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十五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四)

(2009-04-16 18:27:00)
标签:

杂谈

2009年4月第三周是第十五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本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规范癌痛治疗,改善生活质量。2009年4月9日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中国癌症基金会科普工作部和北京健康教育协会共同在北京宣武医院拉开了第十五届中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序幕。这也是第四次以专家媒体共识会暨健康大讲堂的形式启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专家媒体共识会暨健康大讲堂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中央及北京的近30家新闻媒体的近60名记者和北京市民参加了专家媒体共识会暨健康大讲堂。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首都各主流媒体健康栏目主持人和记者,以及各网络媒体健康频道记者会前和会后都对专家媒体共识会暨健康大讲堂进行了预告和专题报道。搜弧网健康频道、生命时报和健康时报作为媒体支持单位给予了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

活动由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爱家广播《健康在线》主持人刘莎小姐主持。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中国癌症基金会科普工作部主任、北京健康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首都医科大学肺癌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首先介绍了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历史由来和第十五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确定的背景资料,然后就我国癌症疼痛的流行病学现状、癌症疼痛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规范癌痛评估和癌痛控制进行了主题演讲;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疼痛研究所副所长、世界疼痛医师协会中国分会会长倪家骧教授介绍了癌症疼痛治疗的最新进展和新技术新手段;中国人民解放军307医院乳癌中心主任江泽飞教授就乳腺癌治疗中的人文关怀和乳腺癌骨转移疼痛治疗策略等问题进行了综述;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陈东红教授向与会的媒体记者介绍了中国控烟与肺癌防治的最新信息。

随后,四位演讲者回答了媒体记者提出的针对我国癌痛治疗和癌痛控制、阿片类药物合理使用等问题,会场气氛热烈,台上台下充分互动,达到了预期效果。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对四位演讲嘉宾进行了现场采访,搜弧网健康频道对活动全过程进行了录制,近期将在搜弧网健康频道播出。

 

   痛是可以得以控制的! 十大治疗手段缓解癌痛!

80%以上癌症患者在疾病整个过程中或多或少地要经受不同程度的疼痛折磨。有的是手术引起,有的是放化疗期间引起的并发症,更多的是晚期病人由于肿瘤的发展造成的癌症疼痛。疼痛使病人对肿瘤产生了巨大的恐惧,处理不当让患者没有尊严,生活非常痛苦。

由于中国近代史受过鸦片毒害,患者、家属和医生多心有余悸,宁可痛死也不愿意吃阿片类药,最怕阿片类药上瘾。国际上大量临床研究结果证明:只要正确使用,阿片类药物不会成瘾,用止痛药治疗和吸毒不是一个概念。

癌痛有两大类:一类是癌症本身的疼痛,肿瘤组织对周围组织的侵蚀,造成的炎症、水肿、渗出。二类是转移癌所致的癌痛,其中骨转移最多。

目前恶性肿瘤出现骨转移在美国排在首位的是前列腺癌。中国出现骨转移最多的恶性肿瘤是肺癌和乳腺癌。肺癌骨转移以后,可以发生一系列的骨相关事件,如骨痛、承重骨病理性骨折甚至造成截瘫,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出现骨相关事件的癌症患者还影响整个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

关注癌痛治疗需要确定呼吁对象

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主要是呼吁四个方面要关注癌痛治疗

第一,  是政府,一定要引起政府重视;

第二,  是医生,呼吁医生积极参与;

第三,  是媒体,通过媒体传递公共卫生信息给民众;

第四,  最后是针对社会、针对癌症病人和家属。

 

关注癌痛治疗 改善生活质量。政府要有具体举措

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要提出具体要求、卫生政策的制订与实施,对专科医生的培训,毒麻药品的管理都是政府行为,政府应该加大这方面的决策和管理力度。认真贯彻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癌痛治疗方面的政策,加强对医生的业务培训。

首先,是毒麻药品的管理。早期制定的毒麻药品管理办法存在许多不方便。毒麻药管理应该再人性化一些。政府担心毒麻药品管理不当会引发毒品犯罪,但是不能因为担心毒品犯罪,就如此严管癌痛病人毒麻药品的使用。毒麻药管理部门应该结合中国如此多的癌症病人、晚期癌症病人和癌痛病人来考虑完善相关政策。政府应该进一步关注这部分特殊群体。

第二,是现行医保政策的修订。癌痛,特别是骨转移出现的癌痛,目前双磷酸盐类药物有很好的临床疗效。现在北京市只有第一代双磷酸盐药物进入了医保报销目录,如阿可达、博宁等,其他第二代双磷酸盐药物如择泰等效果好、副作用低又方便使用的药物都不予报销。双磷酸盐药物需要是每月打一次,希望医保部门尽快修订医保报销政策,将第二代或第三代双磷酸盐药物列入医保报销目录。

第三,国家应该在研发新药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癌症死亡已经跃居国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如此多的癌症患者、如此多的癌痛人群,政府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研发新药和止痛产品很有必要!

 

关注癌痛治疗 改善生活质量,医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医生是执行癌症病人治疗,帮助晚期癌痛患者缓解癌痛、改善并保障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主体。目前我国肿瘤界医生在掌握掌握癌痛治疗、遵守“三阶梯”原则和关注癌痛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做得不错。但更多的癌症患者并没有在癌症中心、肿瘤科治疗,而是分散在各个学科领域里接受治疗。很多综合性医院的非肿瘤科、非肿瘤专业的医生对癌痛治疗还是不重视,在癌痛诊断、治疗、分级处理方面还是不熟悉。利用这次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应该加大对临床医生的业务培训很有必要。

医务人员进行癌痛治疗的全员培训。

第一,中国有癌痛治疗临床实践指南,美国NCCN癌痛治疗-中国版每年进行修订,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应该认真学习、规范临床癌痛治疗。

第二,学习掌握目前癌痛治疗的新方法和治疗手段,特别是要让临床医生学会“话疗”。癌痛不仅是躯体疾病还是心理疾病。70%以上合并骨转移的癌症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心理咨询、心理干预和心理治疗对于癌痛治疗和改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临床医生要讲“普通话”,肿瘤专家要讲“人话”,用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进行“化疗”是现代肿瘤学赋予我们肿瘤医生的职责。

关注癌痛治疗 改善生活质量。媒体一定要积极主动参与

媒体在疾病主题宣传日或主题宣传周、或“肺癌关注月”时有科普宣传的访谈或文章。建议各主流媒体应该开“癌症专栏”、开办专家专访的同时,进行癌症防治科普知识的系列报道。同时进行专家-媒体互动、媒体-读者互动和专家-读者互动,通过平面的、网络的、有线的、无线的健康教育平台,利用我们社区健康教育的网络开展癌症防治科普知识宣传。

关注癌痛治疗 改善生活质量。核心的目标就是广大的癌症患者

临床医生和健康媒体要告诉癌症病人:医学在迅猛发展,医学在不断进步,目前我们有许多抗癌新药物、癌痛治疗新手段,各种肺癌、各期肺癌都有治疗策略和治疗手段,不要让癌症病人觉得没希望。针对肿瘤患者的医盲,肿瘤医生要做好癌痛治疗科普宣教。

 

目前癌痛治疗有十大“手段”

第一是外科手术。外科手术可以有效治疗癌痛,比如肺癌锥体转移的癌痛,通过手术,切除病变锥体,置换人工锥体和填充骨水泥,既可以有效缓解骨痛,改善生活质量,也可以减缓癌症发展、防治骨相关事件的发生,如病理性骨折或截瘫。

第二是化学治疗。大多数实体瘤都可以通过有效化疗缓解癌痛,晚期癌症的治疗目的不是为了根治疾病,而更多的是为了降低肿瘤细胞负荷,减轻癌痛,保证患者生活质量。我们应当相信,化疗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癌痛,特别是近年来不断涌现的抗癌新药。

第三是放射治疗。放疗止痛勿庸置疑,可以说是立竿见影。现在精确放疗技术,使放疗定位越来越精确,只精确放射有损害的骨痛部位,周围的健康组织不受损伤。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目前放射治疗技术可以保证做到精确放疗、有效止痛。

第四是分子靶向治疗。典型的癌症就是晚期非小细胞癌,晚期非小细胞癌发生骨转移出现癌痛,通过有效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同样可以有效缓解癌痛。近年来上市的易瑞沙和特罗凯等分子靶向药物可以有效治疗肺癌、缓解癌痛、显著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第五是内分泌治疗。典型的癌症是乳腺癌,晚期乳腺癌发生骨转移的几率很高。有效的内分泌治疗治疗原发病灶,同样也可以缓解骨痛。在医生的科学指导下,结合化疗等其他治疗手段,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可以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第六是双磷酸盐药物治疗。肺癌骨转移出现骨痛是因为骨组织的溶骨性破坏,导致一系列的骨相关事件,如骨痛和病理性骨折。双磷酸盐药物减缓骨溶解代谢,增加成骨代谢进程,阻碍骨的溶骨性破坏,减缓骨痛,避免骨折。目前。有效的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双磷酸盐药物治疗已经使成千上万的癌性骨痛患者获得了好的生活质量。

第七是止痛药物治疗。我们强调的治疗原则就是“三阶梯止痛”。建议止痛药能口服尽量口服,而且按照疼痛分级口服弱或强的吗啡药物。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是缓释吗啡片剂,每12小时口服一次。强调一定要按时定时给药。同时也有芬太尼贴剂,临床应用吗啡类药物止痛时要注意恶心、呕吐和便秘副作用,给予对症处理。

第八就是物理治疗。除了放射治疗外,还有射频消溶、介入治疗和神经损毁术都属于局部物理治疗,冷冻和热疗也都属于物理治疗,对于缓解癌痛临床效果肯定。目前物理治疗手段越来越多,介入治疗手段也越来越好。但是都要强调积极治疗原发病,综合地应用上述的各种治疗手段和药物治疗癌痛。

第九个治疗是中医药治疗。传统的中医药治疗和活血化淤的理论同样可以缓解癌痛,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模式已经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

最后一个是“话疗”——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结合有效的治疗癌痛的手段,对于真正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很有帮助。

我们希望广大临床医生要规范治疗。政府、医生、媒体和社会各界关注癌痛,积极参与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关注癌痛病人,改善生活质量

我们应该告诉社会,特别是肺癌和乳腺癌患者,发生全身多发性骨转移以后,有效的化放疗、靶向治疗、双磷酸盐药物治疗和遵循三阶梯止痛原则,是可以获得长期生存、带癌生存和良好的生活质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