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天向大家介绍一种能够帮助烟民戒烟的戒烟新产品——尼派®(尼古丁透皮贴剂)。
尼派®(尼古丁透皮贴剂)在国外已有十多年的临床经验,是一种基于尼古丁替代疗法的尼古丁透皮贴剂片。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缓解烟瘾及戒烟的首选治疗方法。
尼派®(尼古丁透皮贴剂)有助于戒除烟瘾,减轻吸烟者的成瘾行为和各种戒断现象。它通过皮肤直接吸收尼古丁,使用8—10小时后血浆浓度达到稳态血液浓度,移去尼古丁透皮贴剂后,血浆尼古丁浓度缓慢下降。尼派®一日一次,一次一片,能维持24小时有效浓度。
临床试验证实:尼古丁替代疗法是WHO推荐、美国FDA批准、并经循证医学证实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少而轻的药物戒烟方法;美国国家卫生部于1996年在向全国发行的《戒烟手册》中,明确提出尼古丁替代疗法是所有医生和戒烟专家必须首先向病人推荐的戒烟手段。NRT的主要治疗原理是以非香烟的形式,提供部分原来从香烟中获得尼古丁,而治疗量的尼古丁远远低于从香烟中的获得量,既可以减轻戒烟时出现的戒断症状,提高戒烟的成功率,又避免吸烟产生的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和焦油)对身体的毒害。NRT疗法经广泛临床研究证实能有效控制烟瘾,缓解戒烟过程中的不适症状,戒烟成功率大约是安慰剂的两倍。
长期以来,人们对尼古丁的认识存在一个误区:认为通过吸烟途径吸入的尼古丁会导致癌症。但是,1988年美国医药专家研究表明,尼古丁不是致癌物,而是导致成瘾的物质, 烟草燃烧时产生的多种有害物质是危害健康的元凶。这些有害物质含的致癌物就多达40种以上。尼古丁最大的危害在于它的成瘾性,且作用极为迅速,吸入只需7.5秒就可达到大脑。吸烟者一旦成瘾,每30—40分钟就需要吸一支烟,以维持大脑尼古丁稳定水平,当达不到这一水平时,吸烟者就会感到烦躁、不适、恶心、头痛并渴望补充尼古丁,这种对尼古丁的依赖又称生理依赖。若停止吸烟或断然戒烟,则会出现烦燥不安、易怒、焦虑、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心率降低、食欲增加等烟的戒断症状。
尼古丁依赖还包括心理依赖,表现为对烟的强烈的渴求, 又称 “心瘾”, 吸烟者只有克服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 才有可能最终成功戒烟。
因此,若想戒烟,最根本的办法是摆脱对尼古丁的依赖。尼古丁替代疗法是目前国际上最普遍使用的治疗方法。它一方面可使戒烟者逐渐递减对尼古丁的依赖,与此同时,又避免了因烟草燃烧而吸入有害物质, 从而避免了患慢性病和致癌的可能性。吸烟者使用尼派(尼古丁透皮贴剂)后,既可以避免烟草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又可消除或降低戒烟时难熬的戒断疗法,从而帮助吸烟者轻松戒烟。
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吸烟与肺癌、心脏疾病、支气管炎、肺气肿、消化性溃疡等多种疾病有关。调查发现,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因肺癌死亡的患者中,87%是由吸烟(包括被动吸烟)引起的。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死于吸烟有关疾病的人高达400万,平均每秒钟就有一个人死于吸烟有关疾病。如果不加控制,到2030年,每年死于吸烟有关疾病的人数将达到1000万人,而我国将占200万人。此外,被动吸烟或二手烟的危害也十分巨大。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丈夫吸烟的女性的肺癌患病率为丈夫不吸烟者的1.6—3.4倍。
据卫生部《2006年中国“吸烟与健康”报告》统计,2002年我国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35.8%,其中男性和女性吸烟率分别为66.0%和3.1%。我国的吸烟者约为3.5亿,占世界烟民的三分之一。此外,我国吸烟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由22.4岁降为19.7岁。据调查,随着全社会戒烟意识的不断加强,中国有一半以上的吸烟者心存戒烟的想法,17%的烟民,也就是大约有6000万人迫切要求解除对香烟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