肺功能不佳的患者有机会将肿瘤根治性切除。微创手术治疗已成为肺癌外科治疗的发展方向。

虽然肺癌外科治疗已经微创化,但仍有一部分肺癌患者因为身体的原因或宗教信仰的缘故不能或不愿接受外科手术切除肿瘤。肿瘤射频消融技术的出现为这部分患者带来了至于肺癌的希望。射频消融技术通过将消融电极插入到肿瘤组织中,通过射频输出,使病变区组织细胞离子震荡摩擦产生热量,肿瘤内部温度可达90℃以上,导致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最终形成液化灶或纤维化组织。2008年6月,国际顶级医学杂志Lancet Oncology在线发表了经皮肺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99%的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操作,无治疗相关死亡。非小细胞肺癌射频消融后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2%和73%,其中Ⅰ期非小细胞肺癌2年生存率高达92%。另外,对于肺转移癌,射频消融也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结直肠癌肺转移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1%和68%;其他恶性肿瘤肺转移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3%和67%。

射频消融技术为肺癌的治疗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早期肺癌或肺转移癌患者,还可以用作肺癌开胸手术探查的补救治疗措施以及局部晚期和肺转移癌患者的减瘤治疗,为综合治疗提供条件。

 

维持治疗,靶向药物为肺癌患者的生命加分

 

非小细胞肺癌占到肺癌病例总数的80%,一经临床确诊80%都是局部中晚期或晚期,失去了根治性外科手术治疗的机会。目前早期肺癌是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部分患者还需要术后辅助化疗,提高术后的五年生存率。晚期肺癌的治疗还是以化疗放疗为主,新一代化疗药物和老药比较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虽然有了提高,但是化放疗毒性依然较大,疗效仍然不令人满意。治疗失败的患者如何治疗,不能耐受化放疗毒副作用患者的治疗选择是肺癌患者和肺癌专家共同面临的难题。而抗肺癌药物治疗已经近十年没有突破性的新药物出现,两药含铂方案是目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的首选。靶向药物的问世和临床应用给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它只作用于肺癌细胞,对正常细胞没有影响。它与两药含铂方案化疗一样可以获得一样的生存延长,对于身体状况差的肺癌患者无疑是最佳的选择。靶向药物不单单避免了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且口服方便,可以作为化疗失败以后的补充治疗,也可以作为有效化疗以后的维持治疗。

 

支修益教授表示:“以厄罗替尼为代表的分子靶向药物是世界肺癌治疗领域的革命性突破,代表了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未来发展趋势。厄罗替尼被证实能够显著延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创新性靶向药物。” 与传统的化疗不同,厄罗替尼针对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抑制其生长增殖。其靶点是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用于传递肿瘤的“生长信号”,在多种肿瘤形成及生长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厄罗替尼通过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上的一种特定的酶,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信号”,从而阻止肿瘤细胞生长。而且厄罗替尼避免了传统化疗药物导致的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等强烈的副作用,且只需要每天口服一次,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一线化疗病情缓解后,应该用病毒较低、特异性好的单一化疗药物或生物靶向药物继续“维持治疗”,以争取更好地控制肿瘤生长并提高生存质量。”支修益教授进一步介绍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有限周期”的做法已成“过时”。一种全新的治疗理念和思路,将改变目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模式。部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由“组合拳”获得更长的“无疾病进展期”,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有机会接受下一步的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化疗后“维持治疗”的有力证据是最新公布的SATURN研究结果。有全球近160个中心参与的这一双盲、随机、前瞻性 III期临床研究,有889名铂类一线化疗后的晚期、复发性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组。结果显示,对比于“观望”的对照组,在一线化疗后再用生物靶向药物厄罗替尼“维持治疗”的,其疾病控制率提高了41%,肿瘤进展风险显著降低,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也延长了约1个月。[3]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使命就是延长总生存,延缓症状恶化,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后续治疗的机会。 

维持治疗,架起一线与二线肺癌治疗的桥梁。

维持治疗,靶向药物为肺癌患者的生命加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