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09年1月20日,在《心血管病预防与控制》杂志(CVD Prevention and Control)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由于近几十年卷烟吸食增加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今后几十年与烟草使用有关疾病和死亡预计在中国会大量增加。
研究发现
中国烟草消费趋势
- 中国国内卷烟年产量和消费量在30年内增加了3倍,从1978年的大约5000亿支增加到2006年的2万亿支以上
- 1952年,中国男性人均每天吸一支烟。到90年代末,人均每天吸15支烟
- 30到60岁的中国男性约70%吸烟,开始吸烟年龄平均为20岁左右
中国目前和将来烟草使用的健康后果
- 每年大约100万人死于烟草使用
- 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男性吸食的卷烟量增加幅度很大。由于吸食量增加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今后几十年由于烟草使用导致的疾病和死亡预计将显著增加
- 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到2050年,每年与烟草有关的死亡将增加到300万,到本世纪中叶,1亿人将死于吸烟导致疾病
- 到2030年,烟草将导致35到69岁年龄阶段三分之一的男性死亡,而在1990年,烟草导致这个年龄阶段男性死亡的比例为12%
研究的政策建议
- 今后几十年最有效的减少烟草导致死亡的办法是:目前吸烟者戒烟
- 降低儿童开始吸烟率,本世纪中叶和下半叶与烟草相关的死亡会极大地减少
- 中国应当
- 更多地向公众宣传吸烟的危害
- 实行明显的健康警告标签
- 执行创造100%无烟环境的法律
- 提高烟草税
- 让吸烟者更容易获得戒烟门诊的服务
Peto R, Chen ZM, Boreham J. Tobacco: The growing epidemic in China . CV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2009; [article in press].
作者简介:
理查德•佩托(Richard Peto),著名流行病学家,牛津大学教授。佩托教授创建了牛津大学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并担任中心联合主任。他总体的研究领域包括导致癌症的各种病因,具体领域包括烟草对人口的影响 。佩托教授是预测全球烟草未来趋势的专家之一。
陈铮鸣,牛津大学临床试验研究中心中国项目主任,负责在中国的多个大型项目,其中包括血管疾病和癌症的试验性治疗,以及慢性疾病病因的流行病学观测研究。他同时担任阜外-牛津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心联合执行主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名誉教授。
前一篇:肺癌门诊重要通知
后一篇:禁烟可使心脏病人数锐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