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副主任兼秘书长
2009年5月17日,“中国医院协会第三类医疗技术审核机构”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卫生部医政司领导王钢、中国工程院高润霖院士、中国医院协会李月东秘书长,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支修益教授和胡波博士,以及来自全国各大医院的的医疗专家和管理专家等40余位领导和专家参加了成立大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支修益教授主持了会议。
为了配合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2009年5月1日实施,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简称MTA)受中国医院协会委托,承办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术审核机构具体工作。中国医院协会第三类医疗技术审核机构由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卢世壁院士担任主任,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支修益教授、胡波博士和卫生部医政司焦晓辉处长担任副主任。支修益教授兼任秘书长。
卫生部医政司王刚副处长对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进行了解析,同时对卫生部医政司近期开展的工作向与会专家作了介绍,尤其是在认定第三类医疗技术审核机构,细化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制定相关技术管理规范等方面做了情况通报。并对技术审核机构的工作提出几点意见:在卫生部统一指导下,按照有关工作要求,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规范开展医疗技术审核工作。要完善工作机制,加强交流,互通信息,及时汇报,为行政部门和领导决策提供政策和技术上的依据。
中国医院协会李月东秘书长代表总会作了重要讲话,强调审核机构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医药卫生改革指示精神,积极配合和支持卫生部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的施行,组建好审核机构。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和卫生部确定的技术审核办法、程序,科学、公正、规范地开展医疗技术审核工作。针对如何开展审核评审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希望审核机构在总会的监管下,要有对政府主管部门、对医疗机构、对广大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完成好上级交办的工作。
会上,高润霖院士等到会专家对开展第三类医疗技术准入表示积极地拥护,认为这是卫生主管部门实行技术准入的重要举措,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负责精神的重要体现。大家对实施医疗机构评审的具体程序和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概括如下:
一、卫生部医政司要加大对开展第三类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的宣传,提高各医疗机构的重视程度。与会专家非常支持中国医院协会第三类医疗技术审核机构近期开展有关第三类医疗技术申报实务的研讨和培训,帮助医疗机构和医政领导了解申报的原则和内容,促进审核工作的顺利开展。研讨和培训工作希望能得到医政司的具体支持,请医政司提请各省医政主管部门选派医疗机构主管人员参加。
二、对专家库的建设提出建议。第三类医疗技术都有其特殊性,在专家遴选方面无法一次完成,需要在具体的审核项目中,进行增补,以保证评审过程中的技术的领先性和专家的专业选择。
三、事关重大医疗风险项目,专家库需要分门别类设置,同时要有牵头人进行专家专业资格的评价。推荐卢世璧院士作为组织工程学(含骨组织库、干细胞移植等专业)、高润林院士院士作为心血管内科(含介入技术)、曾益新院士作为肿瘤生物治疗技术审核牵头人,这样有利于专家资源的合理使用和评审机构合理选择评审专家。
四、卫生部批准的五个审核机构,除中华口腔学会外,其他四个机构在审核内容有重复性。要认真借鉴卫生部辅助生殖技术准入管理和器官移植准入管理的成功经验,评审专家负责对技术把关,秘书处负责把握好合理流程,消除人为因素,建立沟通机制,避免评审机构之间把握的尺度不一。
五、目前省级医疗主管部门长在开展对二类技术的审核工作,建议医政司不断总结三类审核机构的机构组建,业务管理、审核流程等方面的经验,对开展二类技术准入管理发挥示范和指导作用。
六、审核机构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准入管理经验,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建议加强和国际性组织的联系,学习他们的准入评价经验,使我们的审核机构更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影响力。
MTA主任委员、审核机构主任卢世璧院士指出:第三类医疗技术审核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原则性非常强的工作,涉及到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保障和维护广大患者生命安全的大事,审核机构代表作国家层面的审核工作和职责。我们要在卫生部和总会的领导下,依据卫生部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管理标准和规范,发挥专委会技术管理的优势,科学组织,严谨公正,质量第一,服务至上,本着对国家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负责,对患者生命安全负责,对医疗机构负责,对总会负责,对卫生部负责,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卫生部和总会赋予我们的第三类医疗技术审核服务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