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大家都知道,肺癌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简单地讲,直径小于3cm的肿瘤没有外侵,并且没有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肺癌,我们称之为“早期肺癌”;一旦有了肺门淋巴结转移,或者肿瘤因吉胸膜,我们就把它定义为“早中期肺癌”;如果肺癌出现了纵隔淋巴结转移(不论是同侧,还是对侧),我们就把他们列入“局部中晚期肺癌”!但我们发现肺癌患者出现了肺外转移,如颅脑转移、骨转移、腹腔转移时,这就属于晚期肺癌了。
而医学临床上,我们是把肺癌分为一期(I期)、二期(IIa期)、三期(III期)和四期(IV期),而I-III期肺癌又分别再分为Ia期、Ib期、IIa期、IIb期、IIIa期和IIIb期。具体的定义,百姓们不一定记得那么清楚,按照上面讲的早、中、晚期就完全可以了。但是一定要知道:早、中、晚期肺癌的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早、中、晚期肺癌的治疗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经常要讲:肺癌治疗前一定要做到先分期,后治疗!
常规的胸部螺旋CT、颅脑核磁、全身骨扫描、和腹部超声波(或腹部CT)是必须的检查,近年来许多肺癌中心和肿瘤医院还常规进行肿瘤标记物检查。手术的病人还必须要完成心肺功能、肝肾功能检查,以及一些凝血机制方面的检查!针对纵隔淋巴结术前确诊率比较高的依次为电视纵隔镜、经气管镜穿刺纵隔淋巴结活检、胸部PET或PET-CT扫描检查,而针对于肺外转移,则必须要完成颅脑核磁、全身骨扫描、和腹部超声波(或腹部CT)检查,因为这些都是肺癌容易转移的部位。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和局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都可以从外科手术中获得临床受益,特别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而晚期肺癌开刀手术效果肯定不好!所以,我劝告百姓:得了肺癌以后,千万不要着急!一定要冷静的接受疾病,一定要把临床分期搞明白!该做的检查所一定要做!明确了肺癌的临床分期,再说外科手术治疗的事。千万不要一住院,就四处托人找关系给你做手术。
目前,早期和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还是以外科手术为主,局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则需要进行术前术后的化疗。晚期肺癌则需要更多的化疗药物、靶向治疗和其他公司提供的最新药物。同样,病人家属也多是染上了“恐惧症”。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宣武医院胸外科对于所有肺癌病人治疗前都要常规进行胸部螺旋CT、颅脑核磁、全身骨扫描、和腹部超声波(或腹部CT)以及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这些项目都是医保报销的检查项目。必要时我们还要做胸部或全身PET检查、电视纵隔镜检查!
临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肺癌病人,刚刚明确肺部有病变,既没有肺癌的确切诊断(病理组织学诊断),也没有做颅脑核磁、全身骨扫描、和腹部超声波(或腹部CT)检查,找到一个熟人医生就做了肺切除手术,并告知病人时作了根治性切除手术,术后不需要任何治疗。没有想到,术后不到一个月(或三个月)就出现了骨转移或颅脑转移。其实这个肺外转移灶术前就早已有了,只是医生没有检查出来而已。让病人白白挨了“一刀”!在这里,我还要告诉肺癌病人和家属:得了肺癌一定要去肺癌专科医院!家属还要上网了解一些肺癌诊疗的基本常识,如果您找到的医生什么分期检查都没做,直接就要给你“开刀”手术,我建议你赶快转院!
肺癌手术前或者是化疗前,病人家属一定要知道自己的亲人是哪一种类型的肺癌(常见肺癌的病理类型:鳞癌、腺癌、小细胞肺癌、鳞腺癌、和大细胞未分化癌),知道病人是属于哪一起肺癌?采用哪一种治疗手段对自已的亲人更有益处?主管医生也应该对病人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不要恐惧癌症!要科学治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