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学五年级篮球教学——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
(2010-10-04 15:21:18)
标签:
杂谈 |
《小篮球行进间运球》
教材分析:
行进间运球在篮球教材中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学好篮球的一项必备技术,特别是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篮球比赛能力,从而能真正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并对发展学生速度、协调、耐力等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功能。
本次课是在掌握原地运球动作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学习行进间运球的基本动作,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运球能力,把学练活动和积极、愉快的心情融合在一起,获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篮球运动具有一定的基础及了解,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很浓,因此,我注意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注重学生在运球时运球高度和运球时的节奏的掌握。但他们对于运球的技术基础不是太好,学生在练习运球时动作太随便,因此形成运球时动作不规范,不协调及控制球的能力较差的状态。
教学方法:
由于行进间运球动作较之原地运球动作复杂,而且对全身协调动作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我采用情景法、观察法、实践法等方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适时融入示范法,讲解法,给学生提供帮助。同时师生之间多交流、探讨的方式,对引导学生有目的地练习,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教学内容 |
小篮球行进间运球,游戏:抱、运球接力 |
|||
教学目标 |
1、体验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感受篮球活动的乐趣,并发展一定的控球能力。 2、利用各种形式的练习和比赛,提高学生的练习热情,使90%的学生理解掌握行进间运球的技巧。 3、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课堂常规 1、师生互问好; 2、创设“篮球队选秀”的情境。 |
语言激发学生兴趣,调动情绪。 |
成四列横队站立; |
|
|
二、热身准备 1、拍球和耍球练习(一人一球)4*8拍 左右体侧运球变化 双手各种方式拨球 抛接球及传球动作组合 原地双手交换运球高低位变化 原地运球接跳起投篮动作 2、配乐游戏: 找朋友 (拍球敬礼、握手、挥手) |
教师提示: 要抬头、动作提醒 配合找朋友的歌词提示做动作,教师多强调:抬头去找好朋友。 |
调动情绪,参与练习 |
进一步巩固基本的运球技术,熟悉球性,活动身体,为新内容的学习,充分调整好状态。 |
|
行进间运球 2、教学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 |
1、教师带领练习 在过程中提醒学生: 改变速度(走—跑—停); 改变姿势 (高、低位); 改变行进路线; 2、教师提问: 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时,手按球的部位有不同吗?球着地的落点有不同吗? 师生交流,教师总结 |
精神集中,积极练习 互动交流,共同总结 |
在初步体验后,进入新内容的学习。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 |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3、按兴趣水平分组,自主体验行进间运球练习。 4、直线运球接力赛 |
出示多种练习方法的说明图示。 各组巡视、指导。 |
根据本组水平,选择一种方式进行练习。 |
|
|
1、讲解游戏方法,提出要求。 2、组织队形,展开练习。 3、教师提出错误的动作现象,让学生关注自己的动作,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用举手的方式公正地对自己评价。 4、师生交流,总结改正的方法。再次开展练习。 5、教学比赛。 6、小结评价,鼓励。 |
||||
游戏:抱、运球接力
|
1、统一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示范游戏动作,指导学生的尝试练习。 2、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担任裁判,提出要求并评定名次,给予获胜组篮球星的奖励。 |
1、分散进行尝试和体验。 2、积极完成比赛。 |
|
|
放松整理 在轻松的音乐声中每个同学用篮球做 小结 |
教师做动作,学生模仿; 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做动作,要求:动作舒展、缓慢,心情放松、愉快 进行鼓励。 宣布下节课内容。 |
积极模仿,提高兴趣 身心得到彻底放松 |
聆听音乐,提供教师动作和自由动作两种方式给学生选择,在自由的空间里彻底放松身心。 |
|