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托比·利希蒂希: 每一棵树上都有一只乌鸦

(2013-06-23 13:32:46)
标签:

文化

《动物园时光》结构华丽非凡,穿插以雅各布森的睿智,华丽的文字游戏和无限的充沛精力。然而,所有这些加在一起,其实也就是寻常可见。

 

http://image.dfdaily.com/2013/6/23/635075477601273750nEO_IMG_623i061k1.jpg每一棵树上都有一只乌鸦" />

《动物园时光》

【英】霍华德·雅各布森

Howard Jacobson

Bloomsbury

2012年出版

 

  任何人都会觉得霍华德·雅各布森(Howard Jacobson)对文坛不满。他的小说新作讲述的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英国柴郡犹太漫画作家的故事,他从未得到应有的认可,被智性破产的世界几乎闷毙——到 处是有自杀倾向的出版商,薄情寡义的经纪人,呆滞的文学编辑,还有无知愚蠢的读者。在这本书里,文化正在走向死亡,文学已经死亡,聪明高眉的有幽默天分和 鉴别能力的作家注定会经历职业失败。不过这可不是霍华德·雅各布森栖居的世界,因为他在2010年以《芬克勒问题》(The Finkler Question)获得了布克奖。

  雅各布森式的另一个自我名叫盖伊·阿贝曼(Guy Abelman),他是自封的变态理想主义者,放弃了家族生意(位于维尔姆斯洛的一家叫威廉明娜的精品店),改行写情欲四射的小说(“情色小说……真是一 个一本正经的同义反复:难道所有的小说不应该都是情欲的吗?”),主人公是一位正统教拉比的研究灵长类动物的女儿。在盖伊堕入长篇大论的文学晦涩之前,小 说已经有了相当的淫荡篇幅。盖伊的妻子凡内莎也梦想成为小说家,她有着一条毒舌,又恪守乏味的正直生活,盖伊对她既充满蔑视,又不时在她身上得到迸发的性 满足。凡内莎的母亲波比则暗示着更多的性期待,她是个六十多岁的红发徐娘,“像一片在龙卷风里的苹果园一样招摇活泼”,这个比喻里的禁果已经多到编一个极 好的故事的潜质。这三个人物花了很多时间在一起,一起去赌场,一起去澳大利亚内陆过集体假期,一起玩拼字游戏,盖伊会找一个“t”去补完整 “roilism”(troilism的意思是三人性行为——译注)。

  小说中盖伊一边热烈地谋划着如何占有波比,一边思考着生命中的种种失望,于是他决定写一部小说,讲一个挣扎的小说家迷恋丈母娘。盖伊说,“我知道什么时候作家有麻烦,就是当他依赖写作去写作的时候。”他只是徒劳地尝试着自我宽慰。

  盖伊的经纪人弗朗西斯是个沉迷于社交媒体的讨厌鬼,他被一个荷兰电影导演德克·德·沃尔夫的油嘴滑舌的网站吸引之后,给盖伊写了一封文不对题的 邮件,希望劝说他“以环境科学家为小说主人公写部小说”。所有这些人都在“大衰退”中命悬一线,女权写作组织谴责盖伊笔下的女性形象十分薄弱,一个出版商 希望用一系列小开本的“书档版”来“拯救阅读”,一个长得像海明威的流浪汉徒劳地辩论着“牛津逗号”(列举多个对象时,在最后的“和/或”前加的逗号—— 译注),几位文学评论人比如强尼·乔布森会指责我们这位主人公写的文学作品“微妙地呈现了文学本身的无用性”。盖伊的父母也会走过场,还有从小与他有竞争 关系的兄弟雅各布森,真是引诱人们疏远哈西德派犹太人的大集合。虽然这些人物在将近结尾处才出现,我们在一个公墓里看到了他们,“倾身悼亡,好似一片耳语 的丛林,每一棵树上都有一只乌鸦”。

  这里才到了《动物园时光》的旨趣,小说的结构华丽非凡,穿插以雅各布森的睿智,华丽的文字游戏和无限的充沛精力。然而,所有这些加在一起,其实 也就是寻常可见,倒不是说这小说“微妙地呈现了文学本身的无用性”,但也没有如希拉里·曼特尔最近所提倡的小说应该做的——“给我们带来新见闻”。雅各布 森最好的作品《卡路奇之夜》(Kalooki Nights)、《犹太小根》(Roots Schmoots,“Schm”是意第绪语中的前缀,加在名词前面表示小看轻视之意——译注)、《芬克勒问题》恰好做到了这点,在无根性、文化冲突、狂妄 自大、人际关系、受害者和艺术问题上提供了独特视角。但当《动物园时光》触碰这些主题时,作者似乎更纠结于说漂亮笑话和在推特上唉声叹气。

  在《芬克勒问题》中,雅各布森谈及主要话题(巨大的犹太身份问题)时常常欲言又止犹疑不决,这使得政治性沉入闹剧表面之下。《动物园时光》谈到 文学付出的大问题时,犹疑之意更为明显。作者在清理编织各种没有了结的线索时,他的自我意识在叙事和道德两方面都向后现代主义疲倦地点头;其中有些总结文 学经验的金句:“艺术的现实现状总是会让你对它的理想走向幻灭”;“写作的冲动就是一种想要改变童年境况的冲动”。

  《动物园时光》中的讽刺俯拾皆是,功能化的人物性格描绘,还有一种若隐若现的观照,小说在写结肠镜检查时达到了高潮:“这就像在昂贵的餐馆里吃饭,你除了按部就班之外别无他法。很快他们就要在同样的前提下干活了,而且还是一起干。”

  在小说中的某个节点,盖伊担心“TLS(《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的某人”会问作者是否体验了T. S.艾略特在《小吉丁》里所言的“撕裂 / 对那不再引人发笑的东西大笑”。雅各布森本人肯定没有这种担忧。《动物园时光》里的笑料都很好笑,而且它们并没有那种特别的撕裂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