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肺癌要先分期后治疗!

(2009-06-11 07:53:00)
标签:

杂谈

非小细胞肺癌最有效的根治治疗手段仍然是首选外科手术治疗.但并不是所有的肺癌患者都适合外科手术治疗。只有没有远处转移的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可以通过外科手术获得生存受益,也就是我们常讲的Ia期、Ib期、IIa期、IIb期和部分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是外科手术的适应症。

肺癌根据肿瘤的大小和外侵程度、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与否、是否有肺外远处转移,按照国际通用的TNM分期系统,分为Ia期、Ib期、IIa期、IIb期、IIIa期、IIIb期和IV期。

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前一定要完成各种临床分期检查, 必须明确除外颅脑、骨和腹腔脏器转移后 才能考虑实施外科手术治疗。如果经各项分期检查发现有对侧肺、对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转移, 有颅脑转移、骨转移和腹腔脏器转移的晚期病例则须放弃手术治疗,采用其他保守治疗手段如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

临床上经常会遇到肺癌手术后才三个月、不到半年就出现骨转移或脑转移的病例。都是因为就诊医院的主刀医生没有按照国家肺癌诊疗规范中要求的完成各种临床分期检查,只是仅仅凭借胸部CT结果直接开胸手术所致。其中绝大多数情况都是肺癌患者和家属自己为了急于开胸手术、主动放弃临床分期检查所致。

我们再次向肺癌患者和家属、向所有胸外科医生呼吁:肺癌一定要先分期后治疗!  术前一定要完成临床分期检查,明确除外颅脑  骨和腹腔脏器转移后再决定实施开胸手术。

肺癌手术前必须要做以下检查:

1,影象学检查:术前常规行胸片正侧位和胸部增强CT检查。胸片正侧位检查资料可以用于肺癌术后对照检查(肺切除手术后拔除胸腔引流管前都要常规胸片检查),胸部增强CT检查则用于肺癌的诊断和临床分期。部分中心型和纵隔型肺癌更需要行胸部增强CT检查,以判断肺部病变与肺血管之间的关系。

2,细胞学检查:肺癌术前常规行痰细胞学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于中心型肺癌尤为重要。气管镜检查不单单用于中心型肺癌的诊断,还能够指导手术切除的范围和决定肺癌手术方式。痰细胞学检查没有获得诊断的病例可以通过气管镜活检获得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还可以通过经支气管纵隔淋巴结穿刺活检TBNA可以判断有无纵隔淋巴结转移。 

如果常规痰细胞学检查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活检仍未明确细胞学诊断,我们则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总之,一定要在术前明确细胞学诊断,如确诊为小细胞肺癌则必须要先化疗再手术。

3,颅脑、骨骼和腹腔脏器是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术前必须行颅脑核磁检查除外颅脑转移,行全身骨扫描检查除外全身多发骨转移,行腹部超声或腹部CT检查除外腹腔脏器转移。有条件的肺癌中心术前一定要进行血液肿瘤标记物检查,既有助于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又有利于手术后的随访复查。

高龄肺癌患者术前查T-B淋巴细胞亚群测定,了解患者免疫功能状态非常重要。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高龄肺癌患者建议到综合三甲医院的胸外科或肺癌中心住院手术,较专科肿瘤医院的胸外科更有利于围手术期管理。

4,近年来,一些综合三甲医院和肺癌中心引进了全身PET或PET-CT检查,PET或PET-CT可以使肺癌的临床分期更加准确,接近有30%左右的肺癌患者通过PET或PET-CT检查改变了原有的临床分期,从而最终改变了治疗计划。使本不应该手术的晚期肺癌患者避免了开胸手术,而使被宣判“死刑”的早期肺癌患者获得了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机会。呼吁医保部门尽快将PET或PET-CT检查列入报销目录。

5,有无纵隔淋巴结转移是判断肺癌手术与否、判断预后好坏的重要依据,而不论是胸部CT扫描,还是PET或PET-CT检查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目前判断纵隔淋巴结是否转移的金标准手段仍然是电视纵隔镜手术,电视纵隔镜手术可以准确诊断有无纵隔淋巴结转移。近两年刚刚进入中国的EBUS-TBNA正在临床培训阶段。   

    我们也诚挚地告诫所有的肺癌患者和家属,我们的亲人被诊断肺癌以后千万不要急于找熟人马上做手术!一定要先做临床分期检查,明确病理类型、明确肺癌分期,除外了肺外转移后再决定手术与否。因为,不同病理类型和不同用期别的肺癌,其治疗原则是不同的,治疗手段是不同的,其预后也是不一样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