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来历
公元三世纪,古罗马有一位暴君叫克劳多斯(Claudius)。离暴君的宫殿不远,有一座非常漂亮的神庙。修士瓦伦丁(Valentine)
就住在这里。罗马人非常崇敬他,男女老幼,不论贫富贵贱,总会群集在他的周围,在祭坛的熊熊圣火前,聆听瓦伦丁的祈祷。
古罗马的战事一直连绵不断,暴君克劳多斯征召了大批公民前往战场,人们怨声载道男人们不愿意离开家庭,小伙子们不忍与情人分开。暴君克劳多斯为了保证人们忠于战争,他下令禁止人们于此时结婚,甚至连已订了婚的人也要马上解除婚约。许多年轻人就这样告别爱人,满怀悲愤地走向战场。
修士瓦伦丁对暴君克劳多斯的虐行感到非常气愤。当一对情侣来到神庙请求他的帮助时,修士瓦伦丁在神圣的祭坛前为他们悄悄地举行了婚礼。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来到这里,在修士瓦伦丁的帮助下结为伴侣。消息终于传到了暴君克劳多斯的耳中,暴跳如雷的他命令士兵们冲进神庙,将修士瓦伦丁从一对正在举行婚礼的新人身旁拖走,投入地牢。公元270年的2月14日,瓦伦丁在地牢里受尽折磨而死。悲伤的朋友们将他安葬于圣普拉教堂。
为了纪念修士瓦伦丁,人们就把这一天作为“情人节”。
情人节的传说
(一)

古罗马时期,2月14日是为表示对约娜的尊敬而设的节日。约娜是罗马众神的皇后,罗马人同时将她尊奉为妇女和婚姻之神。接下来的2月15日则被称为“卢帕撒拉节”,是用来对约娜统治下的其他众神表示尊敬的节日。
在古罗马,年轻的男性和少女的生活是被严格分开的。然而,在“卢帕撒拉节”,小伙子们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心爱的姑娘的名字刻在花瓶上。这样,过节的时候,小伙子就可以与自己选择的姑娘一起跳舞,庆祝节日。如果被选中的姑娘对小伙子也有意的话,他们就会坠入爱河并一起步入教堂结婚。后人为此而将每年的2月14日定为
情人节 。
情人节的传说 (二)

传说中瓦沦丁是最早的基督徒之一,那个时代做一名基督徒意味着危险和死亡。为掩护其他殉教者,瓦沦丁被抓住,投入了监牢。在那里他治愈了典狱长女儿失明的双眼。当暴君听到着一奇迹时,他感到非常害怕,于是将瓦沦丁斩首示众。
据传说,在行刑的那一天早晨,瓦沦丁给典狱长的女儿写了一封情意绵绵的告别信,落款是:From
your
Valentine(寄自你的瓦沦丁)。
其实远远早于公元270年,在罗马人崇拜的众神中,畜牧神卢波库斯(Lupercus)
掌管着对牧羊人和羊群的保护。每年二月中,罗马人会举行盛大的典礼来庆祝
牧神节(实际上是对即将来临的春天的庆祝)。
据史料记载,安东尼(Mark Antony) 就是在公元前44年的
牧神节上将王冠授与凯撒(JuliusCaesar)的。每年的二月十五日,修士们会聚集在罗马城中巴沦丁(Palantine)
山上的一个洞穴旁,据说在这里,古罗马城的奠基者(Romilus
and Remus)
被一只母狼扶育长大。
在拉丁语中,羊皮鞭被叫做februa,鞭打叫做fabruatio,实际上都含有'纯洁'的意思。二月的名字(February)就是由此而来。随着罗马势力在欧洲的扩张,牧神节的习俗被带到了现在的法国和英国等地。
基督教的兴起使人们纪念众神的习俗逐渐淡漠。教士们不希望人们放弃节日的欢乐,于是将牧神节
(Lupercalia) 改成
瓦沦丁节
(Valentine's
Day),并移至二月十四日。这样,关于瓦沦丁修士的传说和古老的节日就被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这一节日在中世纪的英国最为流行。未婚男女的名字被抽出后,他们会互相交换礼物,女子在这一年内成为男子的Valentine。在男子的衣袖上会绣上女子的名字,照顾和保护该女子于是成为该男子的神圣职责。
有史可查的现代意义上的瓦沦丁情人是在十五世纪早期。法国年轻的奥尔良大公在阿根科特(Agincourt)战役中被英军俘虏,然后被关在伦敦塔中很多年。他写给妻子很多首情诗,大约60首保存至今。用鲜花做瓦沦丁节的信物在大约两百年后出现。法王亨利四世(HenryIV)的一个女儿在瓦沦丁节举行了一个盛大的晚会。所有女士从选中她做Valentine的男士那里获得一束鲜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