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个旨在限制全球烟草和烟草制品的公约《烟草控制框架公约》,2005年02月27日在全球40个国家生效。它是由世界卫生组织主持达成的第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公共卫生条约,也是针对烟草的第一个世界范围多边协议。迄今为止,共有192个国家在公约上签字,是世界上第一个公共卫生条约,是目前谈判最短签属最快的公约。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全球目前有烟民约13亿人,每年有近500万人因吸烟而死亡,烟草已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号杀手。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020年每年因吸烟致死的人数有可能增加一倍。
对于全世界来说,烟草都是一种超级大宗商品,也是世界各国非常重要的财政来源,甚至是许多国家的财政支柱。昨天一位网友提到的对于烟草大国中国,控烟工作将会处于进退也两难的境地。实际上,为了中国民众的生命健康,10年前中国已在努力地并卓有成效地进行戒烟、禁烟活动。
1997年8月24日,由中国吸烟与健康协会和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第十届世界烟草或健康大会”,大会的主题命名为“烟草,不断蔓延的瘟疫”。中国政府重申了严禁香烟进口法令,并严厉打击香烟走私。在广告法及销售方面,都实现了专控和专卖。
截止2004年年底,全国已有400多个城市,以立法或政府令的形式,提出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北京,上海,珠海等10个城市率先成为无烟草广告城市。2004年,卫生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做好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准备工作。
2005年2月4日,卫生部发布《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年)》提出控制烟草危害与成瘾行为的目标:到2010年,90%的中小学校、90%的医院,要成为无烟场所。继续开展创建“无烟草广告城市”工作,到2010年,“无烟草广告城市”占地市级以上城市总数的30%。批准《公约》在未来25年,将降低吸烟率10%,减少1.1亿烟民,使中国烟民维持目前水平,为3.2亿左右。
2007年中国已进行了一系列控烟活动。4月15-22日中国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上提出:拒绝烟草,远离癌症!5月31日世界无烟日中国提出的口号是:拒绝二手烟!期间,中国癌症基金会控烟与肺癌工作部开展了在医院开设控烟与肺癌防治健康大课堂,编辑科普宣传刊物,开办控烟专栏,争取国际资助和国家项目,志愿者服务等一系列控烟教育工作。中国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们正在积极地进行自身戒烟活动,以给全社会的吸烟人群以榜样带头作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