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6年癌症居我国居民死亡原因首位

(2008-04-27 11:17:00)
标签:

杂谈

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因,占死亡原因20%以上。我国2006年对30个城市和78个农村县死亡原因的统计表明,与2005年相比,城市和农村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分别上升18.6%和23.1%,增长速度非常惊人。与此同时,我国癌谱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乳腺癌和大肠癌已跃居恶性肿瘤发病前十位,胰腺癌和肾癌发病率的上升十分显著;胃癌和肝癌发病率仍居高不下。


20年间,男性发病前十位的恶性肿瘤中,肺癌、肾癌、大肠癌和脑瘤呈上升趋势,其中肾癌升幅最大,累计上升111.72%;食管癌、胃癌、肝癌则出现了下降趋势,其中食管癌降幅最大。

而女性发病前十位的恶性肿瘤中,胰腺癌、乳腺癌、肺癌和卵巢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胰腺癌上升幅度最大;呈下降趋势的有宫颈癌、食管癌、胃癌和肝癌,其中,宫颈癌下降幅度最大。但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年轻人宫颈癌发病率也呈现了上升趋势,值得重视。

虽然部分肿瘤发病率下降,但我国肿瘤总体发病率依然会继续走高。现在,肺癌仍居我国癌症第一杀手的位置,女性乳腺癌增长迅速,将成为威胁我国女性健康的第一杀手,其次为肺癌、大肠癌、肝癌和卵巢癌。


病因预防是降低发病率的最重要方法之一,即确定影响恶性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寻找易感人群。肿瘤发病率的变化主要受人口年龄结构、营养、遗传、环境、生活方式和经济水平、教育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吸烟、肥胖、糖尿病、病毒感染、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更是首当其冲的原因。可见,肿瘤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只要杜绝了不良生活习惯,癌症完全可以被挡在门外。


据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邓小红教授介绍: 2007年北京市居民死亡66421人,死亡率为5.51‰。死因仍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损伤中毒,占总死亡人数的86.58%。

而传染病人数死亡所占的比例很低,仅占总死亡的0.91%,其中病毒性肝炎和结核病的死亡人数最多。和2006年相比,去年前十位死因顺位有了一定的变化。其中,恶性肿瘤由第三位升至第一位,占去年本市居民总死亡人数的24.55%,并以肺癌、肝癌、肠癌为主;脑血管病由2006年的第一位降至第二位,心脏病死亡由2006年的第二位降至第三位。

在恶性肿瘤死亡中,男性、女性排在第一位的都是肺癌。此外,2007年城区总死亡率为5.34‰,郊县总死亡率为5.90‰,郊县略高。城区的首位死因是恶性肿瘤,郊县的首位死因是脑血管病。

“治癌靠医生,防癌在自身”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郝希山院士强调指出,由于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以致很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必须建立规范和系统的恶性肿瘤筛查系统,真正做到早防早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