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北京老年疾病研究中心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近年来,在70岁以上高龄肺癌的外科手术、靶向治疗和多学科综合治疗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
我们认为:即使80岁以上的高龄肺癌患者,通过微创手段为主要方式的外科手术,再加上现代化的重症监护设施和围手术期管理,手术恢复得也很好。只要没有远处转移、心肺功能正常、身体条件允许,征得病人或家属同意,高龄肺癌患者可以通过VATS手术或小切口胸外科手术同样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需要强调的是:高龄病人术前准备一定要充分,以肺叶切除为主,尽量避免全肺切除,术中操作一定要轻柔,术后呼吸道管理和合并症的处理要加强。只要坚持治疗前临床分期,遵守肺癌诊断治疗规范,重视术后辅助综合治疗,肯定会让许多老年肺癌患者获得临床收益。
对于所有的老年肺癌患者,外科治疗前都必须要有准确的病理诊断和临床分期。所有的老年肺癌患者都可以耐受有创手段取得病理及分期。准确诊断和临床分期的缺失可能会造成治疗方案的偏差从而使老年肺癌患者失去治疗机会或接受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老年肺癌患者术前风险评估和心肺功能评价是胸外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关键步骤,那些心肺功能良好的老年肺癌患者可以很好的耐受肺癌根治性手术(肺切除加肺门、纵隔淋巴结清除术),特别是在当今采用微创胸外科技术的前提下。那些心肺功能较差的老年患者则可以采用微创的手术方式,如电视胸腔镜下肿瘤楔形切除或术中的射频消融治疗技术。
目前我国很多老年肺癌患者没有得到正确的外科治疗和综合治疗。这可能与高龄会增加手术死亡率的陈旧观念有关,或者一些老年肺癌患者就医开始就直接找肿瘤内科医师会诊,接受非手术保守治疗。
老年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与手术切除范围和围术期管理有关。术后5年生存率也与手术切除范围和综合治疗有关。全肺切除、肺叶切除、肺段切除和楔形切除术后风险依次降低而复发率依次升高。当今胸外科医生采用肺段切除和楔形切除作为心肺功能不全的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理想术式,术后结合辅助化疗或辅助靶向治疗也可以获得满意的长期生存。
有经验的胸外科中心和肺癌中心倾向采用电视胸腔镜或小切口行肺癌病灶楔形切除治疗80岁以上肺癌患者。最近的SEER数据显示对于71岁以上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叶切除和楔形切除的长期生存率近似。
电视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在老年肺癌患者中很有前途,因为这部分患者Ⅰ期肺癌较多。另外在三年以内,肺叶切除和楔形切除组的生存曲线是重合的,三年以后才有差异。因此对高龄肺癌患者而言,电视胸腔镜楔形切除是最理想的选择,因为微创技术、切除的肺组织较少,手术时间短、所以患者术后恢复更好。
近几年靶向治疗药物的出现,手术标本EGFR的检测可以使更多地靶向人群临床受益。但是电视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由于不能很好的清除N1x和N2x,术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可能会有所升高。并不是所有的老年肺癌患者都适合电视胸腔镜楔形切除。
高龄肺癌患者的手术方式还取决于患者的生理年龄、心肺功能评价、肿瘤的大小和位置。一般来讲直径>3cm或者局限于肺叶内的周围型肺癌最好做肺叶切除。另外我们发现电视胸腔镜技术可以降低心肺功能不全带来的手术风险,但是不能降低由低功能状态评分(PS)带来的风险。
一方面新的技术、筛查手段和现代化监护手段降低了胸外科手术的围术期风险;另一方面新的功能状态评分量表和相关研究以及新的靶向治疗药物可以帮助医生量化在老年肺癌患者外科治疗的受益情况。对于风险较高的老年患者可以选择姑息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因此在老年肺癌治疗中出现了一个新领域,即对老年患者各种可能治疗手段的分析并预测治疗后的效果。
现在的胸外科医生已经不能因为患者年龄大而拒绝为他手术。他们需要成为有肿瘤内科医生、放疗科医生共同组成的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小组里积极的一员,通过综合评价患者病情,结合现有的各种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肯定,应持积极态度。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重视合并症的诊断与治疗、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选择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充分运用现有的微创胸外科技术、简巧细快的老年人手术原则、加强术中与术后监测和防治术后并发症,是减少高龄肺癌手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和改善生存质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