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由于目前我们国家存在吸烟低龄化的倾向,青年人平均吸烟年龄已经由1984年的22.4岁下降为现在的19.7岁。随着烟民的低龄化,得肺癌的年龄也一样会下降。
医学上在衡量烟民吸烟量时,一般把每天吸烟的支数乘以吸烟的年数称之为“吸烟指数”,例如一位烟民吸烟20年,平均每天吸一包(20支),那么,这位烟民的吸烟指数就是20×20=400。“吸烟指数”大于400的烟民列为肺癌的高危人群。吸烟指数表示的是累积吸烟量跟得肺癌的关系,如果每天吸烟20根,在50岁开始抽烟,70岁就达到了这个危险线,如果20岁开始吸烟40岁就达到了。
由于烟民低龄化,肺癌病人的年轻化趋势已经表现出来。现在肺癌不光是中老年人“特权”了,在年轻人当中也是越来越多。经常在门诊看到年轻的病人,我接诊的最年轻的死于肺癌的病人只有21岁,我的病房曾经同时有三位年纪小于40岁的病人。
经验:控烟干预可有效降低肺癌发病率
我国是世界烟草消费大国,烟民约3.5亿,占世界烟民的三分之一,如果将与吸烟有关的各种疾病所致的死亡均统计在内,我国目前每年约有100万人因此死亡。
欧美一些国家的情况表明,有效的控烟干预可明显遏制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并使之下降。吸烟与肺癌的发生呈剂量—效应关系,每日吸烟25支以上,肺癌发病率为227/10万;15—24支为139/10万;1—14支为75/10万。
当前很多烟民对戒烟有一些错误的观念,说吸烟以后突然戒烟不好。对此,支修益教授说,我们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只要戒烟,就会有相关的疾病患病率的降低,甚至是一些与吸烟相关的癌症、心脑血管疾病也会随之减少,吸烟者即使中年戒烟,也会减少患肺癌的危险。对吸烟者来说,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戒烟以后,根据不同的年龄,可获得相应的寿命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