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医师的合法权益“箭出鞘”
中国卫生 记者
张新建 栾兆琳
医改的主力军是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镜教授认为现在针对医生执业的规范规定很多。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规定,医方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执业医师法》中规定“医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疗执业水平,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要“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总而言之,《执业医师法》对医师责任义务的规定很多,但对如何维护医师的合法权益,保护和调动医师执业积极性的制度规定几乎没有。
杨镜秘书长指出,由于医疗卫生行业以患者为服务对象,服务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因此,社会各界对卫生系统提出的要求高于其他服务行业,也严于其他行业。医务人员在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的同时,的确应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增强责任心,恪守职业道德,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救死扶伤职责,为患者解除病痛,促进其身心健康。但目前医疗服务环境亟待改善,全社会应尊重医师,让他们能真正成为医改的主力军。
杨镜秘书长说,中国医师协会主要职责是,维护广大医师的合法权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提供规范的医疗服务;不断提高医师的素质,加强行业自律等。因此,中国医师协会有责任组织广大医护人员参与到新的医改方案制订和修订工作中来,发出主力军的呐喊。
医生生存现状:超负荷、低收入与“白眼狼”
现在的医患关系是被扭曲的,是由于社会环境而造成的扭曲,北京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院长王杉教授说。“医患本来是同一战壕的战友,医生愿意提供最好的技术使患者得到康复,这也患者的愿望是统一的。可实际上,他们之间却存在着矛盾,并被媒体扩大化。”
王杉院长认为,医患矛盾并不是医生和患者两者本身的矛盾,实际上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同国家的医疗体制、医疗保障体制、医院的医疗服务体制等方面的矛盾。
我国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不应以营利为目的。但绝大多数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每年所能得到的政府财政补贴大概只占到医院总支出的10%到15%。医院要生存,就必须自己去找出路,这个出路主要是体现在药品批零差价和诊疗收费。于是在目前医疗技术性收费不高的情况下,以药养医是个普遍现象。
现在公立医疗机构普遍存在政策性亏损。2006年前,主要的公立医疗机构尚处于收支平衡的状态。之后,政府一系列的医疗降价政策,尤其是药品大幅度降价后,导致大型医疗机构出现赤字。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这样的三级甲等医疗机构,仅这几年药品降价,医院一年就亏损很多。虽然,公立医院除采取开源节流等措施外,在国家补偿不足的情况下,有些必然转嫁给病人。
王杉院长认为,改善医患关系,首先转变观念是基础。医务人员要转变单纯“治病”,需对患者进行人性化关心;患者也要转变观念,要明白医疗本身就是高风险的活动,治疗过程中有许多不可测的突发情况,不可能存在百分百的把握。
王杉院长告诉记者,国家每遇重大灾情时,如禽流感、汶川地震等,医院都要派出医务人员,同时还要保障医院日常的诊疗工作。医生自身还需不断地学习、继续教育和充电。王杉院长说,目前的医护人员已经在超负荷运转,可以说人力资源已经到了损毁性使用时期。
在这样的情况下,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动价值却不能得到体现。医院做一个心脏搭桥手术,费用约需几万元,而其中手术费只有2000元。这是需要7—8个人,耗时5—6个小时才能完成的特大型手术,平均下来每人每小时的人力成本只有42块钱。医疗服务的绝对价值、相对价值何以体现?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生本应是广受尊重的职业。社会上竟有人把医生称为“白眼狼”。医师应得到社会尊重。这是做人起码的需求。
新医改要顾及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要尊重医务人员物质上的基本需求,否则医改将会成为“空中楼阁”。
要为医生的职业风险买单
长期从事胸外科工作的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副会长兼总干事、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教授,更能体会外科医生面临的职业风险。外科医生不敢越雷池一步。一是对有手术风险大的抢救性手术敬而远之。据支修益教授介绍,许多外科医生已经开始采取自我保护性治疗。医生在给病人做难度大的肺癌手术时,开胸探查手术一看,可能会有一定的手术风险、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后果,鉴于目前医患紧张的现实,如果家属不积极,更多的外科医生不愿意承担更多的手术风险;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和麻烦,许多医院的胸外科医生宁肯让患者多做一些相关检查以确保手术的安全。
二是外科医生职业风险高,低回报;使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人才不再选择医生职业。每一个患者进入医院,即使疾病治好了,也多认为是医生应尽的本分;如果出了意外,花费了许多钱财、没有治好疾病,在很多时候,大多数家属都会认为医生失职。支修益教授说,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往往是受多因素影响的,很少有一个疾病只有一个原因或一个结果,多数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使近年来医疗水平进步很快,其实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是有限的,以有限的医疗水平去应付无限的病魔,不可能做到让每一个患者都能满意。现在我国的卫生系统处于一个十分尴尬地位,许多服务对象因对医保政策不满意率在增加,职业“医闹”越来越多。支修益教授认为:造成医患矛盾的最终焦点集中到医疗保障制度不到位,目前首都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和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面对长时间不变的医疗保障体制和基本医疗目录,百姓的不满意率在逐年上升。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多数患者和家属都要求医生要拿出相关证据。现有的举证倒置,法律往往偏向患者这个弱势群体。一些有一定风险的肺癌手术近年来正在逐渐减少。几乎每家大的医院每年都会遇到外科手术并发症惹来的医疗纠纷。社会上有句顺口溜:“要想富,做手术,做完手术告大夫。”
事实上,外科手术出现各种手术并发症,给病人造成身心的伤害,是每一个外科医生都不愿意看到的,而且都会积极地进行抢救。
支修益教授建议,医疗机构要尽快推行医生职业风险保险制度。现在有些医院为外科医生投了医疗风险保险,有的医院还没有投。必须进一步完善医保制度和医疗责任险,以化解目前不断增长的医疗纠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