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目前肺癌的最好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但能够使用常规外科手术的肺癌只有肺癌的30%。二十一世纪临床医学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革命,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新概念、新方法日新月异,临床医学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近年来,微创外科得到了很大发展。借助新的治疗仪器,很多外科手术被创伤很小的介入疗法所取代,因此有人说二十一世纪的外科是微创外科的时代。
CT引导下肺癌射频消融治疗
美国Pittsburgh大学医学中心
胸外科James D Luketich主任
肺癌是美国肿瘤导致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对于可以切除的肺癌,外科手术切除是一线治疗,尤其是早期肺癌的最佳治疗方法。对于有多种全身伴发疾病的不适合手术的高危肺癌患者,通常的放疗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10%-21%。放疗的效果并不理想,Pittsburgh大学医学中心正在进行CT引导下肺癌射频消融治疗与放疗的疗效对比观察。以下将对肺癌射频消融治疗方法的使用进行讨论。
射频消融(RFA)
射频消融(Radio Frequency Ablation RFA)是通过400至500Hz交流电使一组电极丝周围组织摩擦振荡产生热量的一种热疗方法。在CT引导下,电极针进入肿瘤内,电极针中的多极电极丝在肿瘤中展开,可最大限度地传输热量,可达到90度,使电极针周围精确范围内的组织凝固变性坏死。射频消融成功地运用于肝肿瘤的治疗,但是在美国对肺肿瘤射频消融治疗近年来才有报道。
在Pittsburgh大学医学中心,我们已报道了早期肺癌和转移性肺癌的的射频消融治疗。我们的初期研究是对18个肺癌病人的33个肿瘤进行射频消融治疗。这些肺癌病人的肺功能和体力均不适于其他治疗方法或不能适于手术。肿瘤的平均直径为5.3cm。因为RFA后还有局部残存肿瘤灶,使RFA的疗效评估有一定影响。因此我们不但分析消融灶体积的变化,还观察CT下消融灶性质的改变及PET下消融灶代谢活动的改变,应用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标准进行评估。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在随访中判断治疗的效果和肿瘤的发展进程。50%病人达到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35%病人达到稳定(SD)。研究表明,射频消融治疗对直径5cm以下肿瘤更显著。我们对18个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进行持续观察,在随访14个月时,83%病人存活。肿瘤原位生长的控制效果比通常的放疗治疗效果好。
Lencioni及同事对他们使用射频消融治疗的14个Ⅰ期肺癌病人的报道显示,Kaplan-Meier分析显示中位随访9个月,1年生存率达81%。我们最近报道了伴有多种全身伴发疾病的Ⅰ期高危肺癌患者经射频消融治疗后,89%肿瘤灶得到局部控制,没有病人因射频消融治疗导致死亡。在随访中发现有8个小的肿瘤灶有进展,出现肿瘤灶进展的中位时间为27个月。经评估病人的1年生存率在95%左右。中位生存期没有达到。
结论
对于可手术的肺癌病人外科手术是最佳的治疗方法。射频消融治疗对于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是一种更新的治疗方法。对于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评估还涉及到选择最适合射频消融治疗的病人及辅助治疗的影响。
随着射频消融技术在肺癌治疗领域的的应用,肺癌治疗相关科室胸外科、呼吸科、肿瘤科、介入科医生们学习这一先进技术的迫切性日益强烈,越来越多的国内各省及海外华人肺癌患者及家属进行电话和网上咨询,希望得到这一国际先进技术的治疗。
为满足广大临床医生进修学习、广大海内外肺癌患者求医的要求,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和放射影像科正在筹备成立 标准化肺癌射频消融诊疗中心。 在首都医科大学肺癌中心主任和胸外科主任直接领导下,专设3-5位胸外科资深医生(博士1名、硕士2名、本科生1-2名)、1位放射科医生、1位胸外科护士专人小组,接待海内外肺癌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同时制定中国肺癌射频消融治疗诊疗指南和规范化操作流程。
标准化肺癌射频消融诊疗中心要求进行系统配置如下:
1、特设肺癌射频消融门诊;每星期一上午支修益主任门诊将接待海内外肺癌患者
2、设立肺癌射频消融床位;50-10张肺癌RFA床位
3、固定肺癌射频消融手术日;每星期四下午4:00-8:00
4、设立肺癌射频消融咨询电话;63027064,83198287
5、建立肺癌射频消融随访制度。设立专门诊室和计算机信息系统
到中心进修的各省医生将得到全球标准化的肺癌射频消融技术知识、设备应用、临床操作培训,因要求学习的各省医生较多,请提前3个月报名。
下图是即将建成的全球标准化肺癌射频消融诊疗中心使用64排CT在手术时进行三维立体成像定位:
目前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是中国唯一采用64排螺旋CT-三维立体成像定位的肺癌射频消融诊疗中心,其技术成熟度已达到美国肺癌射频消融三维立体成像定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