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为庆祝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成立五周年暨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成立
“首都癌症论坛”今天下午2-5点在首都医科大学校本部举行。
演讲嘉宾:
程书钧
主要研究方向和目标是探讨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从中甄别出可应用于肿瘤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预后判断、以及预防或干预的分子标志物或分子靶点。近年来承担多项国家“九七三”计划、“八六三”计划以及北京市肿瘤重大科研工作;在高水平国际杂志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与美国休斯顿大学M.D. Anderson 癌症中心、英国伦敦大学皇家肿瘤研究所有科研合作。现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肿瘤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北京市重大肿瘤专项的首席科学家。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北京抗癌联盟主席,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Mao Li M.D.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Thoracic Head and Neck Medical Oncology, Division of Cancer Medicine,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 D.Anderson Cancer Center, Houston, Texas.
Director, Laboratory Research Programs, Department of Department of Thoracic/Head and Neck Medical Oncology, Division of Cancer Medicine,University of Texas M. 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Houston, Texas
支修益教授 1983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主要从事肺癌外科治疗和多学科综合治疗。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和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副主任。在肺癌外科手术治疗及多学科综合治疗领域,特别是在中晚期肺癌和高龄肺癌病人外科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和术后辅助化疗以及多学科综合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担任多项肺癌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和中美肺癌临床合作CCTC项目负责人。目前担任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CATS副会长兼总干事、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会CSTCS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中国癌症基金会CFC控烟与肺癌防治工作部主任,中国抗癌协会CACA科普工作部部长、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MTA副主任委员、北京健康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和北京医学会理事兼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胸外科学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